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25 20:0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浩瀚(hàn) ????? 桅杆(wéi) ???? 娴熟(xián)??????????????B.?咆哮(xiào)??????? 舰艉(wěi)????? 湛蓝(zhàn)
C.?轨迹(guǐ)???????? 参数(cān)????? 沸腾(fèi)???????????????D.?凛冽(lǐn)????????? 镌刻(juàn)???? 殚精竭虑(dān)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作为总理,更是殚精竭虑地为党和人民忘我工作。
B.?虽然此次帮农民工讨薪一事效果显著、大快人心 , 但如何从根本上确保农民工按时足额拿到辛苦钱,河南省一直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良方。
C.?他90多岁高龄,亲自指挥工作团队,并一丝不苟对近500万字的稿子逐页翻看。
D.?酒驾酿成的惨祸触目惊心 , 在此奉劝驾驶员们:席间贪杯,路上添“悲”!
3.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一着惊海天》选自2012年11月25日《人民海军报》。有改动。因保密需要,原文以“××”代替一些具体数据。
B.?这篇消息采用现场特写的写法,生动再现了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
C.?航母建设承载着国人的强国强军梦想,而只有舰载战斗机成功起飞着舰,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航母。
D.?“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字里行间描写出这次军事训练活动的人情味,展现出官兵的家国情怀,实则也是记者内心真性情的写照。
4.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渤海? ??沸腾? ??飞翔 ???惊心动魄???????????????????????????B.?航迹? ??屏幕? ??坠毁 ???振耳欲聋
C.?眨眼? ??桅竿 ???瞬间 ???无怨无悔???????????????????????????D.?揪紧? ??呼啸? ??舱门 ???神采弈弈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上网的诱惑令现代人无法拒绝,但昂贵的上网消费又使网迷们心痛不已。????????B.?袁枚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C.?对于为什么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D.?我们要学会用正确的立场、方法和观点,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和提出问题。
6.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映称??? 眨眼??? 舰艉??? 轰鸣??? 迎风招展????????????????B.?揪心??? 定格??? 塔台??? 跟踪??? 梦想成真
C.?封锁??? 紧绷??? 资态??? 凌波??? 默默奉献????????????????D.?咔嚓??? 咆哮??? 屏幕??? 风采??? 振耳欲聋
二、填空题
7.写出下面的词语
①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________
②用尽精力,费尽心思。________
8.给划线的字注音或依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着陆
凛冽
默契
殚精竭虑
________
________
xián
hàn
镌刻
桅杆
________熟
浩________
9.根据拼音写出句子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①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 zǔ? è________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
②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 jū? gōng________。
③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 zhāng? huáng? shī? cuò________。
④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dàng? rán? wú? cún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10.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 ①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航母舰载战斗机上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浩瀚的大海可以做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 ②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从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飞机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着舰过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__000多架飞机,700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 …………
??? ③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的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 , 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 …………
??? ④“快点儿!快点儿!”有人向飞行甲板冲去。几分钟前还空空荡荡的飞行甲板上,一下跑来了一大群人。
??? ⑤打开舱门,飞行员冲着围过来的将士们说:“一切正常,感觉好极了!”
