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藤野先生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驿站(yì)
诘责(jí)
不逊(xùn)
深恶痛疾(wù)
B.畸形(qí)
教诲(huì)
扒手(pá)
抑扬顿挫(cuò)
C.解剖(pōu)
匿名(nì)
瞥见(piē)
杳无消息(yǎo)
D.订正(dìnɡ)
樱花(yīng)
绯红(fěi)
油光可鉴(jiàn)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他表面上道貌岸然像个正人君子,实际上一肚子坏水,是一个伪君子。
B.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是继《大圣归来》之后国产动画电影的又一高峰。
C.说到开车陋习,滥用远光灯绝对是其中之一,不少人对此深恶痛疾。
D.那些寄出去的稿件犹如泥牛入海,杳无消息。
3.阅读下面的语段,找出有语病的句子并修改。
①在绯红的烂漫的樱花下,使鲁迅停下脚步,欣赏起这美丽的景致,但他的心中却难以平静。②别人的侮辱和国人的不觉醒使他感到痛苦。③最终,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使鲁迅走上了弃医从文的文学创作道路。④在鲁迅的老师当中,毫无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是最使他感激,给他鼓励的一个。⑤藤野先生具有严谨、实事求是,给鲁迅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
这藤野先生 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 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 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夸张、比喻)
B.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比喻)
C.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引用)
D.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反语)
◆课内精读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6.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7.“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中的“他们”指谁?“酒醉”“喝采”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状态?
8.“——呜呼,无法可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9.联系选文和链接材料,分析作者意见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链接材料一]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
[链接材料二]
这一学年没有完业,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旨,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鲁迅《呐喊·自序》)
◆课外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怀念雷达
胡 平
①雷达先生是我的师长。1995年,我的第一部理论作品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出版,他作为评委兼编委亲自为我写编后记,称赞我的书论题新颖、探索性强,处理了一个文学理论研究中鲜有涉猎的题目,并饶有兴致地深入阐发了我的论题,使我很感动。那时,我像许多作家那样,切身领略到他的大家风度,他是真细读,真思考,不敷衍。如今重读,我仍感到他为我写出的每一个字都言之有物。直到过世前参加最后一场研讨会、写最后一篇评论文章,他都是这样做的,受益者有多少,无从统计!作为他的学生,我们对雷达老师的尊重有着充分理由。
②雷老师也是我的朋友。我有幸与他先后共事20多年,又常在一起参加文学活动,时间愈久,相知愈深。我们走得越来越近,通话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他常在电话里强调:“老弟,我是把你当作我很好的朋友的。”我则把他视为师友。我们在长期交往中,对彼此的为人有了彻底的了解后,结成了深厚的友谊。
③还是不习惯研讨会上没有雷达老师的身影,总觉得少点什么。过去,研讨会临近,雷老师常打来电话征求我的意见。实际上,他对每部作品的看法非常准确。他说,“我看这本书一般”或“我看这本书还不错”,就已经给作品打下基本分,其中已经包含思想、艺术、分量上的综合评价。但他还是乐于先听听你的想法,他可以赞同你的一些观点,并作为参考,但发言时绝不会重复你的观点,这体现出他的实力和对待每一部作品的认真慎重。
④雷老师享年75岁,去世得实在太早,直至临终,重要文学活动上始终有他的身影。他常第一个发言,无形中压力更大,需要准备的东西更多,被寄予的期望也更大。他出色地完成了生平最后一次发言,是所有评论工作者的楷模。他的事业人生是完整的,也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悼词中说,他的逝世是中国文学界的一大损失,绝非虚饰。
⑤雷达老师去世后不久,甘肃天水市在他的故居举办了纪念活动,我有幸来到他的家乡。他家的院子因失修已经拆除,准备重建,暂时是一片废墟。我在砖石木料中寻找,只找到一口铁锅。
⑥院落里摆放着雷老师的遗像,他的笑容依然可亲可敬。我和雷老师在三千里外再次重逢,他的笑容似在表达他是真的高兴,我也觉得,我们仍在交谈。
⑦过去,和雷老师见面,我常笑称他为“雷大师”,他总是认真驳斥我说,什么大师,都是在想法儿糟改我。但现在,我想认真地说,雷老师就是大师。雷达是中国当代文学德艺双馨的名家大师,目前的评论家中,也许没有人比他阅读当代文学作品更多、评论当代文学作家作品更广。他对文学思潮的观察,背后涌动着对文学现象的体验;他置评一部小说,会比较着他阅读过的无数作品。他不仅学养深厚,立论严谨,是“新写实”“现实主义冲击波”等史论的创始者,而且艺术感觉极好,深知文学创作的细枝末节,写出过《韩金菊》等大量影响广泛的散文精品。因而,他对作品的判断与审美感受力与普通评论家是不同的,他能够首先把握艺术品位,后论及其他,一锤定调。这是他得天独厚之处,也是他让作家服气,让同行难以超越的主要原因。
⑧大师不仅意味着事业上的骄人成就,也意味着人格上的高洁。在我们这个时代,雷老师仍保持传统文人的操守。他的孩子气和敏感是好玩的,也体现出他的真诚耿直。一旦进入文学的世界,他便完全进入求真境界,绝不苟且。研讨会上,当着作者的面,他会肯定作品的优长,也会坦诚指出种种不足,让人心服口服,树立了批评作风的楷模。雷老师是真正的学问家,他不投机取巧,不随波逐流,不阿谀逢迎,不道违心之言,难能可贵,令人尊敬!
