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随堂小测第23课 愚公移山(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随堂小测第23课 愚公移山(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23 23:5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3课 愚公移山
1.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惩(chéng)山北之塞 曾(céng)不能
B.始龀(chí),跳往助之 高万仞(rèn)
C.投诸(zhù)渤海之尾 荷(hè)担者三夫
D.箕畚(běn)运于渤海之尾 一厝(cuò)朔东
2.“其”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其妻献疑曰
B.其如土石何
C.帝感其诚
D.惧其不已也
3.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
A.吾与汝毕力平险
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顺流而东行
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4.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
A.告之于帝
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C.帝感其诚
D.甚矣,汝之不惠
5.解释句中加粗的词。
(1)惩山北之塞(______)
(2)杂然相许(______)
(3)毕力平险(______)
(4)且焉置土石(______)
(5)寒暑易节(______)
(6)而山不加增(______)
(7)固不可彻(______)
(8)虽我之死(______)
6.写出下列加粗词的古今意义。
(1)惩山北之塞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2)方七百里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3)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4)何苦而不平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7.根据提示,用原文语句完成填空。
(1)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移山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移山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移山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2)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项“曾”应读“zēng”,B项“龀”应读“chèn”,C项“诸”应读“zhū”。
2.答案:B
解析:ACD三项中的“其”都是代词,B项中的“其”是副词,用在“如……何”之前,加强反问语气。
3.答案:B
解析:A项中的“险”,形容词用作名词,指险峻的大山;C项中的“东”,名词作状语,向东;D项中的“箕畚”,名词作状语,用箕畚装土石。
4.答案:C
解析:A项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于帝告之”);B项是省略句(省略主语“愚公”),也是定语后置句;C项是被动句(“帝”是被感动者);D项是谓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汝之不惠甚矣”)。
5.答案:(1)苦于
(2)赞同
(3)铲除
(4)哪里
(5)更替
(6)再增高
(7)通达,这里指改变
(8)即使
6.答案:(1)苦于。 处罚。
(2)古代计量面积用语。 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六面体。
(3)草木。 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
(4)担心什么。 何必自寻苦恼,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值得。
7.答案:(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3)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4)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8.答案:(1)我和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可以吗?
(2)山神听说了这件事,害怕他不停地干下去,就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