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唐诗五首:钱塘湖春行 课件(共30张PPT)+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3 唐诗五首:钱塘湖春行 课件(共30张PPT)+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22 10:20:30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钱塘湖春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加深了解律诗的基本特征,了解作者生平及其写作背景。
2.疏通诗意,字斟句酌读诗,感受经典的魅力。
3.继续学习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解释题目
在《钱塘湖春行》中,钱塘湖指杭州西湖;春,指早春,出行的季节;行,出游,是题目中的关键字,中心词。整个标题给了我们地点、时间、事情三个信息。
题目意思是:(诗人)在早春之际到钱塘湖出游。
二、资料链接
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生于新郑(今属河南),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与
元稹齐名,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著有《白氏长庆集》。
2.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春天,诗人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堤上,感受到了初春西湖的美好。于是,他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律。
三、整体感知
(一)放声吟诵,读准节奏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二)借助注释,疏通诗意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孤山寺: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华。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
贾亭:又叫贾公亭。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唐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湖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涨。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是指不久。
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的时候。云脚,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这里指低垂的云。
从孤山寺北出发,到贾公亭以西,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与湖岸齐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浪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
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向阳的树。
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
几只早早飞出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树,不知谁家新来的燕子正忙着啄泥筑巢。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乱花:纷繁的花。渐:副词,渐渐地。
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浅草:浅浅的青草。
才能:刚够上。
没(mò):遮没,盖没。
纷繁的春花渐渐快要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4.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
行不足:百游不厌。足,满足。
阴:同“荫”,指树荫。
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
我最喜爱西湖东面的美景,总觉得观赏不够,尤其是那绿色杨柳荫蔽下的白沙堤。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刚与堤平齐,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筑巢。五彩缤纷的繁华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青草刚好能够遮没马蹄。我最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四、品读赏析
1.首联——叙事游踪
孤山寺”“贾亭”两个地名连用,表明诗人是边走边看,暗扣诗题之“行”。
【起】首联点题,交代游踪。诗人从大处着笔,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后一句通过“水面”与“云脚”相连,写出了早春湖面烟雾迷蒙、水汽萦绕的特点。
2.颔联——写景:禽鸟(动)
“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表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符合早春特点。
一“争”一“啄”,将活泼而充满生命力的春意呈现出来。
【承】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树、春燕衔泥的生动景象,显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3.颈联——写景:(对偶)花草(静)
“乱”写出花的颜色和种类繁多。“浅”写出春草尚未丰茂,符合早春特征。
“渐欲”“才能”写出花草欣欣向荣的趋势。
【转】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湖早春的妩媚和生机。
4.尾联——抒情:最爱
“最爱”一词直接抒发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合】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学法指导】古诗赏析方法
赏物象(描绘了什么景物?)
抓特点(怎么描绘的?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等)
赏语言(品味关键词,抓修辞。如形象、生动等)
体会诗中的意境和诗人情感。
五、合作探究
1.诗中所写的是春天的哪一个阶段?
(早春。从早莺、新燕、乱花、浅草这些词语能够看出)。
“早莺”,仅仅几处,不多,所以争抢着向阳的树,来试它清脆的歌喉;
“新燕”,不多的几家新燕,引起人们一种乍见的喜悦;
“乱花”,春天百花争艳,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便有迷乱感觉;
“浅草”,春草初生,故说“浅”,也是早春景象。
2.文中“几处”能不能改成“处处”,“谁家”能不能改成“家家”,为什么?
