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共32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共32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04 08:2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孟子》二章
孟子简介
孟子(约前372至前289),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最有影响的大师,后来将他和孔子并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他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王道”学说,并借此游说齐、梁等国,曾一度为齐国客卿。
当时天下以互相攻伐,富国强兵为能,因此视其主张为迂阔,远离实际,不予采纳,因此在政治上没有什么成就。他退而讲学、著述,他的学生们记录了他的言行,成为《孟子》七篇。
《孟子》简介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杰出的散文著作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
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奔放,富有鼓动性,其文章语言流畅,笔锋犀利,论辩深刻。
《孟子》分为七篇,每篇又分上下两部分。各篇分若干章,以首章中标于篇首的开头数字为题,标题只起区别作用,并不概括全篇内容,这与《论语》类似。
全书共261章。它是先秦诸子中文学性较高的著作。宋代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傅说 胶鬲 曾益
拂士 蹴尔 畎亩
一箪食 一豆羹
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法家拂士
(quǎn)
(yuè)
(gé)
(bì)
yuè

zēng


quǎn
dān
gēng
舜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fù)说(yuè )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áo)举于海,百里奚(xī)举于市。
舜(shùn)发于畎(quǎn)亩之中:
舜从田野之中被起用
疏通讲解
舜原来在历山耕田,三十岁时,被尧起用,后来继承尧的君主之位。
被起用
田地
傅(fù)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
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
舜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fù)说(yuè )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áo)举于海,百里奚(xī)举于市。
疏通讲解
傅说原在傅岩地方作泥水匠,因以傅为姓,殷王武丁用他为相。
任用,选拔
筑墙的劳作之中
胶鬲起初贩卖鱼和盐。西伯(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后来他又辅佐周武王。
胶鬲从贩卖鱼盐中被起用
舜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fù)说(yuè )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áo)举于海,百里奚(xī)举于市。
疏通讲解
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
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
舜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fù)说(yuè )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áo)举于海,百里奚(xī)举于市。
疏通讲解
管仲(夷吾)原为齐国公子纠的臣,公子小白(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纠失败了,管仲作为罪人被押解回国,齐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为相。 举于士,指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任用。
狱官
孙叔敖举于海
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
舜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fù)说(yuè )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áo)举于海,百里奚(xī)举于市。
疏通讲解
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人,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相。
海滨(隐居的地方)
百里奚举于市
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舜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fù)说(yuè )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áo)举于海,百里奚(xī)举于市。
疏通讲解
百里奚,春秋时期虞国大夫。虞王被俘后,他由晋入秦,又逃到楚,后来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
集市
舜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fù)说(yuè )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áo)举于海,百里奚(xī)举于市。
疏通讲解
本段列举了哪六位圣贤的典型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呢?说明了什么道理:这在论证中属于什么论证方法?
傅说

