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苏州园林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池沼(zhǎo) ? 称心(chèng) ? 阶砌(qì) ? 着眼(zhuó)
B.山峦(lán) ? 丘壑(hè) ? 镂空(lòu) ? 蔷薇(qiáng)
C.轩榭(xuān) ? 庸俗(yōng) ? 模样(mú) ? 松柏(bǎi)
D.斟酌(zēn) ? 栏杆(lán) ? 嶙峋(lín) ? 摄影(shè)
2.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总领全文,揭示了文章的写作意图,让大家用艺术的眼光去鉴赏苏州园林,并突出苏州园林在中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
B.作者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了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进而从多方面进行说明。
C.文中“大多”“几乎”等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D.本文主要按空间顺序说明了苏州园林的特征,表现了作者对苏州园林的喜爱和眷恋之情。
3.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对称(?? )????????????????丘壑(?? )???????????镂空(?? )????????? 轩榭(?? )??????? 池沼(?? )
自出心cái_____? 斟zhuó_____? 玲lóng_____? línxún_____? 别具jiàng_____心
4.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听任人或事物自由发展变化。(?? )
(2)出于自己心意的创造和裁断。(?? )
(3)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
(4)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或采取适宜的办法。(?? )
(5)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
5.下面语段中画线句都有语病,请按要求修改。
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①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前514),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鼎盛于清代,兴旺于明代。②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近一百七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苏州园林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1997年,③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榜样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第①句语序混乱,应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句存在语义矛盾,应删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句中存在词语使用不当的现象,应把应把“_______”改为“_______”。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阅读选段,然后填空。
①本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是不足取的”一句中的“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这句话精彩而形象,请简要品析。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4)根据文段内容,概括“中国画的审美观点”。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
佚名
①穿过乌镇西栅景区往西北方向行走,便见成片簇新的青瓦飞檐迎面而立,错落的粉墙蔓延开来,瓦檐如波浪层层铺开,这便是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
②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会展中心需要具备举办国际会议的各项功能,所以体量庞大,很容易与乌镇的整体环境相冲突,产生压迫感和突兀感。
③为了让这个庞然大物真正“藏”进江南小镇,设计师决定采用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的瓦片和披檐,让整幢建筑恢复与人亲近的尺度和质感,在视觉上融入环境。江南的小青瓦是朴素、文雅、平民化的文化元素,外立面上采用260万片江南小青瓦,成为会展中心最先入人眼帘的景致。
④外围墙面被改成长短不一的片墙,形成一个个高矮不一、前后错落的小空间,营造出江南园林的古典景致,让眼前的大型建筑,看起来像一个土生土长的江南民居集群,而非凭空安置于此的“外来客”。
⑤设计师又对会展中心“精雕细琢”:在各个入口处和片墙外栽竹、植树,遍植芦苇、睡莲、芦竹等江南植物,通过打造充满野趣的田园风光,让建筑自然融入乌镇的大环境中,承接古镇文脉,展现水乡的宁静优美。
⑥乌镇邂逅互联网,最具民族特色的千年古镇,借着互联网走向了国际化和现代化;建造这座代表性的建筑,同样要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找到联通世界的“入口”。
⑦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乌镇有四通八达的水道、石桥,这与互联网“互联互通”的理念完全吻合。这一意象,被借用到会展中心——三座建筑沿南、东、北三个方向,围绕中心的池塘而建。南面的会议中心是核心建筑,主会场——乌镇厅,可容纳近3000人。另外还有几十个会议厅,它们的名称也极具乌镇气质。东面为接待中心,它是乌镇的客厅,也是连接世界的“入口”。北面为展览中心,它分为8个展厅,彼此间通过连廊连接。
⑧设计师认为,虽然整个建筑体量相当大,但要体现互联网的特点和精神,不该是单一的空间,而应该是像互联网那样呈高度分散的结构。所以,这里设计了很多小空间、小场所,每处能容纳几个人到几十人,像极了乌镇的小亭子、小围廊。
⑨如果远眺就会发现,会展中心像被一簇簇丝线笼罩着。走近看,5.1万根钢索形成了垂挂帘幕,又交织成网状,这恰好成为设计师们用来寓意“互联网”的绝好载体。
⑩夜幕降临,恬静的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亮起了暖黄色的灯光,似在宣告:这是千年古镇之夜,也是互联网的时代之光!
(有改动)
【微词典】簇(cù)新:极新;全新。 参差(cēn cī):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其主要特征是什么?请根据文章内容依次概括。
(2)“在各个入口处和片墙外栽竹、植树,遍植芦苇、睡莲、芦竹等江南植物”中的“遍”
字能否删去?
(3)文章第⑥段有什么作用?试着简要分析一下。
(4)文章第⑦段在介绍三座建筑时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结合文章分析。
(5)文章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举两例并分析其作用。
8.请你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一种你熟悉的事物,如书本、课桌、公园、学校等。100字左右。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称chèn心;B.山峦luán;D.斟zhēn酌)
2.答案:D
解析:文章是按逻辑顺序说明的。
3.答案:chèn;hè;lòu;xuānxiè;zhǎo;裁;酌;珑;嶙峋;匠
4.答案:(1)任其自然;(2)自出心裁; (3)重峦叠嶂;(4)因地制宜; (5)别具匠心
5.答案:(1)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前514),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
(2)“近”或“多”;
(3)榜样?? 标本
6.答案:(1)①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②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2)高树对低树来说是“俯”,低树对高树来说是“仰”,俯仰之间给人以动态美感和层次感。
(3)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园林中落叶树与常绿树、花时不同的花树相互映衬的景致写活了,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栽种树木着眼于画意的特点。
(4)只求对称、整齐,而缺乏变化的画面是不美丽的。
7.答案:(1)说明对象: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条】。特点:①瓦片和披檐参差不齐、错落有致;②以片墙营造出江南园林的古典景致;③以植物打造田园风光,展现水乡的宁静优美;④以建筑布局体现“互联互通”的理念;⑤以小空间、小场所来象征分散、自由(开放)的互联网的特点和精神;⑥以织成网状的钢索象征互联网【条】。
(2)不能删去。“遍”字从范围上说明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种植的植物之多,说明了设计师让建筑自然融入乌镇的大环境的意图,如果去掉,就不能确切地表达这一意图,“遍”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3)内容上,这段文字概括了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的设计理念【内容】;结构上,引出了下文对千年古镇文化与互联网精神完美融合的介绍【结构】。
(4)采用了空间顺序,按照南、东、北的方向,依次介绍了会议中心、接待中心、展览中心。
(5)①列数字,“南面的会议中心……可容纳近3000人”,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来介绍主会场的容量。②打比方。“瓦檐如波浪层层铺开”把瓦檐比作波浪,写出了瓦檐连绵起伏的特点。
解析:(1)本题属于概括分析题,抓住各段中心句逐条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说明语言,分析具体内容的同时还要抓住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作答。
(4)本题考查说明顺序,抓住“南面”“东面”“北面”等关键词,可知本文的说明顺序为空间顺序。
(5)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具体分析说明方法的使用对突出说明对象特点的作用。
8.答案:例文:
这些黄澄澄的、圆溜溜的橘子摸上去软软的,就像一个个小皮球。远远看去,简直像一个个小灯笼!橘子,虽然没有草莓的漂亮外衣,没有西瓜的强健体魄;没有葡萄的诱人色泽,也没有苹果的光滑表皮,但是它那圆滚滚的样子同样也会使人喜欢上它。
解析:【思路点拨】【作比较】是说明文中将两种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等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和它进行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