??? ⑥歼-15舰载机前沸腾了,鲜花映衬着飞行员的笑脸,人们忘情地与飞行员紧紧拥抱,争相与飞行员合影留念……
??? ⑦“咔嚓!”“咔嚓!”……随着照相机的快门声响起,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采,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1)①②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 000多架飞机,700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句中加点部分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3)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刹那间 , 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从用词的角度)
②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从修辞的角度)
③歼-15舰载机 前沸腾了,鲜花映衬着飞行员的笑脸,人们忘情地与飞行员紧 紧拥抱,争相与飞行员合影留念……(从描写的角度)
(4)关于本文的叙述,下列不正确一项是(??? )
A.本文再现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宏大场面,主要表现了记者对工作人员 的敬佩之情。
B.本文再现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
C.本文在记叙航母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情形时使用了细节描写,使之变得生动形象。
D.本文叙事完整,铺排有序。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首次太空授课全记录
??? ①6月20日上午,“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在远离地面300多千米的“天宫一号”为全国青少年带来神奇的太空一课。
??? ②10时11分,“神舟十号”航天员的身影清晰地出现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报告厅大屏幕上。作为太空授课的“地面课堂”,300多位师生在这里亲身经历与“神十”航天员天地连线。
??? ③王亚平鱼一般向舱内摄像机游来,她是本次授课的主讲。指令长聂海胜则当起了“助教”,负责配合“主讲”管理教具,维护课堂秩序。航天员张晓光是这次授课任务的摄像师,在失重环境下不易保持自身平衡,他要先用束缚带把自己固定在舱壁上,再用手持摄像机保持长时间稳定拍摄。
??? ④为了更好地展示太空失重状态,指令长聂海胜盘起腿,玩起了“悬空打坐”。王亚平用手指轻轻一推,聂海胜摇摇晃晃向远处飘去。掌声和欢笑声在地面课堂响起。
??? ⑤航天员的表演给同学们带来了疑问:在地面上,人们一般用天平、台秤、托盘秤、杆秤、弹簧秤等测量物体的质量。那么,失重环境下,太空中航天员想要知道自己是胖了还是瘦了,该怎么办呢?“质量测量仪”派上了用场,这是从“天宫一号”舱壁上打开的一个支架形状装置。聂海胜把自己固定在支架一端,王亚平轻轻拉开支架,一放手,支架便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原位。测量结果表明,聂海胜的质量是74千克。
??? ⑥王亚平解释说,“天宫”中的质量测量仪,应用的是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物体受到的力等于它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实验中设计了一个弹簧能够产生一个恒定的力,还设计了一个系统测出加速度,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就可以算出身体的质量了。
??? ⑦T型支架上,用细绳拴着一颗明黄色的小钢球。王亚平把小球轻轻拉升到一定位置放手,小球并没有出现地面上常见的往复摆动,而是停在了半空中。王亚平用手指沿切线方向轻推小球,奇妙的现象出现了:小球开始绕着T型支架的轴心做圆周运动——而在地面对比试验中,需要施加足够的力,给小球一个较大的初速度,才能使它绕轴旋转。
??? ⑧人大附中早培班学生徐海博提问道:“航天员老师,您在太空中有没有上下方位感?”
??? ⑨在聂海胜的帮助下,王亚平以一套“杂技”动作解答了同学的疑惑:先是悬空横卧,紧跟着又倒立起来。
??? 王亚平说:“在太空中,我们自身的感觉在方位上是无所谓,无论我们的头朝向哪个方向,自身的感觉都是一样的。不过生活在太空中,我们也人为定义了上和下,并且把朝向地球的一侧作为下方,并铺设了地板。”
??? 地面上常见的玩具陀螺,在太空中成了好教具。王亚平取出一个红黄相间的陀螺悬在空中,用手轻推陀螺顶部,陀螺翻滚着向前移动。紧接着,她拿出一个相同的陀螺,先旋转起来再悬浮在半空中,这一次用手轻轻一推,旋转的陀螺则不再翻滚,而是保持摇晃着向前奔去。
??? 王亚平介绍说,高速旋转陀螺的定轴特性在航天领域用途广泛。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上,就装有各式各样的陀螺定向仪,正是有了它们,才能精准地测量航天器的飞行姿态。
??? 王亚平拿起一个航天员饮用水袋,打开止水夹,水并没有倾泻而出。轻挤水袋,在饮水管端口形成了一颗晶莹剔透的水珠,略微抖动水袋,水珠便悬浮在半空中。
??? 王亚平笑着说:“如果诗仙李白在‘天宫’里生活,大概就写不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名句了,因为,失重环境下水不可能飞流直下。”
??? 接着,她把一个金属圈插入装满饮用水的自封袋中,慢慢抽出金属圈,便形成了一个漂亮的水膜。轻轻晃动金属圈,水膜也不会破裂,只是偶尔会甩出几颗小水滴。随后,王亚平又往水膜表面贴上了一片画有中国结图案的塑料片,水膜依然完好。这些在地面难得一见的奇特景象,引起了地面课堂同学们的连声惊叹。
??? 慢慢地向水膜注水,不一会儿,水膜就变成了一个亮晶晶的大水球。用注射器向水球内注入空气,在水球内产生了两个标准的球形气泡,气泡既没有被挤出水球,也没有融合到一起。紧接着,王亚平又用注射器把少许红色液体注入水球,红色液体慢慢扩散开来,晶莹透亮的水球变成了“红灯笼”。
??? 奇妙的太空实验结束后,航天员开始回答同学们五花八门的问题。三位航天员一一对问题做出解答后,一堂神奇的太空授课接近尾声。在距地300多千米的太空上,航天员为同学们送来了寄语——
??? 聂海胜说:“愿同学们刻苦学习,增长知识,为‘中国梦’添彩!”
