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
到闭关锁国
这套邮票的主题是什么
邮电部于1985年7月11日发行志号为J113的
《郑和下西洋580周年》纪念邮票1套4枚,
分别是:(4-1)8分 伟大的航海家郑和,
(4-2)8分 和平的使者 ,(4-3)20分 贸易
与文化交流,(4-4)80分 航海史上的壮举。
1.作为皇帝,您为什么派人下西洋?您选择郑和的理由是什么呢?
2.作为郑和,面对惊涛骇浪,您接受这项任务的勇气来源于什么?
3.作为郑和的随从,你为什么敢加入下西洋的队伍?
作为皇帝,您为什么派人下西洋?您选择郑和的理由是什么?
大家好,我是明朝皇帝,我派人下西洋是为了加强对外友好往来,宣扬国威。至于为什么派郑和去嘛,当然是因为他的个人能力和精神品质了,有谋略,知兵习战,姿貌才识,内侍中无与比者。所以派他去最合适不过了。谢谢。
郑和,面对惊涛骇浪,您接受这项任务的勇气来源于什么?
大家好,我是郑和。
我愿意下西洋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皇帝的信任。
第二,我对沿途国家宗教信仰比较了解、他们与大明朝有着和平友好的外交关系。
第三,大明朝有充实的国库。高超的航海技术<罗盘针、宝船,精通天象>。
第四,我个人很喜欢冒险。
作为郑和的随从,你为什么敢加入下西洋的队伍?
大家好,我是陪同郑正使下西洋的一名随从。可以去探险,参与盛大的远航,到达很多国家,感受异国风情,受到沿途国家友好热情招待,进行贸易往来,我觉得很荣幸也很愿意去。谢谢。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条件有哪些?你能归纳吗?
目的:
条件:
为了加强对外友好往来,宣扬国威。
明朝国家统一政治稳定,有雄厚的经济基础
明朝造船业发达,为航海创造了条件
指南针及航海图的利用,为航海创造了条件
刘家港
非洲东海岸
红海沿岸
占城
暹罗
锡兰
渤尼
越南
泰国
文莱北部
斯里兰卡
麦加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之比较表
郑和 哥伦布 达·伽马
时间 1405--1433 1492--1504 1497--1498
次数 7 4 1
人数 1000~1500人 160人
船数 17艘 4艘
船只大小 旗舰长24.5米,宽6米 长34米,宽8米
拥有设备 航海图,罗盘针 罗盘针 罗盘针
到达范围 美洲 印度
大船长151.8米,宽61.6米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共200余艘
2.7~2.8 万人
有人说:“郑和下西洋最后被作为弊政而废止,可见郑和下西洋没有任何积极意义。”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比欧洲航海家航行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但统治者不计经济利益,用来输出的物品也大多由官府督造或低价强征硬派,造成大量手工业工匠逃亡,这次远洋航行反而成为了弊政被废止。
积极
消极
闭关就是完全断绝与外国的往来吗?
NO .闭关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
二、清朝——闭关锁国
严禁沿海人民擅自出海贸易。
严禁任何外国人来中国。
严格限制进口的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
你能找出哪些并不是闭关政策的表现吗?
禁止任何物品出口。
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 “闭关锁国”政策?
清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认为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使人们无需同外界进行太多的交往。
清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外国侵略,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统治。
清朝的闭关政策对我国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实行了近200年。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与世隔绝即看不到世
界形势的变化,也未适时地向西方学习
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
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练一练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早了一个多世纪。
郑和下西洋对国内经济发展是不利的。
闭关政策就是与外国完全断绝来往。
闭关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4、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1、公元1405—1433年,郑和( )次下西洋。
5、清朝实行的( )政策,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落伍。
闭关
7
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
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
2、西洋是指( )。
文莱以西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