(共31张PPT)
美丽的三峡风光
瞿塘峡
西陵峡
巫峡
情境导入
长江三峡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分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个谷段,全长约二百公里。
长江三峡驰名中外,古代这里航道曲折狭窄,布满暗礁险滩,水流湍急紊乱航行障碍重重。古诗“巴蜀雪消春涨发,何人敢放东吴船”、“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正是对当时三峡航行的写照。
情境导入
三
峡
郦道元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养成积累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的习惯。(重点)
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特点。(重点)
领会课文运用精练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特征的写法特点。(难点)
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课文情境,感受长江三峡雄伟的形势和奇丽的景色。(重点)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郦道元(466---527)范阳涿县(现隶属河北)人,北魏地理学家。好学博览群书,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
他撰写的《
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地理志,而且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
走近作者
出处
内容
影响
本文节选自《水经注校证》卷三十四(中华书局2007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
《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由于当时南北分裂,此书记北方河流,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与作者实地考察的成果;涉及南方江河,则博采他人记述,精心选择,细致加工,融汇成文。
《水经注》与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李善的《文选注》齐名,合称“四大名注”。
作品简介
峡
三峡
4
整体感知
“两山夹水”的地方
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quē
zhànɡ
xī
xiānɡ
sù
zhāo
jiān
整体感知
tuān
春冬之时,则
素湍
绿谭,回清
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
瀑布,飞漱其间,清荣
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
晴初
霜旦,林寒
涧肃,常有
高猿长啸,属引
凄异,空谷
传响,哀转
久绝。故
渔者歌曰:“巴东三峡
巫峡
长,猿鸣三声
泪
沾裳。”
dào
yǎn
bǎi
shù
jùn
zhǔ
zhuǎn
chánɡ
整体感知
阙处(quē)
叠嶂(zhàng)
曦月(xī)
襄陵(xiāng)
沿溯(sù)
御风(yù)
素湍(tuān)
绝
(yǎn)
飞漱(shù)
长啸(xiào)
属引(zhǔ)
哀转(zhuǎn)
沾裳(cháng)
整体感知
怎么读出文言文的味道呢?怎么使我们朗读具有音乐之美?
第一,要读好“领起”词的短暂拖音;
第二,读出四字词语的节拍;
第三,读好特别之处的顿音。
整体感知
第一,要读好“领起”词的短暂拖音;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至于/夏水襄陵
或/王命急宣
有时/朝发白帝
虽/乘奔御风
读出美感
第二,读出四字词语的节拍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提示四个字两两一个节奏)
读出美感
第三,读好特别之处的顿音。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读出美感
三
峡
自三峡
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结合注释,读通大意。
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如果不是。
完全没有。
同“缺”,空隙、缺口。
日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正午。
半夜。
疏通文意
在七百里三峡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到了。
水漫上山陵。襄,冲上,漫上。陵,山陵。
顺流而下。
逆流而上。
倘若。
古城名,故址在今重庆奉节东瞿塘峡口。
古城名,在今湖北荆州。
即使。
这里指飞奔的马。
没有这么快。
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倘若碰到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有时候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江陵,这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疏通文意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湍,急流。
回旋的清波。
极高的山峰。
飞速地往下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荣,茂盛。
甚,很。
在春、冬两个季节,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有倒映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速地往下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疏通文意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下霜的早晨。
天刚放晴。
肃杀。凄寒。
接连不断。属,连接。引,延长。
凄惨悲凉。
回声。
声音悲凉婉转。
所以。
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泛指衣服。
(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之中一片清寒肃杀,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啼叫,声音接连不断,凄惨悲凉,空旷的山谷中传来猿啼的回声,声音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所以渔民们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通假字
略无阙处
“阙”同“缺”,空隙、缺口
至于夏水襄陵
古义:是两个词,动词“至”和介词
“于”,意思是“到了”。
今义:是一个词,表示另提一事或达
到某种程度。
古今异义
字词积累
一词多义
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有朋自远方来
自以为大有所益
介词,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连词,如果
介词,从
代词,自己
《<论语>十二章》
《孙权劝学》
字词积累
清
回清倒影
清荣峻茂
名词,清波
形容词,清澈
三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数词,三
数量词,多次
绝
动词,隔断
形容词,极高的
动词,停止
沿溯阻绝
绝
多生怪柏
哀转久绝
字词积累
素
则素湍绿谭
可以调素琴
形容词,白色的
形容词,不加装饰的
故
故渔者歌曰
温故而知新者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连词,所以
名词,指学过的知识
名词,原来
《陋室铭》
《<论语>十二章》
《狼》
字词积累
[答题技法]
1.理清义项法
2.语境推断法
3.课文推移法
4.成语联系法
5.结构推断法
6.日积月累法
[常见的考查形式]
常见的考查形式: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不同的一项是(
)。
考点
辨析一词多义
字词积累
词类活用
有时朝发白帝
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名词作状语,在早上
动词用作名词,这里指飞奔的马
回清倒影
虽乘奔御风
每至晴初霜旦
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字词积累
文言句式
倒装句:
清荣峻茂
[省略主语,即“(水)清(树)荣(山)俊(草)茂”]
省略句:
有时朝发白帝
[状语后置,即“有时朝(于)白帝发”]
字词积累
成语积累
重岩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峰。也作“重峦叠嶂”。
朝发夕至:早晨出发晚上就能到达,形容路程不远或交
通便利。
原文为“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字词积累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0《三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养成积累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的习惯。(重点)
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特点。(重点)
领会课文运用精练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特征的写法特点。(难点)
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课文情境,感受长江三峡雄伟的形势和奇丽的景色。(重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图片和视频——长江三峡,分别在哪?古长江是如何绕开三峡的?
