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课件(共37张PPT)+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2《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课件(共37张PPT)+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06 10:22:10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2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部编版
八年级上
新知讲解
新知导入
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zhǎng
)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孟


迁》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
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
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
有“亚圣”之称。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孟子》
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孟子》作为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述了孟子游说各诸侯国的言行和同当时各学派论辩的情况。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孟子的一生是坎坷不平的,他虽有宏伟的政治理想,但始终不得志。最后只得走孔子的老路:从事教育、著书立说。孟子生活的社会动荡不安,是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当时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强烈反对不义战争。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个希望寄托在统治者发“仁心”上,力图维护西周的井田制度,从而使天下归顺,达到成就王业,“黎民不饥不寒”的目的。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yù)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pàn),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新知讲解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节令、时机等。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地理上的有利条件。
人心归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
内城。
外城。
围。
表转折,却。
句首发语词。
这。
这样却。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新知讲解
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包围(的方式)攻打它,一定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虽然)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的地理形势。
新知讲解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限制。
凭,靠。
使……巩固。
兵革之利,比喻武力的强大。
震摄。
城墙。
护城河。
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胄。  
坚韧,锋利。
粮食。
充足。
放弃。
离开。
新知讲解
译: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供给和储备)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地理上的有利条件比不上内部人民团结一致。所以说,(君王)统治人民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只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只靠武器装备的精良。
新知讲解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动词,到。
通“叛”,背叛。
归顺,服从。
所以。
不战则已。
极点。
新知讲解
译:能行仁政的君王,就能得到很多人的帮助,不施行仁政的君王,就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和帮助。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会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如果)作战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新知讲解
城:
郭:
环:
夫:
然:
池:
兵革:
委:
去:
域:
固:
威:
至:
畔:
顺:
天时:
地利:
人和:
得道:
内城
外城
包围
发语词
这样
护城河
兵器甲衣,泛指武器装备
放弃
离开
限制
使……巩固
震慑
极点
同“叛”背叛
归顺
地理的优势。
指宜于做某事的自然气候条件。
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施行“仁政”
新知讲解
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同“叛”,背叛。
新知讲解
古今异义
委而去之
古义:放弃。
今义: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办。
池非不深也
古义:护城河。
今义:池塘。
亲戚畔之
古义: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一词多义
地利不如人和
兵革非不坚利也
有利条件
锋利

新知讲解
三里之城(的,助词)
多助之至(到)
天下顺之(代词,指得道者)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代指这座城)

新知讲解
环而攻之而不胜(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
委而去之(连词表顺承)

新知讲解
词类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形容词用作动词,树立威信。
新知讲解
文言句式
判断句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是”表判断。
新知讲解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一(1)提出中心论点
二(2-3)以战例证明论点
三(4)总结全文。从“人和”引出,论述“得道”重要性。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文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引申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1、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如何论证的?
作者先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接着运用两个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分别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结尾得出治国的方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并将“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和“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形成对比。




天时




地利
天时不如地利
守方
不如


其一:攻城失利一事
合作探究
其二:守城失利一事
城高
池深
兵革利
粮多
守方
地利
攻方
委而去之
人和
地利不如人和


不如
合作探究
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
(战争

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著名论断:
(治国)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2、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是什么?你认为文中哪个句子最能体现作者的仁政思想?
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人和。句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3、文中体现了孟子怎样的治国主张?
“仁政”,一个国家若能做到“得道”,即“实施仁政”,便能得到许多人的帮
助,如果帮助它的人多到极点,天下人就都归顺于它,这就是“人和”的最佳状态。反之,若是“失道”,不实施仁政,最终会导致自己众叛亲离。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4、试举借助“天时”“地利”“人和”取得胜利的例子
(1)天时"取得作战胜利的例子
①草船借箭:诸葛亮借助大雾的天气迷惑曹军,使曹军把好多的箭射到他的草船上来。
②赤壁之战:诸葛亮借助东风,让熊熊燃烧着的很多小船冲向曹军的战船,把曹军烧得溃不成军,伤亡过半。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2)借助“地利”取得作战胜利的例子
①抗日战争华北平原地区利用“地道战”取得抗战胜利。
②城市中的"黄金地带"取得更好商业业绩等。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3)依靠“人和”取得作战胜利的例子
①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紧密团结,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取得抗战胜利。②1998年我国军民团结,取得抗洪救灾的胜利。③2003年,我们万众一心,战胜“非典”。④2008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冰冻灾害。⑤汶川大地震,13亿中国人手牵手,心连心,共克时艰。⑥2020年非典型肺炎疫情期间举国上下一致抗疫,取得胜利。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
文章开头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结尾进一步阐发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
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2)论证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显得气势磅礴,富有节奏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双重否定式排比,强调“地利”条件的优越,有气势,有感染力。作者也是先用了三个否定的“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排比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结论;然后又把“多助”和“寡助”进行对比,得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结论。
新知导入
课堂练习
“人和”对一个国家至关重要,同样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那么作为个体的我们,能怎样获得“人和”呢?
一个人拥有“人和”无疑会给自己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利益,但并非每个人都拥有“人和”。只要你有一颗宽容、仁爱、向善之心,你就能获得“人和”,就可以获得无穷的正能量,成为一个强大的人。
提出观点
举例论证
再次强调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战争事例
治国道理



