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唐诗五首
R·八年级上册
使至塞上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
(
)
王维
唐代诗人
王维
王维(701-761),唐代诗人,字摩诘,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素有“诗佛”之称。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他的诗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为主,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出名。其中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写景的佳句广为流传,如《使至塞上》就极富代表性。宋代苏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作者简介
开元二十五年,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是被排挤出朝廷)。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这首诗就是在出塞途中?写的。通过作者叙述出使边塞的艰苦情况,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孤寂之情。
背景知识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使 至 塞 上
王维
诗歌探究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
“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写使者进入边塞时孤独苦闷之感)
首联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以“蓬”“雁”自比暗写内心激愤、郁愤)
颔联: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
(描绘沙漠中的典型景物“孤烟”“落日”,蕴含作者的惊叹。)
颈联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诗人到达目的地以后,从兵士那里得知都护正在边防前线准备战事。
(写诗人到达边塞所见情景,可见诗人对边关将士的敬慕之情。)
尾联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大
突出了边疆沙漠,浩瀚无边。
孤
写出了景物的单调,使荒凉的大漠上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显得格外醒目
长
写出黄河在浩瀚无边的沙漠上的壮阔美,令人震撼。
圆
突出大漠中的落日亲切温暖,又不失苍茫孤寂之感。
直
表现了烽烟的劲拔、坚毅之美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西部边塞的奇特壮丽景色,是历来传颂的名句,它妙在哪里?谈谈你的理解。
重点赏析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2)展开想象,画一画。把你脑海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画面,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来。
构图美
苍茫辽阔
烽烟?夕阳?大漠?长河
色彩美
色彩鲜明
黄沙?碧水?红日?青烟
线条美
层次丰富
直烟??曲河??圆日
(3)根据你的画,说说这句诗体现的“画”之美在哪里?
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采用意译法理解诗(词)句,明确含义;
句子效果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三是句子的效果,抒发作者某种情感,或具有某种深刻的人生哲理等等。
赏析角度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二是赏析角度,描绘画面,炼字,修辞或表现手法等;
赏析古诗词名句法——三点:
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至塞上的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受排挤而孤独、寂寞、飘零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陶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英雄本色。
主旨小结
背诵这首诗;
收集三句以上写有关大漠的诗词。
作业布置
《渔家傲·秋思》
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蓟中作】 唐·高适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马诗【唐】李贺
Add body.
有关大漠的诗词
Click here to add text.
?????????????????????????????????首联??????苦闷、孤独
?????????????????????????????????颔联??????激愤、抑郁
?????????????????????????????????颈联??????赞叹
?????????????????????????????????尾联??????赞美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