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冯梦龙,字犹龙、耳龙;号“墨憨斋主人”,别号“龙子犹”。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文学家、戏曲家。
与兄冯梦桂、弟冯梦熊并称“吴下三冯”。
作者简介
明代文人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称为拟话本小说。
话本原指“说书人”所用的底本,后有些底本经过“说书人”不断丰富,再经过文人加工,逐渐成为短篇小说即“话本小说”,明代文人模拟“话本”体制写成 “拟话本”小说。
“三言”中有许多优秀的篇章,例如“卖油郎独占花魁”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等。
关于拟话本小说
“三言” 是指冯梦龙的《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
作者编辑“三言”的目的,在于劝谕、警诫、唤醒世人,有明确的社会功能。
“三言”中每个短篇小说集各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其中明代拟话本约有七、八十篇。
关于“三言”
在小说史上,提到“三言”必然会想到“二拍”。 “二拍”是在“三言”的影响下出现的。 “二拍”是指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抱翁老人精选“三言二拍”中的40篇,取名为《今古奇观》。
关于“二拍”
(一)通过动人的爱情故事,描写了被压迫妇女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抨击了封建制度对妇女的压迫。
其中有些作品或表现了妇女解放之难,或表现新的贞操观与平等的婚姻观。
“三言”主要内容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其中最优秀的一篇,也是明代拟话本中成就最高的作品。
杜十娘京城的“教坊名姬”,为了摆脱非人的境遇,她迫切要求“从良”。当她一旦相信李甲的爱情后,便与贪酷的鸨母展开了种种斗争,终于凭藉自巳的机智,跳出了火坑。但在她和李甲一起回家的途中,李甲竟在金钱引诱和个人利害考虑下,把她出卖给富商孙富。 娘愤恨填膺,在痛骂李甲之后,就抱持宝匣,投身于滚滚波涛之中,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控诉了这个罪恶的社会,维护了她对爱情的理想 。
杜十娘是一个维护女性人格尊严的典型。
“三言”主要内容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这是一篇富有时代特色的爱情作品。小说写卖油郎秦重被花魁娘子莘瑶琴的美丽所吸引。他凭自己辛苦经营积蓄起来的一笔钱想去亲近她。莘瑶琴起初因为他不是“有名称的子弟”,“甚是不悦”。由于秦重对她格外体贴、诚恳,她才觉得“难得这好人,又忠厚、又老实”。但等级地位观念,又使她不愿立刻向秦重倾吐衷情。直到她受到吴八公子的侮辱欺凌后,才明白那些“豪华之辈,酒色之徒”只知“买笑追欢的乐意,那有怜香惜玉的真心”,终于向秦重提出了“我要嫁你”的要求,并表示“布衣蔬食,死而无怨”的决心。
这时,两颗心才真正相通。他们的婚姻是建立在真正相爱的基础上的,是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和相互了解的关系。
建立在真正相爱和平等基础上的婚姻,反应了市民思想进步性。
“三言”主要内容
《卖油郎独占花魁》
拟话本中的爱情作品,比之话本更加强调男女之间的真挚感情,痛斥薄幸负心行为,提倡男女双方的互相尊重。
但作品中对封建制度的批判,一般的来说反不如话本的直接和尖锐。不少作品中的大团圆结局,虽然有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愿望;但更多的却表现了作者思想中庸俗落后的一面。
“三言”主要内容
(二)描写商贾手工业者生活的场景,表达资产阶级萌芽时期的一种新思想,新观念。
在传统的观念中,“士、农、工、商”,商居其末。而在三言中,经商买卖被视为正当的职业,商人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所谓“一品官,二品商。”客商已居于仅次于官员的地位。在作品中,小商人已不是贪得无厌之徒和为富不仁之辈,他们已作为正面人物被作者加以大力肯定和歌颂。
“三言”主要内容
(三)揭露官场腐败和社会黑暗,表现下层人民的痛苦。
明中叶后,封建统治阶段更趋腐朽,这是产生这些作品的现实土壤。
《灌园叟晚逢仙女》是一篇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小说。对封建统治者的揭露和批判却极为深刻,同时还表现了人民的理想。
“三言”主要内容
(四)歌颂生死不渝,亘古长存的友谊,斥责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行为。
《桂员外穷途忏悔》写桂富五(即后来的桂员外)做买卖失利,在债主的威迫下,想投水自尽。朋友施济出资相救,得免危难,后桂富五发迹暴富,而施济去世,寡妻严氏携幼儿求救于桂员外,却得到了冷遇和奚落。严氏因而呕气而死。 《俞伯牙摔琴哭知音》写知音的难得,以见真挚友谊的可贵。
