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消息二则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 消息二则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25 20:0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消息二则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荻港(dí)? 溃退(kuì)????? 阻遏(è)???????????????????????????B.?歼灭(qiān)???? 经营(yíng)??? 区域(yù)
C.?绥靖(suí) 要塞(sài)?????? 摧枯拉朽(xiǔ)?????????????????D.?预定(yù) 无锡(xī)? 锐不可当(dāng)
2.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B.?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业已:已经。)
C.?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摧枯拉朽:枯草朽木受到摧折。)
D.?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执行:实施;实行。)
3.给下面的新闻拟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十堰晚报5月23日讯 昨日是我市首个“公交让座日”,我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实际行动弘扬文明乘车新风尚。
??? 今年4月29日,由市文明办牵头,市团委、市交通运输局、市教育局、市广播电视台、十堰日报社、市公安交管局、市运管局、市城市公交集团公司等9家单位联合发起“公交文明引领城市文明”活动,并将每月22日确定为我市“公交让座日”。
??? 昨日,市城市公交集团公司在4路、5路、15路、29路等多条公交线路及人群密集的主要站点开展“公交让座日”活动。公交车内张贴有文明乘车让座宣传横幅和温馨提示语,播放“公交让座日”相关内容。同时,100名头戴小红帽、身披绶带的青年服务志愿者在车厢内及公交站点发放《文明乘车倡议书》,赠送印有全市公交线路标识的精美小扇子,鼓励和引导乘客为老、幼、病、残、孕等行动不便的人让座。
??? 据介绍,开展“公交文明引领城市文明”活动,主要目的是通过公交车这个城市流动“窗口”传播、弘扬、引导城市文明,实现“出行环境美、服务行为美、和谐人文美”的目标。
(有删改)
A.?十堰昨日迎来首个“公交让座日”。
B.?十堰开展“公交文明引领城市文明”活动。
C.?我市首个“公交让座日”以实际行动弘扬文明乘车新风尚。
D.?9家单位联合开展活动,以实际行动引领城市文明。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老师一宣布完这个消息,教室顿时风平浪静。
B.?爷爷最喜欢在晚饭后给我讲八路军英勇善战的故事。
C.?他打羽毛球如同摧枯拉朽 , 很快就胜利了。
D.?我军所到之处,敌人锐不可当 , 人民欢声雷动。
5.下列形似字组词错误的一项是(  )
A.?渡 渡江 度 度日???????????????????????????????????????????B.?歼 歼灭 纤 搬纤
C.?溃 溃退 遗 遗忘???????????????????????????????????????????D.?塞 要塞 赛 比赛
6.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航拍中国》纪录片深受好评的主要原因是拍摄者注重“高度、温度、角度”造成的。(在“是”后面加上“因为”)
B.?端午节,无论是粽叶的清香,还是龙舟赛的呐喊,渲染的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把“渲染”改为“表现”)
C.?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凭着青春的激情和对互联网技术的敏感,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互联网+”创业的大军中。(删去“使”)
D.?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普遍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把(“普遍”调到“欢迎”前面)
二、填空题
7.文学常识填空。
??? 新闻也叫________,通常包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部分。从表达方式上看,新闻一般以________为主,也可以适当做些________,还可穿插适当的________和________。?
8.注音和写汉字。?? ???????????????????????????????????????
