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上 18.中国石拱桥 课件(共26+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上 18.中国石拱桥 课件(共26+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01 10:59:12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我们常常用桥梁来比喻友谊,因为友谊就像桥一样把两个人连了起来。可见桥是在没有路的地方搭起来的路。根据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桥。河北赵县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桥,欧洲在赵州桥建成七百年后才采用弓形拱的。我们的祖先的聪明才智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学习。
导入
导入
赵州桥
导入
卢沟桥
18.
中国石拱桥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2
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阅读目标
学习常见的说明方法,体会它们的作用。
重点,涉及思考探究一
重点,涉及思考探究三
学习目标
3
4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和段落的内部结构,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
阅读目标
结合具体语句,体会课文准确、严密的语言。
难点
重点,涉及积累拓展四
学习目标
1
2
学习运用课文中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
写作目标
学习运用逻辑顺序写文章。
品格素养
感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激发对古文化的热爱,保护古建筑,热爱古建筑。
茅以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桥梁专家、教育家。他主持修建了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他还参与建造了武汉长江大桥。
作者简介
预习资料速查
本文原载于1962
年3
月4
日的《人民日报》,后被选入语文课本。20
世纪60
年代初,正是我国处于国际反华势力加强对华经济制裁、叫嚣“红色中国不攻自倒”的反华论调极为猖獗的时代。在党中央的号召下,一大批进步知识分子写出了大量反映我国人民的聪明才智的科普文章,大大鼓舞了当时中国人民的斗志。
背景资料
预习资料速查
文体知识
预习资料速查
说明文
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的特征、本质及规律性。
特点:(1)科学性,以传播科学知识为目的。(2)条理性,结构严谨有序。(3)准确性,语言严密准确、通俗易懂。
三要素:内容的科学性、说明的条理性、语言的准确性。
预习资料速查
结构:开头引出说明对象,中间详细解说说明对象,结尾总说说明对象。常见的结构形式:①总分式。在说明事物或事理时,段落(层次)之间有一个总分关系,表现为由总到分、由分到总、由总到分再到总。②并列式。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③递进式。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是逐步深入展开的,包括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由原因到结果等。
1.
雄跨:气势雄伟地跨越。
2.
记载(
):把事情写下来。
3.
残损:(物品)残缺破损。
4.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5.
桥墩(
):桥梁下面的墩子,起承重作用,用石头或混凝土等做成。
6.
推崇:十分推重。
zǎi
必考字词梳理
读读写写
字形易错
dūn
7.
侵略:指侵犯别国的领土、主权,掠夺财富并奴役别国的人民。
8.
序幕:比喻重大事件的开端。
9.
巧妙绝伦:(方法或技术等)灵巧高明,超乎寻常,无与伦比。
10.
交头接耳:彼此在耳朵边低声说话。
必考字词梳理
字形易错
11.
惟妙惟肖(
):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课文中形容(石狮子)
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
12.
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
xiào
必考字词梳理
字音易错

)涨潮

)头昏脑涨
zhǎng
zhàng
多音字
必考字词梳理


)对称

)称呼
chèn
chēng


)肖像

)姓肖
xiào
xiāo

形近字
必考字词梳理
以形定音法。
“山”“宗”为“崇”。“出”“示”为“祟”。
弧(
)弧形
孤(
)孤独


崇(
)推崇
祟(
)鬼鬼祟祟
chóng
suì
跨(
)跨越
胯(
)胯骨
kuà
kuà
洨(
)洨河
绞(
)绞索
xiáo
jiǎo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两个词都有“逼真”的意思。

