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和碱发生的反应》问题导读—评价单
姓名: 班级: 学号: 设计者
【学习目标】
1.掌握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了解中和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认识溶液酸碱性与酸碱度的关系,会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对生活活动的意义;
3.结合课本实验及酸和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掌握中和反应的实质。
【学习重点】溶液的PH;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学习难点】中和反应的实质
【课 型】复习
【本课关键词】溶液的酸碱度 pH 中和反应
【导读过程】
一、溶液的酸碱度—pH
1.pH是表示溶液 的一种数值,范围通常在 之间。其中,pH =7的溶液是 溶液,pH<7的溶液是 溶液,pH>7的溶液为 溶液。且pH越小, 性越强;pH越大,则 性越强。
2.pH的测定方法: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 将被测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 比较,即可得出待测液的pH。
二、中和反应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中和反应指的是 与 作用生成 和 的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溶液中的 与碱溶液中的 结合生成水分子的过程。
4.由 离子和 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
5.中和反应的应用。主要是利用中和反应改变溶液的酸碱性,如酸性土壤中加入 可以使土壤酸性降低,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胃酸(主要成分为 )过多的病人可以服用一些 药物,如胃舒平(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以中和过多的胃酸。
答案:
1.酸碱度 0~14 中性 酸性 碱性 酸 碱
2.pH试纸 标准比色卡
3.酸 碱 盐 水 H+ OH-
4.金属 酸根
5.熟石灰 盐酸 碱性《酸和碱发生的反应复习》问题训练—评价单
姓名: 班级: 学号: 设计者
1.(2011.天津市)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 如下表所示,其中显酸性的是 ( )
番茄汁 糖水 牙膏 肥皂水
pH 4 7 9 10
A.番茄汁 B.糖水 C.牙膏 D. 肥皂水
2.(2011.泰安市)下图中X、Y、Z表示的是水、石灰水、稀盐酸的近似pH。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X是稀盐酸 B.Y是水
C.Z是石灰水 D.无法确定X、Y、Z
3.(2011.桂林市)常温下,下列物质的水溶液pH﹤7的是 ( )
A.CO2 B.KOH C.NH3 H2O D.KCl
4. (2011.大连市)下表是一些食物的pH,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是 ( )
物质 橘子 葡萄 牛奶 玉米粥
pH 3~4 3.5~4.5 6.3~6.6 6.8~8.0
A.橘子 B.葡萄 C.牛奶 D.玉米粥
5.(2011.福州市)日常生活中部分常见物质的pH如图1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橙汁、酸奶都呈酸性 B. pH小于7的雨水都属于酸雨
C.肥皂的碱性比氨水强 D.柠檬酸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化
6.(2011.广州市)小烧杯中盛有含石蕊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烧杯中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是 ( )
A.紫色——红色——蓝色 B.蓝色——紫色——红色
C.蓝色——红色——紫色 D.紫色——蓝色——红色
7.(2011.广州市)下列溶液pH最大的是 ( )
A.10%KOH B. 20%KOH C.10%HCI D. 20%HCl
8.(2011.雅安市)正常人的体液pH都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否则人会生病。下列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 )
A. 唾液(pH:6.6-7.1) B. 血液(pH:7.35-7.45)
C. 胆汁(pH:6.8-7.4) D. 胃酸(pH:0.8-1.5)
9.(2011.娄底市)家庭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下:
物质 食醋 牛奶 食盐水 牙膏 肥皂水
pH 2~3 6~7 7 8~9 9~10
当我们被蚊虫叮咬后,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蚁酸(具有酸的性质),从而使皮肤肿痛。要减轻痛痒,应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 )
A.食醋 B.牛奶 C.食盐水 D.牙膏或肥皂水
10.(2011.咸宁市)种植下面几种农作物对土壤pH的要求是:大豆6.0~7.0,茶5.0~5.5,玉米7.0~8.1,马铃薯4.8~5.5。如果某地区经常降酸雨,则该地区最不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 ( )
A.大豆 B.茶 C.玉米 D.马铃薯
11.(2011.咸宁市)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反应后溶液的pH大于7
B.反应前的溶液均可导电,反应后的溶液不导电
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
12.(2011.成都市)紫甘蓝汁性质稳定,其颜色随pH改变而发生如下变化:
pH ﹤6.5 7.0—7.1 7.5—8.5 8.5—12.0 ﹥12.5
颜色 粉红色 紫色 蓝色 绿色 黄色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紫甘蓝汁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B.将紫甘蓝汁加入到不同碱性溶液中,可能显示出多种颜色
C.与石蕊相比,紫甘蓝汁可更准确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大小
D.向滴有紫甘蓝汁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若溶液变色则说明一定恰好完全反应
13.(2011.眉山市)某同学对酸碱盐的知识进行了以下的梳理。
(1)填写下表空格中的化学式:
氯化钾 氯化钙 氯化钠 氯化镁 氯化铝 氯化锌 氯化亚铁 氯化铜
KCl CaCl2 NaCl MgCl2 ZnCl2 FeCl2 CuCl2