不能。
因为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只因是早春,所以不是处处,也不是家家。从莺和燕的动态中,把大自然从冬眠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的描绘出来了,使人想象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运用“几处”“谁家”“渐欲”“才能”和“行不足”等词语突出了“春行”之“早”的特点。
3.这是一首描写西湖的名篇,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精妙之处?任选一处进行赏析。
[示例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争”字突出了早莺的生机活力,突出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全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的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景的喜爱之情。
[示例三]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有对空中莺燕动态化的描写,也有对脚下植物静态化的描写,体现出早春时节万物的生命活力。
【学法指导】
4.同是春天,初春、仲春、暮春的景物各有不同。《钱塘湖春行》写的是初春景色,诗中哪些词语透露出这一点?品读下列诗句,想一想它们描写的景物分别属于春天的哪个阶段,说说你的理由。
(1)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孟浩然《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2)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王维《辋川别业》)
(3)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4)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郑谷《柳》)
《钱塘湖春行》一诗围绕初春来写,描绘了西湖明媚的春光。很多词语都能看出初春景象来,如“早莺”“新燕”自不必说,“几处”说明早莺尚少;“争暖树”,说明是乍暖还寒时候,早莺争夺向阳的树木;“谁家新燕”,说明燕子始回,尚未筑巢。“乱花渐欲迷人眼”说明花儿还未盛放,但盛放可期;“浅草才能没马蹄”说明芳草才生,尚未长高。
(1)初春,乍暖还寒时候(梅尚带雪,柳叶初长,如烟似雾);
(2)仲春(春雨初降,绿意正浓,桃花盛开);
(3)暮春(杨柳已成荫,残花已落尽,群莺已乱飞);
(4)仲春(山中杏花、桃花盛开)。
六、课堂小结
1.结构梳理
2.主旨归纳
这首七言律诗通过对湖水、白云、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色彩明丽、春意盎然的西湖早春图,抒发了诗人的愉悦之情和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
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行”字,诗人写骑马游春的乐趣,写了从孤山寺北至白沙堤的这段游程的所见、所闻所感。开头写“湖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写游程中所见,最后用“绿杨阴里”写白沙堤之景,明丽轻快,令人神往。
七、拓展延伸
描写春天的名句
1.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杨巨源《城东早春》
【译文】为诗人喜爱的清新景色,正在这早春之中。绿柳枝头刚刚露出几颗嫩黄的柳眼,颜色还有一半未曾匀净。
2.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晏殊《破阵子·春景》
【译文】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树枝掩映下的黄鹂偶尔歌唱两声。
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
【译文】沐浴在春光下的江山显得格外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4.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白居易《春题湖上》
【译文】春天的西湖像一幅醉人的风景画,群山环绕,湖水汪汪一碧,水平如镜。
5.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译文】海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江南梅红柳绿,江北却才回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0张PPT)
钱塘湖春行
1.加深了解律诗的基本特征,了解作者生平及其写作背景。
2.疏通诗意,字斟句酌读诗,感受经典的魅力。
3.继续学习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
学习目标
题目意思是:(诗人)在早春之际到钱塘湖出游。
在《钱塘湖春行》中,钱塘湖指杭州西湖;春,指早春,出行的季节;行,出游,是题目中的关键字,中心词。整个标题给了我们地点、时间、事情三个信息。
解释题目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生于新郑(今属河南),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与
元稹齐名,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著有《白氏长庆集》。
资料链接
知人论世,了解作者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春天,诗人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堤上,感受到了初春西湖的美好。于是,他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律。
资料链接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放声吟诵,读准节奏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整体感知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放声吟诵,读准节奏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整体感知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孤山寺: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华。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
贾亭:又叫贾公亭。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唐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湖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涨。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是指不久。
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的时候。云脚,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这里指低垂的云。
从孤山寺北出发,到贾公亭以西,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与湖岸齐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浪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借助注释,疏通诗意
整体感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
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向阳的树。
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
几只早早飞出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树,不知谁家新来的燕子正忙着啄泥筑巢。
整体感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乱花:纷繁的花。渐:副词,渐渐地。
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浅草:浅浅的青草。
才能:刚够上。
没(mò):遮没,盖没。
纷繁的春花渐渐快要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整体感知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
行不足:百游不厌。足,满足。
阴:同“荫”,指树荫。
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
我最喜爱西湖东面的美景,总觉得观赏不够,尤其是那绿色杨柳荫蔽下的白沙堤。
整体感知
借助注释,疏通诗意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刚与堤平齐,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筑巢。五彩缤纷的繁华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青草刚好能够遮没马蹄。我最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整体感知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叙事
游踪
此诗押“i”韵。
【起】首联点题,交代游踪。诗人从大处着笔,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后一句通过“水面”与“云脚”相连,写出了早春湖面烟雾迷蒙、水汽萦绕的特点。
“孤山寺”“贾亭”两个地名连用,表明诗人是边走边看,暗扣诗题之“行”。
钱塘湖春行
线索,诗眼。
“钱塘湖”,即杭州西湖;“春行”即在春天出行。题目点明了游览的地点和季节。
品读赏析
字斟句酌,赏析诗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承】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树、春燕衔泥的生动景象,显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一“争”一“啄”,将活泼而充满生命力的春意呈现出来。
·
·
默写常考句
“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表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符合早春特点。
写景:禽鸟(动)
品读赏析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转】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湖早春的妩媚和生机。
“乱”写出花的颜色和种类繁多。“浅”写出春草尚未丰茂,符合早春特征。
·
·
默写常考句
写景:(对偶)花草(静)
“渐欲”“才能”写出花草欣欣向荣的趋势。
品读赏析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合】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最爱”一词直接抒发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抒情:
最爱
点明游踪,与首联呼应。
指观赏不够。
品读赏析
赏物象(描绘了什么景物?)
