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一、教材分析
1.对课程标准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仔细分析本条“标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应指导学生从“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的一般分布规律,即分别以副热带为中心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及其性质。 (需要补充南半球高纬度地区没有形成大洋环流,而是形成连续的西风漂流和南极绕极流。) 第二,结合“世界渔场分布图”“世界气候分布图”等与“世界洋流分布图”及有关地图,分析洋流对全球热量的输送、沿岸气候、渔场、海洋污染及航行的影响。
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知识,也是自然地理部分的经典内容。洋流的分布规律、大洋环流形成的过程以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整个高中地理课程中理论性较强的基本规律、基本过程之一。本节课在中学地理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即是重点也是难点所在,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材的作用与地位
3、重点与难点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是难点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及渔场的形成是重点
4、学情分析
我所教授的学生虽然是重点高中的学生,但初中地理知识欠缺,特别是这节课涉及到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知识,对学生而言是一个盲区,因此在这一部分应有所侧重,应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世界洋流分布图等地理图像而得出结论。
5、教学目标
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
【教学理念】
①、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的一般分布规律 ②、结合所归纳的洋流模式图,分析洋流的成因 ③、结合世界洋流分布图,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④、指导小结,形成板书
5、教学目标
6、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二、教学方式
以启发式讲授为主,辅之以学生自主学习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自学、归纳洋流规律
2、案例分析使学生获得分析方法、知 识迁移能力,指导学生运用案例分
析方法自行分析其他案例
3、指导学生小结学习方法
四、主要教学环节
纽芬兰岛
英国南
安普顿
美国纽约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观察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东北信风
东南信风
中纬西风
中纬西风
极地东风
极地东风
0°
30°N
30°S
30°N
30°S
0°
60°N
60°N
60°S
60°S
30°N
30°S
0°
60°N
60°S
①中低纬-以___为中心
北_南_、大洋西岸_东岸_
②中高纬-以___为中心
北_南_、大洋西岸_东岸_
③40°S形成-西风漂流
自_向_
30°N
30°S
0°
60°N
60°S
④南极环流_时针
副热带
顺 逆
暖 寒
副极地
逆 无
寒 暖
西 东
逆
顺 逆
30°N
30°S
0°
60°N
60°S
副热带
暖 寒
寒 暖
8
______
0
联想记忆,突破难点
全球热量平衡
气候
渔场
全球热量平衡
气候
渔场
航行
污染
影响:
气候
航行
渔场
污染
全球热量平衡
你记住了吗?
让我们一起动手画!
正确画出世界大洋表层洋流的流动方向
除了一星要求外,用不同颜色表示不同性质的洋流
除了一星二星要求外,标注世界四大渔场的名称
增温增湿
减温减湿
渔场
0°
30°S
60°S
30°N
60°N
90°N
90°S
顺时针
逆时针
暖流
寒流
暖流
寒流
五.板书设计
逆时针
气候
航行
污染
全球热量平衡
六、教学效果分析
1. 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 预计可以掌握一定的地理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3.预计能够达到理解洋流的成因,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的教学目标。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