“三言”主要内容
京剧《苏三起解》
明朝时,名妓女苏三和吏部尚书子王景隆结识,改名玉堂春、誓偕白首。王景隆在妓院被老鸨钱财诈尽,被轰出,苏三私赠银两使其回到南京。王景隆走后,老鸨把苏三骗卖给山西商人沈洪作妾。沈妻与人私通,毒死沈洪,反诬告苏三。县官受贿,判苏三死罪。解差崇公道提解苏三自洪洞去太原复审。途中苏三诉说自身的遭遇,崇公道加以劝慰并当亲人对待,由此苏三推翻了曾在受刑之时说出的“洪洞县中无好人”的说法。后王景隆考取官员,回山西巡视,反了苏三冤案,喜结成亲。
故 事 梗 概
识 记 生 字
磕(kē)头 应(yīnɡ)允 拭(shì)泪
咳(ké)嗽 老鸨(bǎo) 城隍(huáng)
钗钏(chuàn) 模(mú)样 衲(nà)帛
丝绦(tāo) 半晌(shǎnɡ) 掣(chè)脱
作揖(yī) 器皿(mǐn) 收讫(qì)
结合小说关键情节感受苏三这一人物形象
分 析 形 象
玉姐救落难景隆:善良,纯洁
春院内山盟海誓:多情,专一,坚贞
巧与鸨儿智周旋:机智,泼辣
小说通过鸨母与亡八逼良为娼,见利忘义,卑鄙无情的情节,真实地反映了社会黑暗势力的丑陋与罪恶。
明 确 主 旨
从老鸨和王八看,小说揭示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
艺 术 特 色
⒈贯穿全文的主线是?
风流才子与青楼美女的爱情
⒉小说情节结构上有何特点?
起伏跌宕,环环相扣,单线发展,依次递进。
⒊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形象上运用了最主要的描写手法是什么?
心理描写。
心 理 描 写
①金哥去见玉姐。当人面叫“三叔”,在心里叫“王三”:
金哥听说,口中不语,心内自思:“王三到也和郑元和相像了,虽不打《莲花落》,也在孤老院讨饭吃。
找出文中心理描写的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细腻传神的刻画了金哥当面一套心里一
套、之前一套现在一套的圆滑世故的性格。
心 理 描 写
②老鸨听说,半晌不言:“这等事怎么处?向日三姐说:他是宦家公子,金银无数,我却不信,逐他出门去了。今日到带有金银,好不惶恐人也!”左思右想,老着脸走出来见了三官。
找出文中心理描写的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这段心理描写,将老鸨的疑惑、后悔、尴
尬、利欲熏心的丑态活灵活现地揭示出来。
心 理 描 写
③在老鸨呼唤玉姐出来见王三官时,玉姐不语也不答应。
这一时待要骂,又用着他。扯一把椅子拿过来,一直坐下,长吁了一声气。
找出文中心理描写的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这里老鸨的“隐忍不发”,不是她有涵养,而是怕失去财神。与她此前此后开口便骂的行为对比,更见出她扭曲的贪婪而丑陋的人格心理。
对于小说最终大团圆的结局,你有什么看法?
问 题 探 究
1、大团圆结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愿望;
2、大团圆结局,更多的却表现了作者思想的庸俗。
心 理 描 写 技 巧
1、采用内心独白的形式。
2、通过梦境幻觉来反映人物的心理。
3、利用环境景物衬托人物心理。
4、通过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
5、通过“意识流”的摹写直接剖析人物的心理。
1、有助于刻划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揭示人物的身份、境遇。
2、有助于展示情节的发展变化。
3、有助于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
心 理 描 写 一 般 作 用
有助于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
都德的《最后一课》,其中写了他的一段天真的内心独白:“从此,我再也学不到法文了!只能到此为止了……我这时是多么后悔啊,后悔过去浪费了光阴,后悔自己逃了学去掏鸟窝,到沙亚河上去滑冰!我那几本书,文法书,圣徙传,刚才我还觉得背在书包里那么讨厌,显得那么沉,现在就像老朋友一样,叫我舍不得离开。对哈迈尔先生也是这样,一想到他就要离开这儿,从此再也见不到他了,我就忘记了他以前给我的处罚,忘记了他如何用戒尺打我。”
心 理 描 写 一 般 作 用
它有助于刻划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揭示人物的身份、境遇
《红楼梦》三十二回中,当黛玉听到宝玉背地里跟史湘云、袭人说她从来不说那些“仕途经济”的“混账话”以后,作者黛玉的内心活动作了极为精彩的描绘:“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的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的知己,既你我为知己,又何必有‘金玉’之论,也该你我有之,又何必来一宝钗呢?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我虽为你的知己,但恐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的知己,奈我薄命何!”
