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概述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概述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04 10:5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山川风物
本单元所选的古诗文,都是我国古代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篇章。自然山水,或清幽,或雄奇,或秀丽,均显造化之妙。深入其中,总能让人流连忘返,引起无限的情思。阅读本单元的作品,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1.知识点
第9课《三峡》重点知识: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文中山、水的特点,整体把握三峡的景物特色;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大笔点染的写法;体会三峡的美,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特别是春冬之景,很有意境美。(2课时)
第10课《短文二篇》重点知识:《答谢中书书》理解短文的层次,赏析文中的景物描写,说说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的,好在哪里;体会景中所包含的感情,理解文章主旨。《记承天寺夜游》概括文中所写的主要事件;理解“闲人”的含义,结合背景体会作者的复杂情感;赏析文中写月景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绘。(2课时)
第11课《与朱元思书》重点知识:了解本文的写景顺序与角度;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有层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品味本文生动形象、优美传神的语句;通过作者的描写体会富春江山水的雄奇秀丽。(1课时)
第12课《唐诗五首》重点知识:了解每首诗的作者,结合注释理解诗意,理解诗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体会每首诗的风格。(2课时)
2.技能点
(1)把握节奏、情感基调,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
(2)适当拓展阅读,进一步积累、感悟、理解古诗文语言,初步形成语感。
(3)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学习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过程:运用多媒体,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2)方法: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用心灵体察自然万物的美,了解作者的细腻情思。
(2)激发情感,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第9课《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流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卷,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10课《短文二篇》中,《答谢中书书》以饱含感情的笔墨再现了自然盛景,渗透着人与自然合二为一的生命愉悦。《记承天寺夜游》以寥寥数语,记录了日常生活中庭院赏月的片段,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
第11课《与朱元思书》叙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途中所见,以鲜明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途中的奇山异水、秀美风光,自然地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地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第12课《唐诗五首》,《野望》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黄鹤楼》这是唐代诗人崔颢的一首传唱千古的名作,也是吊古怀乡的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
《使至塞上》以境界和形象见长,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渡荆门送别》很自然地描绘了舟过荆门时的所见景色。随着船的移动,两岸的景色像画卷一样展开、变换。
《钱塘湖春行》这首七言律诗通过对湖水、云脚、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绿杨阴的描写,展现了一幅景色明丽、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西湖早春图画,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和对湖光山色的无比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