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8课《中国石拱桥》课时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8课《中国石拱桥》课时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05 19:13: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8课《中国石拱桥》课时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一、
单选题
1.
给下列各句画线字注音或画线处填词正确的一项是(????????)
①《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②墙上_______________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_______________竹子或几棵芭蕉。
③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界面。
A.zài?
?
?蔓延?
?
?杆?
?
?jìng
B.zǎi?
?
?漫延?
?
?杆?
?
?jìn
C.zǎi?
?
?蔓延?
?
?竿?
?
?jìng
D.zǎi?
?
?漫延?
?
?竿?
?
?jìn?
2.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句子的主干是(????)
A.赵州桥显示力量
B.水平和价值显示力量
C.价值充分显示力量
D.水平和价值显示智慧和力量?
3.
下列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三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
?

当时间变得越发昂贵,消磨时间、降低速度的“闲”便越发奢侈。久远年代的诗词里,“海鸥无事,闲飞闲宿”,_______________;“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_______________;“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_______________。生活的忙碌让我们怎能不怀想“闲”的飘逸。
①是何等馨香又空灵的意境
②是何等悠远又自在的心绪
③是何等寂寞又淡然的雅趣
A.③①②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①③②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女子足球队战胜韩国队,夺得了出战东京奥运会的机会,大约95%左右的球迷都不敢相信这个事实。
B.由于合理的体能训练,使他的体重在两个月内减掉了二十多斤。
C.今天中午食堂的菜品主要有辣椒炒肉、茄子豆角、红烧鱼块等组成。
D.5月12日,初一年级“青春飞扬,为你写诗”诗歌创作活动在学校报告厅举行。
5.
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代国画创作者更是不惜笔墨描绘草长莺飞的美妙春景。
B.在新时代,我们年轻人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争做新时代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敢于迎接任何前所未有的挑战。
C.你也许有困惑,而今天困惑中的探索正是明天豁然开朗的准备。
D.我相信你天长地久的承诺是真的,我也相信你海枯石烂的誓言也是真的。
6.
一位同学准备去做《国家宝藏》贾湖骨笛的讲解人,他拟写了下面一段讲解词。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
?

贾湖骨笛因出土于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而得名,现收藏于河南博物院,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该骨笛是用鹤类尺骨制成,磨制精细,7孔。在第六孔与第七孔之间有一小孔,经测音可以发两变音,应为调整第七孔发音而钻的调音孔。值得注意的是【甲】该墓出土有两件形制相似的骨笛。据测音研究,它们是(????????)一雌一雄,印证了中国自古雌雄笛的传统。此笛经试奏,证明是一种竖吹骨笛,也是后世竖笛或洞箫类乐器的祖型。当时的人们利用此笛吹奏出有节奏的音符,以此表达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神灵的尊敬【乙】现代音乐家们使用此笛仍能吹奏五声阶的曲子《小白菜》。
A.【甲】冒号?
?【乙】句号
B.【甲】冒号?
?【乙】分号
C.【甲】逗号?
?【乙】分号
D.【甲】逗号?
?【乙】句号
7.
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记载
横跨
陡峭
就地取才
B.和谐
支撑
推祟
巧妙绝伦
C.漳州
优久
弧形
独一无二
D.合拢
残损
拱圈
长虹饮涧
二、
现代文阅读
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石拱桥(节选)
茅以昇
①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②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③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④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⑤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州桥的技术水平和艺术价值体现了我国古代工匠的劳动智慧和力量。
B.桥大拱的两肩上有两个小拱,能减轻桥身重量和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C.第⑤段画线句里的“在当时”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和准确的特点。
D.选文先介绍石拱桥特征,再介绍赵州桥,用了一般到个体的逻辑顺序。
(2)第④⑤段介绍了赵州桥的什么特征,请简要概括。
(3)第⑤段中,画线句“初月出云,长虹饮涧”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周庄的桥
????