⑨雷老师对文学的关注、思考和写作一直持续到生命的最后时日。他的逝世,带走了我们眼前一道熟悉的风景,也带走了一种知识分子的高风,对此我深感痛惜和失落。他留下的影响将是长久的。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10.第⑧段画线句子的作用是什么?(4分)
11.“雷达是中国当代文学德艺双馨的名家大师,目前的评论家中,也许没有人比他阅读当代文学作品更多、评论当代文学作家作品更广。”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3分)
12.你觉得雷达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5分)★
13.文章写了雷达老师哪些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14.名著阅读。
(1)阅读《朝花夕拾》中的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①这段话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感受?
②这段话出自《 》。?
(2)某小组以“细品数朵‘朝花’·感悟鲁迅初心”为主题,绘制了下面的思维导图,分享他们阅读《朝花夕拾》的体验。请你调动阅读积累,完成填空。
①?
②?
③?
15.作者运用白描手法,抓住人物特征,大笔勾勒,把人物形象塑造得十分传神。如描写藤野先生的外貌,说他“黑瘦”“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穿衣服太模胡”“冬天是一件旧外套”等,几句话便勾勒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请你仿照本文的白描手法,选取一个熟悉的人,写一个片段,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师详解详析
1.[解析]
C A项,“诘”应读“jié”;B项,“畸”应读“jī”;D项,“绯”应读“fēi”。
2.[解析]
B “抑扬顿挫”指(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电影的情节不能用“抑扬顿挫”来形容。
3.①句缺少主语,可删去“使”;③句语意重复,“从文”与“文学创作”重复,可删去“文学创作”;⑤句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实事求是”后面加“的精神”。
4.C
5.[解析]
C 这句话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
6.看电影事件促使“我”弃医从文。
7.“他们”指闲看枪毙犯人的中国人。“酒醉”“喝采”表现了“他们”精神的愚昧麻木。
8.[解析]
此题考查对关键语句的理解。可从破折号、感叹号的作用及作者对国人愚昧麻木的批判和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等角度来思考。
[答案]
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国人精神愚昧麻木的感慨,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
9.根本原因:国民的愚昧、麻木;日本等国家的歧视、残害;作者的爱国热情。
直接原因:看电影事件使鲁迅决定弃医从文。因为鲁迅认为医学只能解除国人躯体上的苦痛,要救中华民族,首先要救治国人的精神,而文艺可以做到这一点。
10.[解析]
分析一句话的作用,一般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谈。
[答案]
结构上,承上启下,“大师不仅意味着事业上的骄人成就”是对上文的总结,“也意味着人格上的高洁”引出下文对雷老师高洁人格的介绍。内容上,一方面强调雷老师事业上的骄人成就,另一方面又突出雷老师高洁的人格。
11.[解析]
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五种。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会综合几种表达方式。抒情的作用是抒发自己的感情,以情动人,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深化文章的主题。议论是表明自己的观点,有突出强调的作用。
[答案]
这句话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作用:突出雷老师是德艺双馨的名家大师,强调雷老师在评论界的地位之高,表达了作者对雷老师的敬仰与赞美之情。
12.[解析]
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常用的方法有:①抓住主要事件。根据事件提炼人物的感情、性格。②分析人物描写方法。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具体描写中归纳人物形象。③关注侧面烘托。在对其他人物及环境的描写中,常常包含着作者的感情倾向,这对主要人物的定位起重要作用。④关注人物的年龄、身份和职业等要素。各类人物通常有固定的性格基因。⑤从原文中找关键词句。文本中通常含有明示或暗示人物感情、性格的词句。
[答案]
①学术伯乐,善挖新人。“我”的第一部理论作品入选并出版,雷达老师亲自为“我”写编后记,称赞“我”的书论题新颖、探索性强,处理了一个文学理论研究中鲜有涉猎的题目。②底蕴深厚,处事慎重。“雷老师常打来电话征求我的意见。”“他对每部作品的看法非常准确。”“发言时绝不会重复你的观点。”③待人真诚,谦虚耿直。“他总是认真驳斥我说,什么大师,都是在想法儿糟改我。”④德艺双馨,成就骄人。“雷达是中国当代文学德艺双馨的名家大师,目前的评论家中,也许没有人比他阅读当代文学作品更多、评论当代文学作家作品更广。”⑤人格高洁,实事求是。“雷老师是真正的学问家,他不投机取巧,不随波逐流,不阿谀逢迎,不道违心之言。”
13.①雷达老师为“我”写编后记;②研讨会前,雷达老师打电话征求“我”的意见,但发言时绝不重复“我”的观点;③雷达老师驳斥“我”称他“雷大师”;④雷达老师写出过《韩金菊》等大量影响广泛的散文精品;⑤雷达老师在研讨会上,会当着作者的面,肯定作品的优长,坦诚指出不足。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文学界泰斗雷达老师的崇敬与怀念之情。
14.(1)①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②五猖会
(2)①父亲的病 ②父亲要求“我”在看五猖会前背书,使“我”没有了看会的兴趣 ③“我”对长妈妈的感激和怀念
15.示例:她是一个快乐的“假小子”,非常瘦,体检时医生曾怀疑她是否脊椎突出。也许晒多了太阳,她的皮肤呈棕黑色,两只乌黑的眸子泛着亮光,特别是她贼贼地一笑时,更显得机灵可爱。她留着一头利落的短发,奔跑时活像一只小沙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