反思:根据以上盐中的金属元素的排列,可以得出是依据 顺序归纳整理的。
(2)为理解稀盐酸和氢氧化钠两者之间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绘制了下图。请你在右边的圆圈中填入适当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
(3)此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许多反应都有盐类物质生成(如右图)。比如①用稀硫酸除铁锈;②古代记载的湿法冶金技术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其中“曾青”是指硫酸铜溶液。请从①、②中任选一个,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4.(2011.百色市)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如下图),有一装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获得信息】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有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提出猜想】这瓶溶液是:猜想一:氯化钠溶液;猜想二:氢氧化钠溶液;
猜想三:碳酸钠溶液。
【实验推断】
(1)小丽取样滴加无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 溶液,理由是 ;
(2)小刚另取样滴加稀盐酸有 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刚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3)小青认为小刚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 。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继续探究】另取样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有 产生,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 ;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是 。
【探究启示】实验取完药品后应 。
【拓展迁移】若该溶液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恰好
完全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右图所示,反应的实质表达
式为:H+ + OH- = H2O,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阴、
阳离子是 (填符号);请写出
【继续探究】实验中加CaCl2溶液反应的实质表达
式: (用化学符号表示)
自我评价: 同伴评价: 学科长评价:
参考答案:
1.A 2.D 3.A 4.D 5.A 6.B 7.B 8.D 9.D 10.C 11.B 12.D
13.(1)AlCl3 金属的活动性 (2)H2O Na+ Cl-
(3) Fe2O3+3H2SO4=Fe2(SO4)3+3H2O 或Fe+CuSO4=FeSO4+Cu
14.【实验推断】
(1)氯化钠溶液; 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2)气泡 Na2CO3 + 2HCl = 2NaCl+ H2O + CO2↑;
(3)露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也生成碳酸钠。
【继续探究】白色沉淀; 完全除去溶液中的CO2-,避免其对OH-检验造成干扰。
【实验结论】NaOH溶液(填变质的NaOH溶液也可)
【探究启示】立即盖好瓶盖
【拓展迁移】Cl- 、 Na+ ; Ca2+ + CO32- = CaCO3↓
HCl
Ca(OH)2
石蕊
酚酞
5《酸和碱发生的反应》一轮复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了解中和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认识溶液酸碱性与酸碱度的关系,会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对生活活动的意义;
3.结合课本实验及酸和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掌握中和反应的实质。
【知识梳理】
l.酸可以与碱反应生成 和 ,此类反应称为 。
2.往盛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 色;向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逐渐变为 色,继续滴加盐酸,溶液 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盐是由 和 构成的化合物。盐在水溶液中会解离出 离子和 离子。
4.中和反应在生产 、生活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农业在酸性土壤中加入 可以改良土壤;处理工厂含有硫酸的废水可以用 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可服用含Al(OH)3的药物来治疗胃酸过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溶液的酸碱度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 。当pH=7时,溶液呈 性;当pH>7时,溶液呈 性,并且pH越大,碱性越 ;当pH<7时,溶液呈 性,并且pH越小,酸性越 。
6.测定pH大小的简单办法是使用 ,正确的测定方法是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 滴在 ,将显示的颜色与 对照,就可以确定溶液的酸碱度。
7.多数作物适合在 的土壤中生长,人体中酸性最强的体液是 ,酸雨是指pH 的雨水。
【典题精析】
考点1:溶液酸碱性和pH的关系
命题分析:以日常生活中的物质为出发点,根据pH的大小推断溶液的酸碱性,中考中常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例1】(2011大连)下表是一些食物的pH,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是
物质 橘子 葡萄 牛奶 玉米粥
PH 3~4 3.5~4.5 6.3~6.6 6.8~8.0
A.橘子 B.葡萄 C.牛奶 D.玉米粥
【解析】橘子、葡萄、牛奶的pH都小于7,显酸性,所以不适合胃酸过多的人吃,玉米粥的pH接近或略大于7,故答案选D。
【答案】D
触类旁通1:(2011福州)日常生活中部分常见物质的pH如图1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橙汁、酸奶都呈酸性 B. pH小于7的雨水都属于酸雨
C.肥皂的碱性比氨水强 D.柠檬酸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化
