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共34张PPT)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共34张PPT)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7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03 13:5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你知道吗?
一位动物学家对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奥兰治河的羚羊群进行研究。他发现,东岸羚羊群繁殖能力要比西岸的羚羊群强,而且奔跑速度也不一样,每一分钟要快13米,为什么会存在这些差别呢?
原来如此!
原来,东岸羚羊群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在他们附近生活着一个狼群,西岸羚羊群之所以弱小,是因为在他们缺少了一群天敌。
有一只青蛙第一次不小心掉在了一口正煮着水的锅里,恰好水已经开了,青蛙吓坏了,使劲一跳,逃离了险境;第二次,青蛙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又掉进了那口锅中,同样的锅里也在煮着水,不同的是,这次水还没有煮开,青蛙觉得还挺舒服:这个热水澡好哇!结果呢?——青蛙熟了!
你知道吗
青蛙在开水里逃生
青蛙在温水里死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亚圣”,名轲,字子舆。<<孟子>>一书是他及他的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他主张“仁政”、“民贵君轻”,对后世的影响较大。
作者简介:
注音:
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
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法家拂士
(quǎn)
(yuè)
(gé)
(bì)
学习目标:
理解课文大意,知道课文的中心论点
积累课文中的文言词语
分析课文的论证结构
体会课文的艰苦磨练精神
熟读课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
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
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声音洪亮
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留——保留原有的专有名词
删——删除一些语气词
换——将单音节实词替换为双音节词语
补——添加出容易省略的主语、介词或宾语
调——倒换原句颠倒的语序
疏通文意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
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
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
qu?n
fù yuè


起,被任用
田间、田地
被举用,被选拔
狱官
集市
舜从田野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
第1段译文之一: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
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承接上文,引起下文。“所以……”
指示代词,这。
使……劳累。
使……饥饿。
使动用法,使……痛苦。
使……贫困。
违背
动词,扰乱。
用(这些办法)来
使……惊动,
使……坚韧。
同“增”增加。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第1段译文之二: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
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
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
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
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常常
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
这样以后
同“横”,梗塞,不顺
奋起,指有所作为。
了解
在里面,指国内。
同“弼”,辅佐。
在外面,
指国外。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第2段译文:
第一自然段问题设计:
1、文章开头列举了哪些事例,运用什么样的句式?
运用了排比句式,列举了历史上这六位名人的事例: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
2、这几位古代贤能的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他们的经历什么共同点?作者又想要说明什么?
他们虽然出身卑微,历经了苦难的磨练,但他们都在困境中培养了自己的优秀才能,最后被提拔任用,做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目的:说明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证明生于忧患
作用:运用了排比的句式,为下文的论证奠定了事实基础
(2)请你举一举古今中外与之同类型的事例

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
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肌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坎坷的道路,却能磨练人的意志,增长人的上进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一段
六个人
共同的特点
1、出身都卑微
种田、筑墙的、贩卖鱼盐的、犯人、隐居者、奴隶
2、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
3、后来都被统治者委以重任,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排比举例
推断
归纳
人才
艰苦的磨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二段
常常处在困境,
才能不断奋发
常常没有忧患,
往往遭至灭亡
经受磨炼的益处
个人
国家




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一步一步是如何论证论点的?
3 、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列 举 六 位 名 人 事 例
然后
说明人才必先经过一番磨练
从正面论证个人身处逆境须努力奋发
从反面论证国家无忧患易灭亡
得出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首先
接着
最后
(中心论点)
层次结构: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举例论证

傅说
胶鬲
管夷吾
孙叔敖
百里奚
经过艰苦磨练
成就一番大业
道理论证
客观
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主观
困于心
衡于虑
而后作
治国
无法家拂土
无敌国外患
国恒亡
一、读准字的音
畎亩(quǎn) 傅说(yuè)胶鬲(gé)空乏(kōng)?? ?
二、通假字?
???1、衡于虑??“?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2、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读bi,辅佐?
???3、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 ?三、古今异义词?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古:这,今:判断词)?
??四、词类活用?
???1、必先苦其心志,???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痛苦?
???2、劳其筋骨?????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3、饿其体肤?????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饥饿?
???4、空乏其身??????空乏: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到贫困之苦?
???5、行拂乱其所为?????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颠倒错乱
6、所以动心忍性:使动用法,使……惊动;使动用法,使……坚韧7、人恒过:名词作动词,犯错误,犯过失
?
文言知识
五、重点词语解释?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任:????????
2、行拂乱其所为???? ?拂:
???3、而后作?????作:?
???4、征于色????征:??
?5、而后喻????喻:??
?6、入则无法家拂士????入:????
法家:有法度的世臣????拂士:?
???7、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
???8、国恒亡????恒:?
???9、生于忧患????生:??
责任,担子?
阻扰
奋起,指有所作为
表现
明白,了解?
在里面,指国内
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
在外面,指国外

生存发展。
六、一词多义?
国国恒亡          (国家)
国破山河在 (国都)
拂行拂乱其所为       (违背)
法家拂士 (同“弼”辅佐)
于舜发于畎亩之中      (从)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给)
死于安乐 (在)
发舜发于畎亩之中      (起,被任用)
发于声 (显现,显露)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国防)
拓展延伸
文章告诉我们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你还能补充一些类似的人物,说说他们的事例吗?
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古典名著《红楼梦》
爱迪生小时候一边卖报一边作化学试验。不慎在火车上引起了火灾,被车长打聋了一只耳朵。由于他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家。
贝多芬即使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仍然坚持音乐创作,创造出诸多不朽的美妙乐章。
张海迪五岁时因病导致高位截瘫,自学完成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知识,并学习针灸行医。??现任中国残联主席、北京冬奥组委会执行主席、中国残奥委会主席。
霍金,英国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患者,医生曾说他只能活两年,可他一直坚强的活了下来,他被禁锢在轮椅上,只有三根手指和两只眼睛可以活动。霍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现象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霍金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被世人誉为“宇宙之王”,著有《时间简史》。2018年3月14日,霍金去世,享年76岁,他的骨灰与牛顿和达尔文为邻。
名人名言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
——《易经》
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汉书》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唐·魏征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北宋·欧阳修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北宋·张载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
——北宋·王安石
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明智,智慧使人生命持久。 ——美国剧作家帕特里克

课后作业
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面对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学习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结合以下材料,谈谈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1、澳门赌王的儿子何猷君从少年时到23岁期间,从未放过一天假。别人在睡梦中时,他在工作;别人在工作时,他已经付出双倍于别人的努力。
2、贝克汉姆的儿子曾经去咖啡馆打工,时薪20元人民币
3、去年,有初三学生因沉迷“王者荣耀”,竟然半月没有上学,准备放弃中考。
4、今年三月,河南一名23岁的小伙子,四肢健全,神智正常,活动自如,居然活活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