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二则 
—毛泽东 
01. 
新闻概念 
02. 
03. 
04. 
05. 
关于新闻 
CONTENTS 
新闻六要素 
新闻结构 
新闻特点 
新闻语言特点 
新闻是作者对新近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新闻泛指出现在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一切传媒上的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社论、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即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及时迅速地向公众告知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我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就是狭义新闻,即消息。 
新闻概念 
新闻六要素 
何时 
如何(结果) 
何故(原因) 
何人 
何事 
何地 
新闻结构 
标题:概括新闻主要内容。 
{电头} 导语:新闻第一句或者开头几句,扼要揭示新闻内容。 
主体:新闻躯干,对导语内容作进一步拓展与阐释。 
背景:新闻发生的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结语:新闻的最后一段落或最后一句话。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新闻结构 
倒金字塔结构 
一、检查预习 
芜湖( ) 溃退( ) 督战( ) 要塞( ) 
业已: 
摧枯拉朽: 
锐不可当: 
wú 
kuì 
dū 
sài 
枯指枯草,朽指烂了的木头,比喻腐朽势力很容易打垮,这里指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挡。 
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已经(多用于公文)。 
二、背景简介 
1949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的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1949年4月21日,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4月22日,毛泽东同志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三、分析新闻结构 
 我三十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电头 
导语 
主体 
结语 
四、深化认识 
如果要把这则消息迅速告知他人,你会怎样说? 
如果要概括性告知他人,你会怎样说? 
如果要具体告知他人,你又会如何说呢? 
四、深化认识 
迅速告知:我三十万大军横渡长江 
概括性告知: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具体告知: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 
结合以上问题,你发现了什么? 
四、深化认识 
要迅速了解新闻主要内容,重点看标题。 
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重点看导语。 
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内容,重点看主体。 
问题探究一 
本新闻的六要素分别是什么?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二十一日 
长江前线。 
敌我双方 
解放军渡江解放全中国 
略 
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 
问题探究二 
据了解渡江战役要有百万大军渡江,那么,标题中的“三十万大军”改为“百万大军”行不行?为什么? 
那么,等所有大军渡江胜利以后再写新闻发表,可以吗? 
不行。因为新闻必须具有真实性、准确性。 
不行。因为新闻必须具有 时效性。 
新闻的特点: 时效性、真实性、准确性 
五、品析语言,领悟情感 
有人认为,新闻是只是向读者提供最新的事实,是中立的、纯客观的。本新闻也是不带任何作者私人情感的。也有人认为完全中立的,客观的,不带主观价值判断的“事实”是不可能存在的,请你判断记者倾向哪一方,从哪些倾向词句可以看出?这其中蕴含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五、品析语言,领悟情感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英勇”写出了对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歌颂 
“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一方面嘲讽了敌人的不堪一击落荒而逃、狼狈不堪的样子,另一方面也突出了我方解放军战斗力强。 
五、品析语言,领悟情感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万船齐放、直取、突破、占领、进击”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解放军英勇善战,行动果敢,进军迅速,战果辉煌; 
“不到二十四小时、即已”说明时间短,战果大,从而表现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 
新闻的语言特点:准确性 、简洁性 、感彩鲜明 
六、拓展延伸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的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卓越的领导者,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0个人物之一。 
六、拓展延伸 
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最豪迈最傲气的一句话:一切反对派都是纸老虎! 
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最谦虚的一句话: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最震撼人心的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最充满信任的一句话:你办事我放心! 
最无奈的一句话: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