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归去来兮辞》课件42张PPT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

文档属性

名称 4《归去来兮辞》课件42张PPT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9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05 11:4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教学目标
1.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之、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
2.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3.背诵全文。
题 解
归 去 来 兮 辞
语气助词
意思就是:
回去吧!
回去
助词,无义
文体,赋的一种
一、作者简介
陶潜,又名_______,字元亮,____(朝代),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人。后人称之为“_________”。又自称作“_________”。
陶渊明
靖节先生
五柳先生
东晋

他长于诗文辞赋。
诗有《归园田居》《饮酒》等,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
辞赋以《归去来兮辞》著称。
陶渊明今存诗歌125首,五言诗成就最高。
他的五言诗可为两类:
一类是咏怀诗,
一类是田园诗。后代常称其为“田园诗人”。陶渊明现存文12篇,篇数不多,影响却很大。在艺术上平淡、朴素,全无半点斧凿痕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背一背学(读)过的陶渊明的诗
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饮 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二、写作背景
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公元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一天的彭泽令。陶潜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千百年来,《归去来兮辞》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曾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 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轻飏(yáng) 熹微 ( xī )瞻(zhān)
载欣载奔(zài ) 眄 (miǎn )
流憩(qì ) 出岫(xiù )景翳翳 (yì )
盘桓(huán) 乐琴书(lè )
西畴 (chóu ) 棹孤舟 (zhào )
窈窕(yǎotiǎo ) 曷不( hé) 东皋(gāo )
耘耔(yúnzǐ) 乘化(chéng)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朗读节奏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圆/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朗读节奏
归去 来兮!请 息交 以绝游。世 与我 而相违,复 驾言兮 焉求?悦 亲戚 之情话,乐 琴书 以消忧。农人 告余 以春及,将 有事 于西畴。或命 巾车,或棹 孤舟。既 窈窕 以寻壑,亦 崎岖 而经丘。木 欣欣 以向荣,泉 涓涓 而始流。善 万物之得时,感 吾生 之行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朗读节奏
  已矣乎!寓形 宇内 复几时,曷不 委心 任去留?胡为乎 遑遑 欲何之?富贵 非 吾愿,帝乡 不 可期。怀 良辰 以孤往,或 植杖 而耘籽。登 东皋 以舒啸,临 清流 而赋诗。聊 乘化 以归尽,乐夫 天命 复奚疑!
/
/
/
/
/
/
/
/
/
/
/
/
/
/
/
/
/
/
/
/
/
朗读节奏
/
赏析课文
《归去来兮辞》序文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我家境贫困,耕田植桑不够用来供给自己(生活)。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家中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储存的粮食,维持生活所需要的东西,(我也)没有得到它的办法。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亲戚朋友经常劝我出去做个小官,我自己也产生了这种念头,(但)求官又没有门路。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
刚巧碰上有出使到外地去的事情,各地州郡长官都把爱惜人才作为美德,
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我的叔父因为我贫困艰苦(就加以推荐),于是就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
在那时,战乱还没有平息,心里害怕到远地服役。
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彭泽县距离家乡只有一百里路程,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酿酒之用,因此就请命要了下来。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但)没几天,思念田园就产生了归乡的念头。
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为什么呢?(因为我)本性坦率自然,不是勉强做作所能够改变的;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饥冻之事虽然是急迫,但违背自己本心(更会)使我受到双重的痛苦。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我曾经做过官,(但)都是为了口腹的需求而驱使自己;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于是烦恼感慨,感到自己非常有愧于平生的志愿。
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但还是想等到秋收以后,就收拾行装连夜离去。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我心情悲痛,希望立刻就去奔丧,于是就自己弃官离职了。
趁着这件事情来抒发自己心里的情意,写了篇文章命名为《归去来兮》。时在乙巳年十一月。
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从秋八月到冬季,在官位上做了八十多天。
序文小结:
  叙述了作者家贫出仕和弃官归田的经过,交代了写作的缘由。
思考:小序中讲到了陶渊明辞官的原因有哪几点?你觉得哪一点是最根本的?
1、“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2、“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3、“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4、 “程氏妹丧于武昌”。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既然自己让心灵被形体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我)明白过去的错误无法挽回,但知道在未来的岁月中还可以补救。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船在水面上轻轻地飘荡着前进,和风徐徐吹拂着我的衣裳。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只遗憾晨光朦胧天不亮。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明白)实际上我入迷途大概还不算远,已觉悟到现在回家为正确的而过去做官是错误的。
陶渊明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
“田园将芜” “心为形役” “已往不谏,来者可追”
“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从陶渊明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
(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对过往的自责、自省、自恕(慰)以及归家途中的欣喜之情
写弃官归田的原因和弃官归田时的欢快心情。
第一部分(第1段)小结: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于是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高兴地向前飞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家僮欢快地迎接,幼儿们守候在门庭。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院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和菊还是原样;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带着幼儿们进了屋,美酒已经满觞。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我拿过酒壶酒杯自斟自饮,看看庭院中的树木使我很开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倚着南窗寄托我傲然自得的情怀,知道这狭小之地反而容易使我心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兴味无穷,小园有门却经常关闭着,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不时抬头向着远方眺望。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云气悠闲自在地从山里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阳光暗淡太阳即将落山,我手扶着孤松,徘徊流连。
讨论一下本段的线索与行文顺序(抓住诗人的动作)
顺序:及家 入室 饮酒 游园 观景
线索:归(及)家的见闻感受
试着将三段划分为三个层次(抓住空间地点的变化)
第一层(1 - 6句):及家之乐
第二层(7 -12句):居室(知足)之乐
第三层(13-18句):游园之乐
  这一段描写初进家门时的情景和归家后的生活情趣 (居室之乐、庭院之乐)。
第2段内容概括: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回去吧!让我跟外界断绝交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世人都跟我的志趣不合,还要驾车出去追求什么?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跟亲戚朋友说说知心话使我喜悦,弹琴读书可以让我快乐,消解忧愁;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农夫把春天到了的消息告诉我,将要去西边的田地耕作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有时驾着巾车,有时划着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既可以探寻那幽深曲折的沟壑,也可以走过那道路崎岖的山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树木欣欣向荣,泉水涓涓而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我羡慕万物各得其时,感叹自己一生将要结束。
本段共分四层(4句一层),概括各层内容。
第一层:息交绝游
第二层:日常之乐
第三层:出游之乐
第四层:观物有感
概括本段的大意。
写定居后农村生活的乐趣。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
算了吧!寄身于天地之间还能有多少时候?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何不随心所欲听凭自然地生死?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
富贵不是我的愿望,升入仙界(长生不死)又不可期望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爱惜美好的时光,我独自外出,有时拄着拐杖除草助苗长。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登上东边山坡我放声长啸,面对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姑且顺应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以天命为乐,还犹疑彷徨什么呢?
承上而问
委心任去留
遑遑欲何之
自我解答
不求富贵,
不求成仙
良辰、执杖耕耘、
舒啸、临清赋诗
卒章显志
乐天安命


第四段:
辞官归田
田园生活
乐天安命
归去来兮辞
(第1节)
(第2,3节)
(第4节)
自责自慰
自安自乐
乐天安命
感情线索
叙事线索
劳作之乐
出游之乐
居室之乐
庭院之乐
全文主旨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文章表达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视,以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象归隐田园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卒章显志:乐天安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