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一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2 谁轻谁重 (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一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2 谁轻谁重 (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8-03 12:0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2.谁轻谁重
复习
我们可以怎样发现物体的特征?
眼睛

鼻子



颜色
形状
气味
光滑还是粗糙
除了以上特征,物体还有一个特征
重量
(轻重)
那我们怎么了解物体的轻重呢?
(要排序,先编号)
一、用眼睛看
看一看
够准确吗?
二、用手掂量
掂一掂
够准确吗?
三、用秤来称
称一称
怎么称?
认识秤
认识秤
认识秤
认识秤
认识秤
认识秤
认识秤
科学小探索:秤是怎样做成的?
谁比谁轻?谁比谁重?
狗比猪轻,猪比狗重。
谁更重?
怎么选标准测量物?
测量长短时,我们是选择什么物体作为标准物的?
很长很长的可以吗?
不太长,最好是由数量很多,长度一样的单位组成的。比如,由很多小正方形组成的测量纸带。
怎么选标准测量物?
测量重量时,我们是选择什么物体作为标准物的?
比较重的物体可以吗?比如书包。
比较大的物体可以吗?比如篮球。
轻的、小的、容易放在盘子中的物体。
三种方法比较
看一看
根据经验预测。不同的人结果可能不同,差异甚至很大,因此不可靠。
掂一掂
需要两两比较,操作次数多,麻烦。依靠人的感觉。如果物体轻重差不多,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三种方法比较
用同样大小的回形针作为标准测量物测量,记下回形针的个数,结果不仅精确,而且测量次数少,更适合测量多种物体。
三种方法比较
称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