心 理 描 写 一 般 作 用
有助于展示情节的发展变化:
托尔斯泰在《复活》中写玛丝洛娃在监狱里以犯人身份会见前来探视她的贵族地主聂赫留道夫,“玛丝洛娃怎么也没想到会看见他,特别是在此时此地。因此最初一刹那,他的出现使她震惊,使她回想起她从不回想的往事。”往下,就进入往事的回忆。起初,她心头掠过一丝美好的回忆,因为站在她面前的这个人曾经爱过她并且为她所爱;接着,她想起他的残忍作为,想起他留给她的痛苦和屈辱。这些至今仍象磐石一样压迫着她,使她无法摆脱,她痛恨这个毁了她幸福的人,于是记忆中那种爱情的幻境顿时化为泡影。但她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又想利用他一下。这段心理描写既预示着聂赫留道夫后来应允为她请律师的情节,也预示着他希望用对玛丝洛娃的描写还有助于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
心 理 描 写 一 般 作 用
结合所学知识,对“得知考试成绩很不理想”时的心理进行描写。
写 作 练 习
《玉堂春》高潮与结局
《玉堂春》高潮与结局
《玉堂春》高潮与结局
《玉堂春》高潮与结局
《玉堂春》高潮与结局
《玉堂春》高潮与结局
《玉堂春》高潮与结局《玉堂春》教学设计
一、制订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话本小说形成的历史及其体制形式。
2.能力目标:了解《玉堂春》这篇小说情节与人物的互动关系。
3.情感目标:研讨《玉堂春》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
二、教材知能点拨
1.介绍相关情节
名妓玉堂春(小名玉姐)与吏部尚书之子王景隆(小名三官)结识,誓偕白首。但是王三官钱财用尽,被鸨儿轰出妓院,又遭人抢劫,贫困交加,沦落到讨饭度日。这日王三官到关王庙烧香,不想碰到一个熟人……
2.梳理教材知识
⑴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①识记下列字音
磕(kē)头 应(yīnɡ)允 拭(shì)泪
咳(ké)嗽 老鸨(bǎo) 城隍(huánɡ)
钗钏(chuàn) 模(mú)样 衲(nà)帛
丝绦(tāo) 半晌(shǎnɡ) 掣(chè)脱
作揖(yī) 器皿(mǐn) 收讫(qì)
②辨 字 形
磕头 溘然 拭泪 试图 老鸨 衲帛 接纳
洗涤 半晌 响应 掣脱 引擎 作揖 编辑
缉拿 算账 营帐 收讫 迄今
③释 词 语
应允:答应,允许。
奉承:逢迎,谀媚,用好听的话恭维人。
温存:真情安慰,温顺体贴,休养。
哄诱:诱骗。
收讫:货、款等收清。
三、指导合作讨论
1.这篇小说在心理描写方面好在哪里?请举例说明。
明确:①金哥去见玉姐。当人面叫“三叔”,在心里叫“王三”。达到细腻传神的程度。②老鸨听说王三官“满载金银”回来,“半晌不言……”把老鸨的疑惑、后悔、尴尬、利欲熏心的丑态活灵活现地揭示出来。③在老鸨呼唤玉姐出来见王三官时,玉姐不语也不答应。老鸨在这里隐忍不发,不是她有涵养,而是怕失去财神。与她此前此后开口便骂的行为对比,更见出她扭曲的贪婪而丑陋的人格心理。
2.本文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明确:小说通过鸨母与亡八逼良为娼,见利忘义,卑鄙无情的情节,真实地反映了社会黑暗势力的丑陋与罪恶。
四、布置自学作业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梳装 殊不知 流芳百世 他乡遇固知
B.影像 化妆品 山清水秀 瑞雪兆丰年
C.算账 座佑铭 白头谐老 防患于未然
D.端祥 满堂彩 戴罪立功 欲速则不达
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以"好运北京"为主题的第二十届北京桃花节日前在北京植物园开幕,盛开的桃花争奇斗艳, 了欢乐祥和喜庆的气氛。
②平时没有做到未雨绸缪,事发时才采取 措施,临时抱佛脚,在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前难免陷于被动,这是南方雪灾给我们的教训。
