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公祭(jì) 铸兹(cī) 国殇(shāng) 惨绝人寰(huán)
B.杀戮(lù) 悼(dào)念 右翼(yì) 辱没(mò)真相
C.大阪(fàn) 初衷(zhōng) 篡(cuàn)改 振聋发聩(kuì)
D.呓(yì)语 遁(xún)形 磅礴(bó) 缅(mi?n)怀先烈
2.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
B.我们青少年正处于豆蔻年华,要敢于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C.他振聋发聩的一番话,让许多沉迷在传销中的人们醒悟过来。
D.人生,原本就是风尘中的沧海桑田,只是,回眸处,世态炎凉演绎成了苦辣酸甜。
3.下面语段中加粗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正义不被扭曲,和平才有可能。墨写的谎言掩盖不了血写的事实,在历史问题上A惨绝人寰,美化侵略战争,于人于己都有百害而无一利。B度尽劫波的中国人民有足够的胸襟接纳一个曾经给自己带来深重灾难的国家,但也有清晰的底线对待日本军国主义的历史罪恶和当下C余孽。举行国家公祭,正是为了守护不能忘却的记忆.D捍卫不容否认的真相,用国家之力为历史正义撑腰,为和平发展护航。
A.惨绝人寰 B.镀金劫波 C.余孽 D.捍卫
4.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连锁酒店大肆摆放美化侵略战争的书籍,大规模篡改历史教材,阻止有良知的日本国民追寻事实真相。(篡改:别有用心地改动或曲解。)
B.南京大屠杀,早已是所有正义力量的集体记忆,唯有日本右翼分子仍在梦中呓语。(呓语:因劳累而说梦话。)
C.中国早已成为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的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矢志捍卫世界和平。(捍卫:保卫。)
D.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聩,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遁形:隐藏形体。)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从"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南京的命运变迁足证和平是何等珍贵。
B.在日本,由高中和大学老师组成的研究会建议将"南京大屠杀"等词语列入教科书……历史,不可能被忘却!
C.南京大屠杀,早已是所有正义力量的集体记忆,唯有日本右翼分子仍在梦中呓语。
D.在本月热播的几部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影片中,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电影主创者直面人间惨剧的勇气。
6.给加粗的字注音。
初衷(?? )?? 篡改(?? )?? 抵赖(?? )?? 妄图(?? )
国殇(?? )?? 杀戮(?? )?? 彰显(?? )?? 辱没(??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南京大屠杀,早已是所有正义力量的集体记忆,惟有日本右翼分子仍在梦中呓语。国家公jì日之长鸣警钟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1)给加粗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呓语(?? )?? 公jì(?? )?? 遁形(?? )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
(3)请你用一个成语替代文段中画线的部分。
8.阅读下面文字,请用三个简明、结构整齐的短语来概括国家公祭鼎的历史意义,每个短语不得超过6个字。
2014年12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少先队员代表一起为国家公祭鼎揭幕。
鼎在中国传统中是国家重器,是国家政权的象征,也是祭祀时重要的祭器和礼器。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设立“国家公祭日”,并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国家公祭仪式,这次公祭仪式是体现国家意志的最高规格的祭祀仪式。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逢有重大政治和社会事件,有勒石刻碑、铸鼎纪事的传统。设置国家公祭鼎纪念、设立国家公祭日和举行首次国家公祭活动,符合传统礼制。古之以鼎记事,今之铸鼎铭史,设置国家公祭鼎并永久陈列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无论对历史记事,还是凝固社会记忆,都起到积极作用。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项“兹”应读“zī”,C项“阪”应读“b?n”,D项“遁”应读“dùn”。
2.答案:B
解析:(“豆蔻年华”指少女十三四岁时的青春年华。用于“我们青少年”缩小了范围,运用不当)
3.答案:A
解析:“惨绝人寰”指人世上还没有过的悲惨,形容悲惨到了极点,用在此处不妥,应改为“倒行逆施”。
4.答案:B
解析:“呓语”指梦话,文中指发表篡改历史真相的反面言论。
5.答案:D
解析:(成分残缺,应删除“在”或“让”)
6.答案:zhōng;cuàn;lài;wàng;shāng;lù;zhāng;mò
7.答案:(1)yì; 祭; dùn; (2)惟有; 唯有;(3)振聋发聩
8.答案:体现国家意志,符合传统礼制,凝固社会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