阻塞________?????? ?督________ ??战? ________锐不可当
摧枯拉 xiǔ________ ?dí________港? xiè________ 气
9.试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含义。
①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摧枯拉朽:________。
②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风平浪静:________。
10.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①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度过长江。________
②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妨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________
③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机中。________
④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绝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1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毛泽东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 , 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一则消息的结构通常分为五部分,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背景、结语,其中前三部分是必备的。
(2)结合全文,简要说说开头画横线的句子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3)联系上下文,品味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至发电时止 , 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②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
(4)文中画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
(5)文章在写三路大军的战况时,详写东路军、略写西路军和中路军。请你结合全文说说这样的详略安排有什么好处。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宣告灭亡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四日)
??? 新华社北平二十四日六时电? 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攻击之下,千余里国民党长江防线全部崩溃,南京国民党反动卖国政府已于昨日宣告灭亡。李宗仁、何应钦及南京的国民党军队于昨日上午逃出南京。李、何等乘飞机逃往上海。国民党南京守卫部队及宪兵,沿京杭公路逃跑。浦口的国民党军,于二十二日撤至南京,二十三日一同往京杭路上奔逃。芜湖及镇江一带的国民党军,亦向同一方向乱窜。人民解放军正向南京急进,如果昨夜没有入城,则可能于今日入城。南京人民正在等候着人民解放军。在国民党军已离开南京,人民解放军尚未入城的时间,南京人民已于昨日组织治安维持委员会,并于昨日下午六时发电致毛泽东主席,欢迎人民解放军。该电称,
毛主席勋鉴①:
??? 南京守军于二十三日撤退。南京人民为安全计,联合发起各界组织治安维持委员会,推青苑为主任委员,贻芳为副主任委员,及委员十三人。地方尚称安定。恳请电饬②京陵外围野战军,对南京予以和平接收,以慰民望。何日入城,并请电示,以便欢迎。
南京治安维持委员会主任委员马青苑,
副主任委员吴贻芳及委员等同叩
梗酉③
【注】①勋鉴:书奉语或提称语,缀于信首收信人的称呼之后。②饬:饬令。③梗酉:发电文的时间,即二十三日酉时。
(1)这则消息主要报道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同样是“逃跑”,文中措辞却不一样,请你结合语境,具体分析下面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浦口的国民党军,于二十二日撤至南京,二十三日一同往京杭路上奔逃。
②芜湖及镇江一带的国民党军,亦向同一方向乱窜。
(3)请举出一例,说明消息的准确性在本则消息中是如何体现的。
(4)这则消息原文引用南京治安维持委员会主任委员马青苑等人的电文,有什么作用?
四、综合题
1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首飞 甲 (A.众目睽睽 B.举世瞩目)。5月5日,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C919平稳起飞,安全降落,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经过科研人员多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为此,他们着 ① (A.zhuó B.zháo)力培育专业骨干队伍,全力提升核心研发能力,再接再lì ② (A.励 B.厉),取得显著成绩,走出了一条 乙 (A.承载 B.承接)着国家意志、民族理想和人民期盼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处________?②处________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甲________?乙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答案部分
一、单选题
1. B
2. C
3. A
4. B
5. B
6. A
二、填空题
7. 消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8. sè;dū;ruì;朽;荻;泄
9. 比喻腐朽势力很容易被打垮,这里指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挡;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
10.度——渡;妨——防;机——击;绝——决
三、现代文阅读
11. (1)标题;导语;主体
(2)这是消息的导语部分,简明扼要地概括全文的核心内容(或是对全文内容的整体概括)。
(3)①“至发电时止”强调时间仅限制在发电文的时间之前,这里适当采用文言词,使句子不拖沓,体现了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精练、铿锵有力。②“歼灭”与“击溃”词义有区别,“歼灭”指消灭(敌人),“击溃”指打垮或打散,不能一概说歼灭或一概说击溃,充分体现了用词的准确。
(4)议论。作用:既交代了我军取胜、敌军失败的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原因,也使读者进一步了解整个国民党反动派政权必然覆灭的命运,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5)①详略得当,更能突出文章中心。②详写东路军战况是因东路遭遇之敌防线巩固、抵抗较为顽强,该地区战略意义重要,这种详略的安排更能突出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12. (1)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宣告灭亡,国民党官兵正在逃窜;人民解放军正向南京急进;南京人民组织成立了治安维持委员会,并致电毛泽东主席。
(2)①“奔逃”指快速逃跑,写出了浦口的国民党军逃离南京之迅速。②“乱窜”指秩序凌乱地逃亡,写芜湖及镇江一带的国民党军逃跑时的凌乱,含讽刺意。
(3)消息强调“用事实说话”,因不能确定当时人民解放军是否进了南京城,所以运用了“如果”“可能”等词语,这更体现了尊重事实和消息语言的准确性。
(4)引用南京治安维持委员会主任委员马青苑等人发给毛泽东主席的电文,更有力地证明了“南京人民已于昨日组织治安维持委员会,并于昨日下午六时发电致毛泽东主席,欢迎人民解放军”等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也体现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是人心所向。
四、综合题
13. (1)A;B
(2)B;A
(3)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答“经过多年的努力,科研人员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