胶鬲
管夷吾
孙叔敖
百里奚
农夫——面朝黄土,背朝天
泥水匠、筑墙工——辛苦的体力劳动
鱼盐贩子——辛苦奔波,社会地位低
囚犯——徘徊在生死边缘
隐士——生活清贫
奴隶——失去尊严,自由掌握在主人手里
君主
贤相
辅臣
名相
名相
大夫
出身卑微
生活艰苦
历经磨难
举例论证
舜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fù)说(yuè )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áo)举于海,百里奚(xī)举于市。
疏通讲解
运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六位由卑微到显贵的历史人物,说明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磨炼。为下文将要说到的观点提供了事实根据。
逆境出人才
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故天将降大 任 于 是 人也, 必 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 fú )乱其所为,所以 动心忍性, 曾( zēng )益其所不能。
所以
责任,担子,使命
代词,这
一定
使他的心智困苦
使他的筋骨劳累
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使他身处贫困之中。
空乏:贫困,资财缺乏。
使他做事不顺利。拂:违背。乱:扰乱。拂乱:使…颠倒错乱
使他心灵受到震动,
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
曾:同“增”增加。
益:增加。
曾益:不断增加。
用这些来……
原先所不具备的能力
思想
生活
行为
生活
生活
目的
疏通讲解
疏通讲解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fú)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zēng)益其所不能。
(1)理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句话的作用?
“故”收束上文,归纳论证。
“也”表句中停顿,引起下文。
此句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疏通讲解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fú)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zēng)益其所不能。
(2)造就人才所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这是从哪些方面来概述其艰难困苦的状况的?
思想
生活
行为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佛乱其所为
疏通讲解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fú)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zēng)益其所不能。
(3)“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一是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二是能发展一个人的才能
道理论证:论述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必须先在思想、生活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炼。
  人 恒过 ,然后能改; 困于心, 衡于虑, 而后 作; 征于色, 发于声, 而后喻。 入则无 法家 拂( bì )士, 出则无 敌国 外患者,国 恒亡。
常常犯错误
在内心里困惑
思虑堵塞。
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表现在脸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征:征验、表现。发,显露、流露。喻:了解、明白。
在国内
坚守法度的大臣
辅佐君主的贤士。
拂,同“弼”,辅佐
在国外
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
来自国外的祸患
常常灭亡
疏通讲解
疏通讲解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人在犯错以后才能有所作为
是因为经过了主观思想斗争
斗争的方式
(困于心、衡于虑)
斗争的表现
(征于色,发于声)
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君会胡作非为,独断专行……)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君会安于享乐,骄奢荒淫…… )
国恒亡
正面论证:人处于困境才能够奋发
反面论证:国无忧虑则往往遭到灭亡
由个人推论到治理国家,进一步论证艰苦磨炼的必要性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疏通讲解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以后才知道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点明中心论点
论证方法
列举事例(排比)——由个别到一般据事论理——正反对比推论——得出中心论点。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
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积累 :(一)、使动词
练习:运用所学知识,找出例句中的使动用法的词语。
1,项伯杀人,臣活之。
2,烛之武退秦师。
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使动用法:主语使宾语干什么(怎么样)
(活:使……活,救活。)
(退:使…….退却。)
(绿: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变绿。)
⒈必先苦其心志
⒉劳其筋骨
⒊饿其体肤
⒋空乏其身
⒌行拂乱其所为
⒍所以动心忍性

(使……痛苦”)
(动:使……惊动; 忍 :使……坚韧起来。)
(使……颠倒错乱。)
(使……受到贫困。)
(使……饥饿”。)
(使……劳累”。)
积累 :(二)、通假字
⒈曾益其所不能
⒉困于心,衡于虑
⒊入则无法家拂士
(“衡”通“横”,梗塞,指不顺)
(“拂”通“弼”,辅佐)
(“曾”通“增”,增加)
三.积累: (一)、古今异义
⒈舜发于畎亩之中

⒉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古
⒊管 夷 吾 举 于 士
古:被任用。
今:送出,交付。
{
古:被举用。
今:举起。
{
狱官。
今:士兵。
{
积累:(三)、古今异义

⒋所以动心忍性。

⒌征 于 色 ,

⒍发于声,而后喻
古: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
古:征验,表现。
今:出征。
{
{
古:明白,了解。
今:比喻。
没有伟大的意志力,就没有雄才大略—巴尔扎克
困难越大,战胜困难就越荣耀——莫里哀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人无远虑,必在近忧。——(论语)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唐 魏征)
名人名言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卸其QQ,封其微博,删其微信,收其电脑,夺其手机,摔其iPad,断其WiFi,剪其网线,使其百无聊赖,然后静坐、喝茶、思过、锻炼、读书、弹琴、练字、明智、开悟、精进,而后必成大器。
教师寄语
拓展(作业):
⒈请找出与本文作者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关的名言警句。
⒉试另举一两个古今事例,或结合本人的亲身体验, 谈谈你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观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