考点2:中和反应的探究
命题分析:中考中主要考查对中和反应的实质的理解、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的变化以及探究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主要以实验探究题为主。
【例2】(2011武汉市).已知M、N分别是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一定量的M中不断滴加N,并测定所得溶液的pH值,如图所示。
(1)M是一种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反应过程中,老师取a、b、c三处反应后的溶液,打乱顺序后,请同学们不测定溶液的pH值,用其它方法对三种溶液进行探究。
小明和小红分别取其中一种溶液进行实验:
小明向所取溶液中加入 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
结论:是a处溶液。
小红向少量另一种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 。
结论:是b处或c处溶液。
为进一步确定该溶液成分,小红又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该溶液,向其中滴加石蕊溶液(合理即可) 溶液变红 为c处溶液,并推知溶液中的离子有 (填写离子符号)
剩余一种为b处溶液。
通过实验,同学们知道了酸碱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和用不同方法确定溶液成分。
【解析】1)由图像pH逐渐减小可知M溶液为氢氧化钠,N溶液是稀硫酸,二者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a处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硫酸钠,根据碱的性质可知,氢氧化钠溶液可与铜盐溶液如硫酸铜、硝酸铜、氯化铜等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b点溶液中只含有硫酸钠溶液呈中性,c点溶液中含有硫酸钠和硫酸,溶液呈酸性,由于酚酞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都呈无色,不能用酚酞确定溶液的成分。因石蕊遇酸变红色,可用石蕊试液确定溶液的成分。
【答案】(1)氢氧化钠溶液 (1分)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2分)
(2)CuSO4[或CuCl2或Cu(NO3)2] (1分) 溶液呈无色(酚酞不变色或酚酞呈无色)(1分)
取少量该溶液,向其中滴加石蕊溶液(1分)溶液变红色(1分) Na+、H+、SO42-(1分)
触类旁通2:(2010山西)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是Na+和OH-
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分子
触类旁通3:(2010厦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实验:
实验1: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
稀盐酸和NaOH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小丽同学按图1进行实验,证明了盐酸和NaOH溶液有发生化学反应,她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
实验2: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
小明同学取变色硅胶固体(吸水后由蓝色变红色)、无水醋酸(一种酸,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图2所示的三个实验。
⑴观察发现实验①、②的硅胶不变色,这两个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
⑵加入试剂后,要迅速塞紧橡皮塞的原因是 。
⑶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 。
实验3:测量酸和碱反应过程的pH、温度变化
取一定量的稀盐酸,逐滴匀速滴加NaOH溶液,用传感器实时获得溶液的pH、温度变化曲线(如图3)。
⑴O~t1时,溶液的酸碱性变化情况是 。
⑵由图3分析,酸和碱有发生反应的依据是 ,酸和碱的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当堂检测
1.(2011天津市)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 如下表所示,其中显酸性的是 ( )
番茄汁 糖水 牙膏 肥皂水
pH 4 7 9 10
A.番茄汁 B.糖水 C.牙膏 D. 肥皂水
(2010南京)某同学想用pH试纸测定一些物质的pH,下列做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稀硫酸的pH
B.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二氧化碳气体的pH
c.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浓硫酸的pH
D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稀溶液的pH
3.(2011广州市)小烧杯中盛有含石蕊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烧杯中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是 ( )
A.紫色——红色——蓝色 B.蓝色——紫色——红色
C.蓝色——红色——紫色 D.紫色——蓝色——红色
4.在甲溶液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然后再滴加乙溶液,当滴至甲、乙两物质正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紫色;再继续滴加乙溶液时,溶液呈红色。在上述过程中,表示溶液的pH(纵坐标)与滴加乙溶液的体积V(横坐标)之间的关系的正确图像是( )
5. 将pH试纸用水润湿后测定某溶液的酸碱度,所测得该溶液的pH与实际情况相比,其结果是( )
A. 相等 B. 偏大 C. 偏小 D. 三种结果均有可能
6.图3中甲、乙、丙、丁表示相邻两物质相互混合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其中可能符合图4所示变化关系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7.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有多种。小华同学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并用图像分别描述了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其中,依据图示现象不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的是( )