③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从今年秋季起,全国 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这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重大举措。
A.烘托 即时 免除 B.衬托 及时 免除
C.衬托 即时 废除 D.烘托 及时 废除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生长在亚马孙河流域的王莲,叶片直径最大达4米,在世界上可谓绝无仅有。
B.国庆狂欢之夜,万人空巷,天安门广场上人如潮涌,形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C.学习别人的工作经验,绝不能削足适履,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D.在课程改革的初始阶段,教师必须严格按课程标准照本宣科,不能随意改造。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当地时间3月20日,希腊女祭司在古奥林匹亚遗址实地排练,并且当日中午取得了2008年北京奥运圣火的第一火种。
B.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位于北京顺义区,经五环路、六环路、机场高速路、京承高速路均可到达,并有多条公交线路。
C.本部地区的湖泊出现萎缩的状态是因为全球气候变冐、降水减少、湖泊水位下降造成的,每年都有很多湖泊因此而消失。
D.在2008年花样滑冰世锦赛上,张丹、张昊两人的表演,无论在艺术上和技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获得了最高分。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国文学史上《金瓶梅》虽然有许多缺点,却在有明一代与《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并成为“四大奇书”。
B.盛行于宋江代的词,有许多不同的词调,每种词调各有特定的名称,叫词牌,如《西江月》、《念奴娇》、《永遇乐》等。
C.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后,中国话剧走向成熟,出现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其中曹禺的《雷雨》、《茶馆》尤其引人注目。
D.“三言”是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言”虽然是短篇小说,但也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且说三官回到王匠家,将二百两东西,递与王匠。王匠大喜,随即到了市上,买了一身衲帛衣服,粉底皂靴,绒袜,瓦楞帽子,青丝绦,真川扇,皮箱骡马,办得齐整。把砖头瓦片,用布包裹,假充银两,放在皮箱里面。收拾打扮停当,雇了两个小厮跟随,就要起身。王匠说:“三叔!略停片时,小子置一杯酒饯行。”公子说:“不劳如此,多蒙厚爱,异日须来报恩。”三官遂上马而去。
妆成圈套入胡同,鸨子焉能不强从;
亏杀玉堂垂念永,固知红粉亦英雄。
却说公子辞了王匠夫妇,径至春院门首。只见几个小乐工,都在门首说话。忽然看见三官气象一新,唬了一跳,飞风报与老鸨。老鸨听说,半晌不言:“这等事怎么处?向日三姐说,他是宦家公子,金银无数,我却不信,逐他出门去了。今日到带有金银,好不惶恐人也!”左思右想,老着脸走出来见了三官,说:“姐夫从何而至?”一手扯住马头。公子下马唱了半个喏,就要行,说:“我伙计都在船中等我。”老鸨陪笑道:“姐夫好狠心也。就是寺破僧丑,也看佛面,纵然要去,你也看看玉堂春。”公子道:“向日那几两银子值甚的,学生岂肯放在心上?我今皮箱内,见有五万银子,还有几船货物,伙计也有数十人。有王定看守在那里。”鸨子一发不肯放手了。公子恐怕掣脱了,将机就机,进到院门坐下。鸨儿分付厨下忙摆酒席接风。三官茶罢,就要走,故意 出两锭银子来,都是五两头细丝。三官检起,袖而藏之。鸨子又说:“我到了姑娘家,酒也不曾吃,就问你,说你往东去了,寻不见你,寻了一个多月,俺才回家。”公子乘机便说;“亏你好心,我那时也寻不见你。王定来接我,我就回家去了。我心上也欠挂着玉姐,所以急急而来。”老鸨忙叫丫头去报玉堂春。