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导入新课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导入新课
2017年12月13日,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再次以隆重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本文是作者就此事件写的新闻评论。目的在于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警醒世人,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新闻常识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就是对当前发生的新闻及其新闻中的事实或者新闻中表现出的乃至隐藏的问题,作者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归纳、整理出新的结论、观点。简单地说,就是评说一件事情、一个问题,或者几件事情、几个问题。
公祭 国殇 悼念 警惕 矢志 捍卫 磅礴
课后字词
初衷 杀戮 篡改 抵赖 妄图 辱没
呓语 遁形 铭记 彰显 惨绝人寰
振聋发聩
zhōng
lù
cuàn
lài
wàng
mò
yì
míng
dùn
zhāng
huán
kuì
jì
shāng
dào
tì
shǐ
hàn
páng bó
整体感知
【理清层次】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第一部分(第1段):点明主要事件(国家公祭)、事件背景(南京大屠杀)、提出作者的主要观点。
第二部分(第2~4段):写全世界的正义之士和日本右翼分子对南京大屠杀的不同态度,批判顽固的日本右翼分子。
第三部分(第5、6段):写南京成为国际和平城市,中国矢志捍卫世界和平。
课文精讲
1、文章开头引用了国家公祭鼎上的铭文“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课文精讲
1、文章开头引用了国家公祭鼎上的铭文“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向世人讲述南京大屠杀的史实 明确公祭的初衷(祀我国殇)——悼念死难同胞 引出作者的观点——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增强现场感和文章内容的表现力
课文精讲
2、文章第2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美国《波士顿环球邮报》发表《别让南京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的长篇文章
加拿大安大略省议会通过有关“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动议
美国圣迭戈市的图书馆举办活动,为民众讲述南京大屠杀的史实
课文精讲
2、文章第2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加利福尼亚州不久前落成的美国医生罗伯特威尔逊的纪念碑前摆满鲜花——东京审判时,他是南京大屠杀的第一位证人
日本,由高中和大学老师组成的研究会建议将“南京大屠杀”等词语列入教科书
课文精讲
2、文章第2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举例论证 通过列举……的例子 更加充分确凿地论证了…… 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举例论证 文章第2段通过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以不同方式纪念死难者的例子 更加充分确凿地论证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不可能被忘却的观点, 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课文精讲
3、第三段交代“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有什么作用?
大肆摆放美化侵略战争书籍
篡改历史书籍
阻止有良知的国民追寻事实真相
解除大阪市与旧金山的姐妹城市关系
抵赖军国主义罪行、扭曲历史、美化战争、颠倒黑白、企图通过修宪复活军国主义
课文精讲
3、第三段交代“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有什么作用?
通过“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的种种表现,表达作者对日本右翼分子的强烈批判之情
课文精讲
3、第三段交代“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有什么作用?
与第2段中的全世界正义之士形成对比,从反面揭示了当前维护世界和平的严峻形势。
课文精讲
4、结合第四段内容,说说人们对于日本顽固的右翼分子持怎样的态度,对日本有怎样的要求。
态度——狠批(强烈地批判)
要求——“正视历史,应努力向后代讲述真实的历史”,用实际行动维护和平与正义
课文精讲
5、南京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迁?这种变迁的意义是什么?
恐怖之城
和平之城
(1)方便全世界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热爱、追求和平的悠久历史
变迁的意义
课文精讲
5、南京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迁?这种变迁的意义是什么?
恐怖之城
和平之城
(2)证明了和平的珍贵,彰显中国保卫人民和平生活、捍卫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
变迁的意义
课文精讲
5、南京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迁?这种变迁的意义是什么?
恐怖之城
和平之城
(3)有利于国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从中汲取力量,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变迁的意义
写作特色
对比手法
文章第2段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以不同的方式纪念死难者和第3段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美化战争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日本右翼分子顽固态度的强烈批判。
写作特色
举例论证
列举大量事例,如全世界的正义之士纪念死难者的事例、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事例。凸显了本文内容的真实性,强化了文章主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概括主旨
本文报道了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以隆重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的事件,主要讲述了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以不同的方式纪念死难者和日本右翼分子对历史的否认,态度鲜明地批判了日本右翼分子的态度,表明了中国人民将铭记历史,捍卫世界和平。
拓展阅读
此时此刻,我们要告慰所有在南京大屠杀惨案中不幸罹难的同胞们,告慰所有在日本侵华战争中不幸死难的同胞们,告慰所有在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中英勇牺牲的同胞们,告慰所有在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节选)
(2014年12月13日,上午)
习近平
拓展阅读
斗争中英勇献身的同胞们: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节选)
(2014年12月13日,上午)
习近平
拓展阅读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华民族的发展前景无比光明。
此时此刻,中国人民也要庄严昭告国际社会:今天的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决倡导者和有力捍卫者,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维护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节选)
(2014年12月13日,上午)
习近平
拓展阅读
业,愿同各国人民真诚团结起来,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而携手努力!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节选)
(2014年12月13日,上午)
习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