A.在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铜,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B.在NaOH溶液中加入CaCO3,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在NaOH溶液中加入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D.在NaOH溶液中加入Ba(NO3)2,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8.(2010汕头)某同学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取适量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然后逐渐滴入稀硫酸,测得溶液的pH及颜色变化情况如下表。
(1)从上表中获得的信息有:紫色石蕊溶液遇碱变蓝色,遇酸变红色。请再写出2点。
① 。
② 。
(2)当加入7 mL稀硫酸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
9.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中和反应实验时,由于实验中忘记加酚酞试液,不知二者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因此他们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提出猜想,并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什么
[猜想]他们的猜想:溶质只有硫酸钠;
你的猜想:(1)溶质是 ;(2)溶质是 。
[设计实验]请选择你的其中一种猜想,设计实验加以证明:
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2)
10.(2010上海)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想证明: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①方案一:测定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pH(20℃)。
测定某NaOH溶液的pH,pH ______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该NaOH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测定其pH ,pH 小于7。
结论: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_______过量。
②方案二: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示实验步骤,概括方案要点)
结论: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③上述两个方案在设计思想上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为了进一步获取稀H2SO4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证据,依据中和反应是___________(选填“放热”、“吸热”或“无热量变化”)的反应,采用同温下的稀H2SO4与NaOH溶液进行实验,整个实验中至少需要测定溶液温度_______次。
参考答案:
知识梳理:
1.盐 水 中和反应
2.红 无 无 HCl + NaOH = NaCl +H2O
3.金属离子 酸根离子 金属 酸根
4.熟石灰 熟石灰 H2SO4 + Ca(OH)2==== CaSO4 + H2O 2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0-14 中 碱 强 酸 强
6.pH试纸 被测液 pH试纸 标准比色卡
7.接近中性 胃液 < 5.6
触类旁通:
1.A 2. C
3. 实验1: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红色变无色
实验2:⑴证明反应物中没有水 ⑵防止空气中的水进入试管干扰实验 ⑶试管③中硅胶由蓝色变为红色,试管①②硅胶不变色
实验3:⑴溶液酸性减弱,t1时变为中性 ⑵溶液pH变大,t1时pH=7 放热
当堂检测
1.A 2. D 3.B 4.C 5. D 6.D 7. D
8. (1)加入4 ml稀H2SO4时,溶液显中性(或稀H2SO4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或溶液显紫色或溶质为Na2SO4等);在溶液的pH接近7时,少量的酸即可使pH发生较大变化;NaOH溶液的pH=13.0(合理答案均可) (2) Na2SO4、H2SO4
9. (1)硫酸钠和硫酸 (2)硫酸钠和氢氧化钠
猜想编号 实验过程 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1) 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加入到试管中,然后向试管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为红色 溶质为硫酸钠和硫酸
(2) 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加入到试管中,然后向试管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溶质为硫酸钠和氢氧化钠
10. 大于 稀H2SO4 稀H2SO4加入滴加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是否有颜色改变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测定溶液反应前后的酸碱性变化来确定两种溶液混合后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放热 三
图1 图2《酸和碱发生的反应复习》问题生成—评价单
姓名: 班级: 学号: 设计者
【教师生成的问题】
1.写出符合下列事实的化学方程式。
⑴用盐酸除去铁锈_____________
⑵把生石灰放进水中,可以把鸡蛋煮熟_____________
⑶石灰水长期裸露在空气中,会变浑浊_______________
2. 酸、碱各自具有一些化学性质,那酸与碱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吗
3.夏天被蚊虫叮咬后是什么感觉 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消痛止痒的呢?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学生生成的问题】
参考答案:
1.⑴Fe2O3+6HCl=2FeCl3+3H2O ⑵CaO + H2O = Ca(OH)2
⑶Ca(OH)2 + CO2 = CaCO3↓+ H2O
2.会
3.痒痛;用肥皂水消痛止痒的。止痒因为,蚊虫在人体内分泌出的蚁酸能与肥皂中的碱发生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