抓特点(怎么描绘的?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等)
赏语言(品味关键词,抓修辞。如形象、生动等)
体会诗中的意境和诗人情感。
古诗赏析方法
武功秘笈
“浅草”,春草初生,故说“浅”,也是早春景象。
1.诗中所写的是春天的哪一个阶段?
(早春。从早莺、新燕、乱花、浅草这些词语能够看出)。
“早莺”,仅仅几处,不多,所以争抢着向阳的树,来试它清脆的歌喉;
“新燕”,不多的几家新燕,引起人们一种乍见的喜悦;
“乱花”,春天百花争艳,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便有迷乱感觉;
合作探究
2.文中“几处”能不能改成“处处”,“谁家”能不能改成“家家”,为什么?
不能。
因为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只因是早春,所以不是处处,也不是家家。从莺和燕的动态中,把大自然从冬眠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的描绘出来了,使人想象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运用“几处”“谁家”“渐欲”“才能”和“行不足”等词语突出了“春行”之“早”的特点。
合作探究
3.这是一首描写西湖的名篇,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精妙之处?任选一处进行赏析。
赏析诗歌写法
句子对仗
精于炼字
语言特点
表达技巧
抒情方式
描写方法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整齐的美
精细的美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古喻今、托物言志……
正侧结合、点面结合、细节描写、白描……
比喻、拟人、借代、反复、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双关、互文、用典……
烘托、渲染、衬托(正衬、反衬)、对比、比兴、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化动为静、化静为动、以动衬静、想象……
合作探究
首句作用
结构特点
中间句作用
尾句作用
开篇点题,统领全诗,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
承前启后
总结全诗,深化或升华主题;卒章显志,表达情感;以景衬情,用什么景衬托什么情;以情收束,含蓄隽永
[示例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争”字突出了早莺的生机活力,突出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全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的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景的喜爱之情。
[示例三]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有对空中莺燕动态化的描写,也有对脚下植物静态化的描写,体现出早春时节万物的生命活力。
[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
4.同是春天,初春、仲春、暮春的景物各有不同。《钱塘湖春行》写的是初春景色,诗中哪些词语透露出这一点?品读下列诗句,想一想它们描写的景物分别属于春天的哪个阶段,说说你的理由。
(1)带雪梅初暖,含烟柳尚青。(孟浩然《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2)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王维《辋川别业》)
(3)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4)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郑谷《柳》)
合作探究
《钱塘湖春行》一诗围绕初春来写,描绘了西湖明媚的春光。很多词语都能看出初春景象来,如“早莺”“新燕”自不必说,“几处”说明早莺尚少;“争暖树”,说明是乍暖还寒时候,早莺争夺向阳的树木;“谁家新燕”,说明燕子始回,尚未筑巢。“乱花渐欲迷人眼”说明花儿还未盛放,但盛放可期;“浅草才能没马蹄”说明芳草才生,尚未长高。
(1)初春,乍暖还寒时候(梅尚带雪,柳叶初长,如烟似雾);
(2)仲春(春雨初降,绿意正浓,桃花盛开);
(3)暮春(杨柳已成荫,残花已落尽,群莺已乱飞);
(4)仲春(山中杏花、桃花盛开)。
合作探究
钱塘湖春行
交代游踪
描写禽鸟
描写植物
直抒胸臆
春意盎然
由衷喜爱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寺北亭西水平云低
莺争暖树燕啄春泥
乱花迷眼浅草没蹄
最爱西湖
地点、时令
生机勃勃
欣欣向荣
喜爱、愉悦
结构梳理
课堂小结
这首七言律诗通过对湖水、白云、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色彩明丽、春意盎然的西湖早春图,抒发了诗人的愉悦之情和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
主旨归纳
课堂小结
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行”字,诗人写骑马游春的乐趣,写了从孤山寺北至白沙堤的这段游程的所见、所闻所感。开头写“湖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写游程中所见,最后用“绿杨阴里”写白沙堤之景,明丽轻快,令人神往。
课堂小结
描写春天的名句
1.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杨巨源《城东早春》
【译文】为诗人喜爱的清新景色,正在这早春之中。绿柳枝头刚刚露出几颗嫩黄的柳眼,颜色还有一半未曾匀净。
2.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晏殊《破阵子·春景》
【译文】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树枝掩映下的黄鹂偶尔歌唱两声。
拓展延伸
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
【译文】沐浴在春光下的江山显得格外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4.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白居易《春题湖上》
【译文】春天的西湖像一幅醉人的风景画,群山环绕,湖水汪汪一碧,水平如镜。
5.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译文】海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江南梅红柳绿,江北却才回春。
拓展延伸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