????佚名
????????①中国第一水乡﹣﹣周庄,至今已有九百余年的悠远历史,它旖旎的水乡风光,特有的人文景观,传统的建筑格局,淳朴的民间风情,令人神往,令人流连,无愧于江南水乡古镇的典范。
????????②水镇之古,古在水。围绕全镇有澄湖、白岘湖、淀山湖、南湖和三十多条大小河流,镇上有四条主河道,因此周庄自古有“水乡泽国”之称,总面积36平方公里。圆圆小镇,四面环水,宛如漂在水面上的一朵睡莲。周庄人家,因水而筑,60%以上的民居仍为明清建筑,粉墙黛瓦的深宅大院,雕梁画栋的临河水阁,比比皆是。周庄的水,源远流长,波光粼粼的“井”字形河道,构成了水乡神韵。条条水巷游人如织,条条河道轻舟荡漾,坐在船上游览,穿桥过洞,颇有情趣。
????????③水乡之美,美在桥。周庄是水的世界,狭窄的青石板街道两侧,错落有致的是明清时代留下来的民居,全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富安桥、双桥、贞丰桥等古桥,将老镇连为一体。周庄的桥,古意朴拙,形态各异,耐人寻味。周庄至今仍保存着的14座石桥,大多建自元、明、清三代,它们古意朴拙,形态各异,耐人寻味。最古老的一座是富安桥,修建于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桥身四周都建有桥楼,并且保存完整,这在江南水乡十分罕见,另外,有五块江南一带罕见的武康石,石面布有细小的蜂窝眼,颜色深赭,不易磨损。几百年来不知走过了多少脚步,仍基本保持原状,雨雪天也不打滑。
????????④而周庄的双桥,则是一首立体的诗。双桥,俗称钥匙桥,由一座石拱桥﹣﹣世德桥和一座石梁桥﹣﹣永安桥组成,联袂而筑,显得十分别致。因为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样子很像是古时候人们使用的钥匙,当地人便称它为“钥匙桥”。这两座石桥,石拱桥横跨南北市河,桥东端有石阶引桥,伸入街巷;石梁桥平架在银子浜口,桥洞仅能容小船通过,桥栏由麻条石建成,最能体现古镇神韵。碧水泱泱,绿树掩映,只只小船在桥洞中穿过,牵着牯牛的老农走上桥阶,谁家的主妇在桥边的河埠搓衣洗菜。临河的小楼粉墙黛瓦,虚掩的蠡壳窗中飘出弦乐叮咚……
????????⑤1984年,旅美画家陈逸飞以周庄双桥为素材,创作了一幅题为“故乡的回忆”的油画,连同他的多幅作品,在纽约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所属的画廊展出。当年11月,阿曼德?哈默访问中国时,将《故乡的回忆》高价购下,并作为礼物送给了邓小平。次年,这幅油画又成为当年世界联合国协会的首日封。钥匙桥不是钥匙胜似钥匙,它开启了国际交往的友谊之门。
????????⑥从此,周庄在恬静地沉睡了千年后,以优雅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让越来越多的人领略到了“中国第一水乡”﹣﹣周庄的旖旎风情。
????????(选自“全游网”)
(1)从语言角度来看,选文是________(平实
生动)说明文。【辨析说明文类型】
(2)阅读全文回答:周庄的桥的特征有哪些?【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3)阅读选文③~⑤段,思考作者在介绍周庄的桥时所采用的说明顺序。【判断说明顺序】
(4)选文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
(5)“周庄至今仍保存着的14座石桥,大多建自元、明、清三代,它们古意朴拙,形态各异,耐人寻味”一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品析说明文的语言】
?
