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消息二则
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桅杆(wéi) 镌刻(juān) 督战(dū) 颔首低眉(hàn)
B.弱点(ruò) 解剖(pāo) 惊骇(hài) 锐不可当(d?ng)
C.踱步(dú) 绯红(fēi) 诘责(jié) 深恶痛疾(è)
D.滞留(dài) 粲然(càn) 踌躇(chóu) 风平浪静(jìng)
2.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溃退/馈赠 芜湖/抚摸 催促/摧枯拉朽
B.签订/叮嘱 晦涩/后悔 泄气/一泻千里
C.歼灭/迁徙 荻港/获得 屹立/迄今为止
D.殷红/殷切 要塞/边塞 当真/锐不可当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项是( )
A.浩瀚 凌空 镌刻 诚慌诚恐
B.溃退 泄气 菲红 摧枯拉朽
C.由衷 狂澜 妄图 锐不可当
D.劳碌 预定 烂漫 豪无斗志
4.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只用了较短的篇幅,就对重大历史事件作了简洁而不失完整的报道,读来气韵生动,令人叹为观止。
B.同学之间意见不同时,应当风平浪静地讨论,不可意气用事。
C.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分列式上,气势磅礴、锐不可当的徒步方队动地而来。
D.人民解放军凭着信念与勇气,以摧枯拉朽之势击遗敌军,迅速地在这场战役中取得胜利。
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将“发挥”改成“发扬”。
B.语文课程应着重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将“增加”改为“培养”。
C.宋词或许可能是一杯谁喝谁醉的美酒。
删掉“或许”或“可能”。
D.为了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学校决定举办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征文。
在“征文”后加“活动”。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两则消息报道的时间有先后,通过对比阅读能了解同一事件的进展情况。
B.《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消息虽然短小,但叙述层次清楚,介绍了渡江战斗的时间、地点,国民党长江防线崩溃,我军破敌、进击的态势等内容。
C.《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标题中的“百万大军”“横渡”等词语体现出了人民解放军英勇豪迈的气概。
D.新闻强调“用事实说话”,本课的两则消息就遵循了这一原则,除了客观报道解放军的渡江情况外,没有涉及其他内容。
7.填空。
(1)消息是狭义的新闻,新闻的“六要素”是:何人、_____、_____、何事、_____、如何。
(2)一则消息的结构通常分为五部分,即_____、_____、_____、背景、结语,其中前三部分是必备的。
8.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并拟写新闻标题。
河北新闻网12月9日讯 (通讯员师春祥 记者马利)今天,由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河北农业大学承办的“第十二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博士论坛”在保定举行,主题为“凝聚青年力量、守正创新发展”。来自省内外各高校、科研院所社科方面的学者3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本届论坛共收录论文126篇,内容涵盖“经济与管理”“思政、文化与社会治理”“京津冀协同发展与雄安新区建设”“其他类综合”四个专题。在分会场讨论环节,来自省内各高校、科研院所的学者分别就相关专题的内容进行了交流互动。
(有删改)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音的能力。B项,剖pōu,当dāng。C项,踱duó,恶wù。D项,滞zhì。
2.答案:C
解析:C项,jiān/qiān;dí/huò;yì/qì。A项,kuì,wú/f?;cuī,B项,dìng/dīng;huì/hu?;xiè,D项,yān/yīn;sài;dàng/dāng。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形的能力。A项,慌——惶。B项,菲——绯。D项,豪——毫。
4.答案:B
解析:B项,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形容平静无事。不合语境。A项,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C项,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D项,摧枯拉朽:指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A、C、D三项中的加粗词语使用正确。
5.答案:A
解析:A项属于两面对一面的错误,可删去“能否”。
6.答案:D
解析:新闻除了进行客观报道之外,还可以适当进行议论和抒情,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情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除了叙述事实之外,还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交代我军取胜、敌军失败的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原因。
7.答案:(1)何时;何地;何故
(2)标题;导语;主体
8.答案:第十二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博士论坛在保定举行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之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结合新闻内容,从“今天,由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河北农业大学承办的‘第十二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博士论坛’在保定举行”中概括答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