??? 张晓光说:“深邃太空,奥秘无穷,探索无止境,让我们共同努力!”
??? 王亚平说:“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
(有改动)
(1)这则新闻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表达方式,结构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语四部分。?
(2)新闻主体部分航天员上课内容有: (2)新闻主体部分航天员上课内容有:________、________、神奇单摆、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及作用。
而在地面对比试验中,需要施加足够的力,给小球一个较大的初速度,才能使它绕轴旋转。
(4)第 段中“这些在地面难得一见的奇特景象”一句中,“这些”指代什么内容?
四、综合题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 ①记者眼前的飞行甲板上,定格着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阻拦索的两端构成“V”上边的两头,尾钩钩住处,则是“V”字的底尖。
??? ②“成功了!”欢呼声中,一颗颗揪紧的心,一下子舒展开来。各个战位上热烈的掌声,瞬间激活了所有人紧绷,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出胜利的笑容。许多人落泪了!他们说:“太让人激动了!”
??? ③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dān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 yuàn 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瞬________间? ? 绽________放???? 无 yuàn________无悔??? dān________精竭虑
(2)第①段文字有一处标点符号错误,请找出来并改正。
(3)文中“白手起家”的意思是________
(4)第②段文字有一处语病,请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_
答案部分
一、单选题
1. D
2. C
3. B
4. A
5. A
6. B
二、填空题
7. 白手起家;殚精竭虑
8. zhuó;lǐn;qì;dān;juān;wéi;娴;瀚
9. 阻遏;鞠躬;张皇失措;荡然无存
三、现代文阅读
10. (1)揭示了我国航母舰机首次着舰的意义,渲染紧张的气氛,吸引读者,为下文做铺垫。
(2)不能删除“绝大部分”因为其表示绝大多数,意思是还有少数的事故发生在着舰之外。如果删除,表示所有的事故都发生在着舰的时候,这与事实不符。
(3)①“刹那间、疾如闪电”写出 舰载机 速度之快,“稳稳”体现驾驶员驾机本领之高和舰载机的性能之好:安全平衡。前后映衬。②运用比喻和对偶,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 。③ 场景描写,通过对飞行员、观看的人们的庆贺的场面描写,一方面体现人们兴奋的心情,同时也告诉我们,此时 航母舰载战斗机上舰 成功,振奋人心。
(4)A
11. (1)叙述;标题;导语;主体
(2)失重表演;太空称重;旋转陀螺;魔幻水球
(3)“足够”指达到应有的或能满足需要的程度。“较大”是比较大的意思。在地面的对比实验中,正是有了应有的力和比较大的初速度,小球才能绕轴旋转。体现了太空实验与地面实验的不同,也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4)王亚平拿起一个航天员饮用水袋,打开止水夹,水并没有倾泻而出。轻挤水袋,在饮水管端口形成了一颗晶莹剔透的水珠,略微抖动水袋,水珠便悬浮在半空中。她把一个金属圈插入装满饮用水的自封袋中,慢慢抽出金属圈,便形成了一个漂亮的水膜。轻轻晃动金属圈,水膜也不会破裂,只是偶尔会甩出几颗小水滴。随后,王亚平又往水膜表面贴上了一片画有中国结图案的塑料片,水膜依然完好。
四、综合题
12. (1)瞬 shùn;绽 zhàn;怨;殚
(2)定格着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
(3)白手起家: 在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4)瞬间激活了所有人紧绷 ”缺少宾语,应在后面加上“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