长江三峡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分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个谷段,全长约二百公里。
长江三峡驰名中外,古代这里航道曲折狭窄,布满暗礁险滩,水流湍急紊乱航行障碍重重。古诗“巴蜀雪消春涨发,何人敢放东吴船”、“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正是对当时三峡航行的写照。
二、资料链接
1.作者简介
郦道元(466---527)范阳涿县(现隶属河北)人,北魏地理学家。好学博览群书,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
他撰写的《
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地理志,而且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
2.作品介绍
三、整体感知
1.解释题目
峡:“两山夹水”的地方
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
2.朗读课文
听读、自由读。
自
/
三
峡
七
百
里
中
,两
岸
/
连
山
,
略
无
/
阙quē
处。重chóng
岩
/
叠
嶂zhàng
,隐
天
/
蔽
日
,自
非
/
亭
午
夜
分,不
见
/
曦xī
月。
至
于
/
夏
水/
襄
陵
,沿
/
溯sù
/
阻
绝
。或
/
王
命
急
宣
,有
时
/
朝zhāo
发
白
帝
,暮
到
/
江
陵,其
间jiān
/
千
二
百
里
,虽
/
乘
奔bēn
御
风
,不
以
/
疾
也。
春
冬
之
时
,则
/
素
湍tuān
/
绿
潭
,回
清
/
倒
影。绝
巘yǎn
/
多
生
怪
柏bǎi,悬
泉
/
瀑
布
,飞
漱shù
/
其
间
,清
/
荣
/
峻
/
茂
,良
多
/
趣
味。
每
至
/
晴
初
/
霜
旦
,林
寒
/
涧
肃
,常
有
/
高
猿
长
啸
,属zhǔ
/
引
凄
异
,空
谷
/传
响
,哀
转
/久
绝。故
/
渔
者
歌
曰
:“
巴
东
/三
峡
/巫
峡
长cháng
,猿
鸣
/三
声/
泪
沾
裳。”
3.读准字音
阙处(quē)
叠嶂(zhàng)
曦月(xī)
襄陵(xiāng)
沿溯(sù)
御风(yù)
素湍(tuān)
绝
(yǎn)
飞漱(shù)
长啸(xiào)
属引(zhǔ)
哀转(zhuǎn)
沾裳(cháng)
4.读出美感
怎么读出文言文的味道呢?怎么使我们朗读具有音乐之美?
第一,要读好“领起”词的短暂拖音;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至于/夏水襄陵
或/王命急宣
有时/朝发白帝
虽/乘奔御风
第二,读出四字词语的节拍;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提示四个字两两一个节奏)
第三,读好特别之处的顿音。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四、疏通文意
1.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在七百里三峡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一点也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夏到天江水漫上山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隔,不能通航。倘若碰到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有时候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坐船快。
在春、冬两个季节,白色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有倒映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高的山峰上多生长着奇形状的柏树,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在秋天)每到天刚放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寒寂静,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啼叫,声音连续不断,凄惨悲凉。空旷的山谷中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所以渔民们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以组为单位,归纳整理本文重点词语PPT
“自”:自三峡七百里中(介词,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自非亭午夜分(连词,如果)
“绝”:沿溯阻绝(动词,隔断)
绝?多生怪柏(形容词,极高的)
哀转久绝(动词,停止)
“清”:回清倒影(名词,清波)
清荣峻茂(形容词,清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