10.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①“孟春之月雁北向”“孟秋之月雁归来”,早在2000多年前的《吕氏春秋》中,便记载着这种候鸟随着季节变化而南北迁徙的习性。
②鸿雁是雁形目鸭科雁属的候鸟。当成群结队的鸿雁飞过天空时,或呈人字形,或呈一字型,列队整齐,秩序井然,蔚为壮观。还伴随着嘎嘎叫声,情景十分动人。
③记得小时放学路上,偶遇鸿雁飞过,都会驻足目视雁阵,直至它们消失在遥远的天际。与鸿雁的这种亲近感,可以说是自小孕育,贯穿于一生。后来入职邮电部门,方知鸿雁与人类的通信早已结下不解之缘。
④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鸿雁作为传书使者的形象频繁地出现在文人墨客的诗作之中,寄托着人们的离愁别绪以及渴望音讯畅通的无限遐想。唐代大诗人杜甫所作的《天末怀李白》中,便有“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的诗句,表达他盼望李白书信到来的急切心情。唐代诗人王湾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以及李煜的“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也都通过鸿雁,把漂泊在外的异乡游子的怀乡之情刻画得真切动人。
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鸿雁早已经是书信和传书使者的象征;它唯美的形象,承载着历代人们朴实的情愫以及缠绵的思绪。
⑥其实。“雁足系书”“鸿雁传书”只是一个美好的传说,并没有真凭实据可以佐证。它的典故出于《汉书·苏武传》,说的是公元前99年,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匈奴的苏武,被匈奴首领扣留。在多次劝降遭拒后,匈奴使把苏武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牧羊。在那冰天雪地、饥寒交迫的恶劣环境中,苏武仍手持汉朝的节杖,坚贞不屈。
⑦在苏武归汉的过程中,有过这样的传说:当时匈奴不想释放苏武,便向汉朝使者谎称苏武早已去世。这时,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暗中把苏武还活在世上的实况密告汉使,并献上一计。后来,当汉使再一次见到匈奴首领单于时便称:“我国天子在狩猎时射中一只北方飞来的大雁,雁足上系着一封苏武给朝廷的信,说他正在北海岸边牧羊。”单于听后非常吃惊,不得不把苏武放了。
⑧故事中“雁足系书”虽然是个谎言,但却被人们所接受,并一代代传颂下来。由此所可见,美好的事物在传统文化中不仅有巨大的生命力,而且还会历久不衰。
⑨1897年和1898年,大清邮政先后两次发行“蟠龙”邮票,每套共12枚,其中有3枚以鲤鱼为图。另有3枚则以飞雁为图。这或许是“鱼雁传书”在邮政票品上的首次表达。此后的邮票也曾多次出现“飞雁”的形象,如1958年为“莫斯科社会主义国家邮电部长会议”发行的以飞雁和发射塔为图案的邮票,2014年5月发行的“鸿雁传书”邮票等,都进一步强化了鸿雁作为人类通信“代言人”的意象。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天涯已成咫尺,但人们对鸿雁依然是情有独钟。我想,把这说成是“鸿雁情结”也未尝不可。
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雁有四德:寒则自北而南,止于衡阳,热则自南而北,归于雁门其信也;飞则有序而前鸣后和,其礼也;失偶不再配,其节也;夜则群宿而一奴巡警,昼则衔芦以避缯缴,其智也。
?但在现实世界里,如此有“德”的鸿雁却屡遭无情虐杀。陆龟蒙诗“南北路何长,中间万戈张。不知烟雾里,几只到衡阳”,便是这种残酷情景的写照。近代,农药的过度投放以及贪婪偷猎者的捕杀,不断在威胁着鸿雁这个弱势群体的生存。
?不久前,看到一则广州航空公司的航班为北去雁群让路的视频,觉得特别暖心。看来,保护鸿雁以及我们周围的其他动植物,营造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正在逐步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但愿在不久之后,当雁群划过长空时,我们再也听不到它们的悲鸣,而代之以欢快的歌声。愿雁阵永远成为我们天际的一道亮丽风景,载着人类的梦想飞向诗意盎然的远方。
(1)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鸿雁的?
(2)选文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⑨段中画线词“或许”为什么不能删去?
(4)选文第⑤段有什么作用?
(5)选文第?段用一则暖心的视频内容作结尾,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
1.C
2.D
3.B
4.D
5.B
6.C
7.D
8.
(1)B
(2)历史悠久、雄伟奇特(或设计巧妙)、坚固美观。
(3)打比方、引用(或:引资料)。引用张鷟的赞语说明赵州桥的形式优美,增强了形象性和美感。
9.
生动
历史悠久,造型优美,牢固耐用,和周围景色搭配极为和谐、优美。
逻辑顺序。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周庄地形的特点。
不能,“大多”是限定副词,表示不是全部的桥都建于元、明、清三代,去掉后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0.
(1)介绍了鸿雁的生活习性、与书信的关系、优秀品德、现实遭遇和保护鸿雁的呼吁。
(2)举例子,具体地说明了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鸿雁作为传书使者的形象,频繁地出现在文人墨客的诗作之中,寄托着人们的离愁别绪以及渴望音讯畅通的无限遐想。
(3)“或许”是“也许”的意思,表示推测估计,说明了以飞雁为图是对“鱼雁传书”在邮政票品上的首次表达的一种推测,不排除之前还曾经出现过,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4)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5)运用视频内容,可以更好地发出“保护雁群,人人有责”的呼吁,总结全文,突出说明的中心内容。
试卷第2页,总3页
试卷第1页,总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