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评测练习
【学习目标】:
1.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文中的韵味。
2.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3.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1.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2.文中末尾“闲人”的含义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相结合
【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他在散文、诗、词、书法、绘画上均有惊人的成就。散文
:“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汪洋恣肆,有“雄视百代”的称誉。诗:
他与江西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他开创豪放派,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他被尊为“宋四家”之首。绘画:他擅长画竹,自成一体。
背景介绍
:苏轼才华横溢,但他的一生却经历许多磨难。政治上屡遭贬谪。这篇文章就写于苏轼经历他人生中最大打击“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后所写的。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
1.结合课下注释或查工具书,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藻荇交横(
)
怀民亦未寝(
)
遂至承天寺(
)
盖竹柏影也(
)
2.有感情朗读课文,注意文章中的停顿,并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念
无
与
为
乐
者,相
与
步
于
中
庭
庭
下
如
积
水
空
明,水
中
藻,荇
交
横,盖
竹
柏
影
也
但
少
闲
人
如
吾
两
人
耳
停顿有两种:
一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
一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
3.结合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的意思。
念无与为乐者(
)
怀民亦未寝(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相与步中庭(
)
庭下如积水空明(
)
月色入户
(
)
欣然起行(
)
水中藻荇交横(
)
4.熟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整体感知文意,重点翻译下列句子。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5)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5.无句读朗读。(要求:字音准确,停顿正确,朗读流利)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6.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一)品“闲”
从字里行间发现作者写得这份“清闲”:
比如;①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②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
③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二)赏“雅”
①
添一添,品情感
②
删一删,赏修辞
③
一换,悟写法
(三)析“闲”
作者背景介绍
一生起伏经历
奋励有当世志”、”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元丰二年)43岁任湖州太守。同年,以诽谤新政的罪名被捕入狱。
(元丰三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句式:这一声“闲人”包含了多少(
),
这一声“闲人”包含了多少(
),
阐述理由:
假如你是苏轼,你就处在在这样的处境当中,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四)说“达”
再回到文本,看看苏轼是怎样的心态?结合文中词语(欣然、为乐、遂至、亦、空明等)
(五)品读文本
要求:有感情,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韵味
背诵《记承天寺夜游》
默写《记承天寺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