强调的是形似,指模仿得像真的一样,真假难辨。
强调的是神似,指描写、刻画、创作得像活的一样。

①小弟弟学起猴子来,抓耳挠腮,挤眉弄眼,真是惟妙惟肖。
②石壁上雕刻的龙,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近义词辨析
必考字词梳理
中国石拱桥有什么总体特征?
中国石拱桥有光辉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总体特征
成就原因
典型代表
中国石拱桥在解放后有了哪些长足的发展?
现代发展
预习思考问题
作者为什么选取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代表来介绍中国石拱桥?
2
导思
1
导思
3
导思
4
关键词:
石拱桥、艺术
带着问题读课文
导思
课文初读感知
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①②):概括介绍石拱桥的特点。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历史悠久
中国石拱桥
三大特点
第二部分(③—⑨):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取得的成就及原因。
赵州桥
——
独拱桥
卢沟桥
——
联拱桥
中国石拱桥
惊人杰作
课文初读感知
第三部分(⑩):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表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长虹大桥”
“双曲拱桥”
飞速发展
制度优越
课文整体感知
简要概括课文主旨
本文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介绍了中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概述了中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一课一法
列数字,也叫列数据,有些文章为便于从数据上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往往采用这样的方法。
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可以使说明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有说服力。需要注意的是,所列具体数字要求准确无误,预估数字要有可靠依据,由于年代久远或条件所限不能准确测算的,才可以用概数,并力求接近。
列举具体的时间年份不属于列数字。
一法
一课一法
一百年以前,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
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只举1898
年为例: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
年。
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
年。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
年。
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
年,
后者“租借”99
年。
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
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选自七年级下册《邓稼先》
一例
通过列举1898年西方列强“租借”我国领土的时间,说明“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的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
“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
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一课一法
一练
请你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写一写身边的建筑物、生活用品等,用数字给读者以直观的感受。不少于100
字。
板书设计
石拱桥的特点
中国石拱桥
中国石拱桥
桥梁的发展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历史悠久
赵州桥
卢沟桥
“长虹大桥”
“双曲拱桥”
劳动人民
智慧的结晶(共19张PPT)
18.
中国石拱桥
第二课时
课文细读品味
1.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作者为什么先说外观,再说性能?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形式优美”是介绍桥给人的直观印象。“结构坚固”是对桥的进一步介绍。作者先介绍桥的外观,再按逻辑顺序进一步介绍了桥的性能。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点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课文细读品味
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这句中的“大约”“可能”“有记载的”等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这几个词不能删去。“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由于所说明的对象距离现在年代久远,有些知识作者并不确定,所以只能推测;“有记载的”使举的例子具有可靠性。如果删去,则与事实不符。这些词语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课文细读品味
3.作者在介绍赵州桥的特点时,是依照大拱的长度和形状、小拱的作用、大拱的拱圈的特点、全桥结构的特色与四周景色配合的顺序写的,为什么不按照由大到小的说明顺序,先把大拱的两个特点介绍完,再介绍小拱的特点呢?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因为大拱两肩上的小拱既是赵州桥首创肩拱的主要特点,也是从外观上直接可以看到的。而28道拱圈,其他拱桥也有砌筑的,并非赵州桥独创。在赵州桥的四个特点中,作者是按其特点的主次介绍的,而不是按拱的大小介绍的,这属于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
课文细读品味
4.关于赵州桥一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分析。
主要运用了列数字、列资料、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如本段开头对赵州桥的介绍即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说明了赵州桥的雄伟;在说明赵州桥的构造奇特时,引用张嘉贞的赞语,突出了施工技术的巧妙绝伦;引用张
的话说明了赵州桥外形的美观。在介绍大拱的特点时,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桥洞的形状。
课文细读品味
5.“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有力地说明了卢沟桥结构坚固的特点。
课文细读品味
6.“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展现了卢沟桥的石柱上的石狮子的各种姿态,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并说明了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
课文细读品味
7.课文引用马可?波罗的话有什么作用?
引用马可·波罗的话有力地说明了卢沟桥形式优美,“推崇”“欣赏”两个词语也写出了马可·波罗对这座桥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课文细读品味
8.结尾有什么作用?
结尾句把本文的思想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对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歌颂。
1.[重点]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有什么好处?
(1)从整体来看,本文遵循从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从石拱桥的基本特点(概括),说到它在世界桥梁史上的地位和主要优点(概括),然后再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概括),接下来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具体解说(具体)。从一般到特殊,有利于层层逼近,凸显中国石拱桥的独特之处,同时又能将这些独特之处置于世界石拱桥的整体视野中。先概括后具体,则有利于读者的认识不断深化、细化。
课文全篇探究
(2)文章的主体部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总体来看遵循的是时间顺序:从“旅人桥”“赵州桥”“卢沟桥”写到“长虹大桥”“双曲拱桥”。
(3)文章重点说明赵州桥和卢沟桥,采用的说明顺序大体一致,即从大体介绍一般情况,到着重介绍桥梁结构设计的主要特点,再介绍桥的审美特征、历史文化意义等。
本文说明顺序的好处是:有利于将说明对象反映清楚,解说到位,同时又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方便读者理解。
课文全篇探究
2.[发散思维]
在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时,作者为什么在举了赵州桥这一典型的石拱桥的例子后,又以卢沟桥为例?如果把后者省去,文章不是更简洁吗?说说你的观点。
在说明文中,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时,一定要注意所举例子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切不可用个别事例代表一般,用偶然现象代表必然。
课文全篇探究
赵州桥和卢沟桥虽然都是石拱桥,但前者是独拱石桥的代表,后者是联拱石桥的代表,两者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作者这样举例既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又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形式多样。另外,对赵州桥侧重介绍其设计科学、结构坚固;而对卢沟桥侧重介绍其形式优美、闻名中外。选取不同形式的典型代表,从不同的方面清楚而具体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起到互相对照、互相补充的作用。所以,后者不能省去。
课文全篇探究
1.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本文的写作思路为:石拱桥—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的典范(
赵州桥、卢沟桥)—中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中国石拱桥的新发展。运用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体的顺序,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便于读者对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
归纳总结
特色总结
2.多种说明方法灵活运用。
①举例子。作者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说明我国的石拱桥有许多惊人的杰作,这种说明方法,给人的印象深刻、具体。②打比方。文中把拱桥的桥洞比作虹、比作弓,通俗易懂。③作比较。文中在介绍卢沟桥的坚固时,将卢沟桥与两岸河堤作了比较,说明了这座桥的坚固。
归纳总结
3.语言准确、说明严谨。
文中使用了一些表示不完全肯定或有限制性的词语,如“大约”“可能”“有记载的”等,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再如文中说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02
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用“当时”“可算是”进行限定,使语言表述更加严谨。
归纳总结
桃花溪


原文: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译文:一座长桥隔着云烟出现,(我)在岩石的西畔询问渔船:桃花整天随着流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
课文拓展积累
国学经典
中国的桥
【断桥】断桥之名得于唐朝,民间传说《白蛇传》的故事即发生于此。断桥残雪为西湖十景之一。断桥残雪景观的内涵说法不一,一般指冬日雪后,桥的阳面冰雪消融,但阴面仍有残雪似银,从高处眺望,桥似断非断。断桥是欣赏西湖雪景之佳地,伫立桥头,放眼四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
传统文化
课文拓展积累
观看央视纪录片《超级工程Ⅱ》,满屏的民族自豪感!
【廊桥】“廊桥”顾名思义,就是有屋檐的桥。泰顺廊桥,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泰顺境内保存完好的木拱廊桥有几十座,其数量之多、工艺之巧、造型之美以及与周边环境之和谐,在世界桥梁史上堪称一绝。泰顺廊桥大致可分为编梁木拱廊桥、八字撑木拱廊桥等几类,其中编梁木拱廊桥最具文物价值。
课文拓展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