丫头一路笑上楼来,玉姐已知公子到了,故意说:“奴才笑甚么?”丫头说:“王姐夫又来了。”玉姐故意唬了一跳,说:“你不要哄我!”不肯下楼。老鸨慌忙自来,玉姐故意回脸往里睡。鸨子说:“我的亲儿!王姐夫来了,你知道么?”玉姐也不语,连问了四五声,只不答应。这一时待要骂,又用着他。扯一把椅子拿过来,一直坐下,长吁了一声气。玉姐见他这模样,故意回过头起来,双膝跪在楼上,说:“妈妈!今日饶我这顿打。”老鸨忙扯起来说:“我儿!你还不知道,王姐夫又来了,拿有五万两花银,船上又有货物并伙计数十人,比前加倍。你可去见他,好心奉承。”玉姐道:“发下新愿了,我不去接他。”鸨子道:“我儿!发愿只当取笑。”一手挽玉姐下楼来,半路就叫:“王姐夫,三姐来了。”三官见了玉姐,冷冷的作了一揖,全不温存。老鸨便叫丫头摆桌,取酒斟上一钟,深深万福,递与王姐夫:“权当老身不是。可念三姐之情,休走别家,教人笑话。”三官微微冷笑,叫声:“妈妈,还是我的不是。”老鸨殷勤劝酒,公子吃了几杯,叫声多扰,抽身就走。翠红一把扯住,叫:“玉姐,与俺姐夫陪个笑脸。”老鸨说:“王姐夫,你忒做绝了。丫头,把门顶了,休放你姐夫出去。”叫丫头把那行李抬在百花楼去。就要楼下重设酒席,笙琴细乐,又来奉承。吃了半更,老鸨说:“我先去了,让你夫妻二人叙话。”三官、玉姐正中其意,携手登楼。
如同久旱逢甘雨,好似他乡遇故知。
二人一晚叙话,正是:欢娱嫌夜短,寞寂恨更长。不觉鼓打四更,公子爬将起来,说:“姐姐!我走罢!”玉姐说:“哥哥!我本欲留你多住几日,只是留君千日,终须一别。今番作急回家,再休惹闲花野草。见了二亲,用意攻书。倘或成名,也争得这一口气。”玉姐难舍王公子,公子留恋玉堂春。玉姐说:“哥哥,你到家,只怕娶了家小不念我。”三官说:“我怕你在北京另接一人,我再来也无益了。”玉姐说:“你指着圣贤爷说了誓愿。”两人双膝跪下。公子说:“我若南京再娶家小,五黄六月害病死了我。”玉姐说:“苏三再若接别人,铁锁长枷永不出世。”就将镜子拆开,各执一半,日后为记。玉姐说:“你败了三万两银子,空手而回,我将金银首饰器皿,都与你拿去罢。”三官说:“亡八、淫妇知道时,你怎打发他?”玉姐说:“你莫管我,我自有主意。”玉姐收拾完备,轻轻的开了楼门,送公子出去了。
天明,鸨儿起来,叫丫头烧下洗脸水,承下净口茶,“看你姐夫醒了时,送上楼去。问他要吃甚么,我好做去。若是还睡,休惊醒他。”丫头走上楼去,见摆设的器皿都没了,梳妆匣也出空了,撇在一边。揭开帐子,床上空了半边。跑下楼,叫:“妈妈罢了!”鸨子说:“奴才,慌甚么?惊着你姐夫。”丫头说:“还有甚么姐夫?不知那里去了。俺姐姐回脸往里睡着。”老鸨听说,大惊,看小厮、骡脚都去了,连忙走上楼来,喜得皮箱还在。打开看时,都是砖头瓦片。鸨儿便骂:“奴才!王三那里去了?我就打死你!为何金银器皿他都偷去了?”玉姐说:“我发过新愿了,今番不是我接他来的。”鸨子说:“你两个昨晚说了一夜说话,一定晓得他去处。”亡八就去取皮鞭,玉姐拿个首帕,将头扎了,口里说:“待我寻王三还你。”忙下楼来,往外就走。鸨子、乐工恐怕走了,随后赶来。玉姐行至大街上,高声叫屈:“图财杀命!”只见地方都来了。鸨子说:“奴才,他到把我金银首饰尽情拐去,你还放刁!”亡八说:“由他,咱到家里算帐。”玉姐说:“不要说嘴,咱往那里去?那是我家?我同你到刑部堂上讲讲,恁家里是公侯宰相,朝郎驸马,你那里的金银器皿?万物要平个理。一个行院人家,至轻至贱,那有甚么大头面,戴往那里去坐席?王尚书公子在我家,费了三万银子,谁不知道?他去了,就开手;你昨日见他有了银子,又去哄到家里,图谋了他行李,不知将他下落在何处?列位做个证见。”说得鸨子无言可答。亡八说:“你叫王三拐去我的东西,你反来图赖我。”玉姐舍命就骂:“亡八、淫妇,你图财杀人,还要说嘴?见今皮箱都打开在你家里,银子都拿过了。那王三官不是你谋杀了是那个?”鸨子说:“他那里有甚么银子?都是砖头瓦片哄人。”玉姐说:“你亲口说带有五万银子,如何今日又说没有?”两下厮闹。众人晓得三官败过三万银子是真的,谋命的事未必,都将好言劝解。玉姐说:“列位,你既劝我不要到官,也得我骂他几句,出这口气。”众人说:“凭你骂罢!”玉姐骂道:
“你这亡八是喂不饱的狗,鸨子是填不满的坑。不肯思量做生理,只是排局骗别人。奉承尽是天罗网,说话皆是陷人坑。只图你家长兴旺,那管他人贫不贫。八百好钱买了我,与你挣了多少银。我父叫做周彦亨,大同城里有名人。买良为贱该甚罪?兴贩人口问充军。哄诱良家子弟犹自可,图财杀命罪非轻!你一家万分无天理,我且说你两三分。”
6.从故事情节中表现了玉堂春怎样的特点?