助,
类比
推理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和虚词,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过程与方法
3.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
4.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正确理解并认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思想,增强个人修养。
【教学重点】
1、掌握文言实词、虚词能够理解文言中的古今异义。
2、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作者的论证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理清论证层次、感受议论文的逻辑美、体会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仁爱”思想。
【课时计划】
2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孟


迁》
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zhǎng
)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2、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
3、作品简介《孟子》
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孟子》作为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述了孟子游说各诸侯国的言行和同当时各学派论辩的情况。
4、写作背景:孟子的一生是坎坷不平的,他虽有宏伟的政治理想,但始终不得志。最后只得走孔子的老路:从事教育、著书立说。孟子生活的社会动荡不安,是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当时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强烈反对不义战争。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个希望寄托在统治者发“仁心”上,力图维护西周的井田制度,从而使天下归顺,达到成就王业,“黎民不饥不寒”的目的。
5、诵读课文,读对字音,把握节奏
(1)学生自由朗读,找出不认识的字词。
(2)老师范读,纠正字音,注意节奏。
(3)学生大声朗读,品味四字句的节奏。
(4)选一学生读课文,其余同学点评。
【点拨】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6、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全文。
(1)学生对照注释,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并划出疑难词句。
(2)学生提出疑难词句,全班解决。
(3)学生接龙译句,师纠正。
(4)积累文言实词、虚词。
读准字音
米粟(sù)
疆域(yù)
畔(pàn)
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同“叛”,背叛。)
古今异义
委而去之(古义:放弃。今义: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办)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
一词多义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条件)
兵革非不坚利也(锋利)之
三里之城(的,助词)
多助之至(到)天下顺之(代词,指得道者)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代指这座城)而
环而攻之而不胜(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
委而去之(连词表顺承)
词类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巩固。)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树立威信。)
文言句式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是”表判断。
7、理清文写作思路(层次)
【点拨】
一(1)提出中心论点
二(2-3)以战例证明论点
三(4)总结全文。从“人和”引出,论述“得道”重要性。
8、概括内容主题
【点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引申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三、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
1、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如何论证的?
【点拨】作者先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接着运用两个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分别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结尾得出治国的方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并将“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和“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形成对比。
2、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是什么?你认为文中哪个句子最能体现作者的仁政思想?
【点拨】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人和。句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文中体现了孟子怎样的治国主张?
【点拨】“仁政”一个国家若能做到“得道”,即“实施仁政”,便能得到许多人的帮助,如果帮助它的人多到极点,天下人就都归顺于它,这就是“人和”的最佳状态。反之,若是“失道”,不实施仁政,最终会导致自己众叛亲离。
4、试举借助“天时”“地利”“人和”取得胜利的例子
【点拨】(1)天时"取得作战胜利的例子
①草船借箭:诸葛亮借助大雾的天气迷惑曹军,使曹军把好多的箭射到他的草船上来。
②赤壁之战:诸葛亮借助东风,让熊熊燃烧着的很多小船冲向曹军的战船,把曹军烧得溃不成军,伤亡过半。
(2)借助“地利”取得作战胜利的例子
①抗日战争华北平原地区利用"地道战"取得抗战胜利。②城市中的"黄金地带"取得更好商业业绩等。
(3)依靠“人和”取得作战胜利的例子
①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紧密团结,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取得抗战胜利。②1998年我国军民团结,取得抗洪救灾的胜利。③2003年,我们万众一心,战胜“非典”。④2008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冰冻灾害。⑤汶川大地震,13亿中国人手牵手,心连心,共克时艰。⑥2020年非典型肺炎疫情期间举国上下一致抗疫,取得胜利。
四、研读课文,归纳特点
【点拨】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
文章开头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结尾进一步阐发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论证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显得气势磅礴,富有节奏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双重否定式排比,强调“地利”条件的优越,有气势,有感染力。作者也是先用了三个否定的“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排比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结论;然后又把“多助”和“寡助”进行对比,得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结论。
五、课堂练习,巩固提升
“人和”对一个国家至关重要,同样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那么作为个体的我们,能怎样获得“人和”呢?
【点拨】一个人拥有“人和”无疑会给自己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利益,但并非每个人都拥有“人和”。只要你有一颗宽容、仁爱、向善之心,你就能获得“人和”,就可以获得无穷的正能量,成为一个强大的人。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