答:
7.老鸨为什么想方设法要留住“三官”?
答:
8.玉堂春所骂一段有什么作用?
答:
9.下面是上学期期末ABCD四所学校高三语文考试四道大题的得分情况。阅读后,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学校 总分(共120分) 语文基础(共15分) 文言文阅读(共15分) 现代文阅读(共30分) 表达交流(共60分)
A 84.70 11.63 11.02 17.86 44.19
B 81.36 11.90 11.63 16.86 40.97
C 80.62 10.71 11.49 17.38 41.04
D 75.97 13.03 12.38 14.72 35.84
⑴请参照其它学校的得分情况,针对A校实际,对A校学生提出后一阶段复习建议。
你的建议:
⑵请参照其它学校的得分情况,针对D校实际,对D校老师提出后一阶段复习指导建议。
你的建议:
10.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⑴⑵题。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他们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三组,每天学习后就进行测验,测验后分别给予不同的反馈方式:第一组每天告知学习结果,第二组每周告知一次学习结果,第三组只测验不告知学习结果。8周后将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反馈方式对调,第二组反馈方式不变,实验也进行8周。反馈方式改变后,第三组的成绩有突出的进步,而第一组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第二组成绩稳步上升。
⑴此实验的目的是:
⑵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1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是诗人陆游的诗句。不论是作茧,还是破茧都会引起我们的联想或感悟。
请你根据自己读这几句诗的体会,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全文不少于800字。
五、核对参考答案
1.B(A“装”应为“妆”,“固”应为“故”。C“佑”应为“右”,“谐”应为“偕”。D“祥”应为“详”。)
2.A(①烘托:对象一般为抽象事物;衬托:对象一般为具体事物。与句中“气氛”搭配的应为“烘托”。②即时:立即;及时,正赶上时候。从句中“平时”与“事发时”对照看,应用“即时”。③免除:免去,除掉;废除;取消,废止[法令、制度、条约等。与句中“学杂费”搭配的应为“免除”。)
3.D(照本宣科:照着本子念条文,比喻不能灵活运用。)
4.A(B成分残缺,“公交线路”反应加“可达”。C“是因为……造成的”句式杂糅。D“无论”与“和”“技术上”与“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搭配不当。)
5.C(《茶馆》不是曹禺作品。)
6.多情、坚贞、有智慧。
7.老鸨被“三官”的五千银两所迷惑,表现出了老鸨的见利忘义、图财谋命的卑鄙与无耻。
8.一是表现出了玉堂春的坚贞与泼辣,二是直接揭露了老鸨的图财害命、见财忘义的本性。
9.⑴A校学生在现代文阅读和表达交流两大板块有优势,但语文基础和文言文阅读读的得分相对要低,要加强语文基础的复习,同时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⑵D校重视语文基础和文言文阅读的教学,但现代文阅读和表达交流相对薄弱,在教学中要加强这两方面的能力培养。
10.⑴研究反馈方式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或“研究反馈方式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⑵及时反馈学习结果,能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11.参照参照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