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综合测试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一、
积累与运用(29分)
1.
(3分)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叙写了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
B.《回忆我的母亲》选自《朱德选集》,作者朱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C.《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罪与罚》《安娜·卡列尼娜》等。
D.《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人传》,体裁是传记。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
2.
(3分)
下列句子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
B.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缀劳作,尤喜纺棉。
C.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志极了。
D.浩翰的大海可以做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
3.
(3分)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父辈腕间嘀嗒作响的腕表,需要每天用毛巾擦拭、上发条,宛如一种神圣的仪式一样周而复始。
B.每当世界大赛销声匿迹后,人们便要潜心剖析它给我们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精粹。
C.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不是目空一切的幻想家,而是知道那条“对的路”并不容易走,却也要借助某种力量走过去的人。
D.《追风筝的人》将阿富汗君主制的终结、塔利班当权、“9·11”等政治事件天衣无缝地融合在小说背景中。?
4.
(3分)
下面是一段关于“广场舞”的评论,画线部分有语病的一项是(????????)
除了传统文化活动,①当代新兴的群众文化活动也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如广场舞。②表面上看,广场舞是基层群众在公共空间中展示自己的文娱活动,他们以此为媒,建立起一种新的具有公共属性的社会关系。进一步讨论会发现,其中包含着与社会的深层互动。当前,③我国农村面临着老龄化、空心化、留守化,广场舞有效填补了社会与心灵的双重真空地带。从这个角度讲,④广场舞具有基层文化治理的功能。
A.①
B.②
C.③
D.④
5.
(3分)
把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熟透了的桑葚,紫紫的丰满着挂满了枝条,如玛瑙,晶莹剔透,非常诱人。
②我轻轻地摘下一颗放入嘴里嚼着,果汁四溢,顿觉满口生香,通过味蕾透出一种桑科特有的清甜,丝丝滋润到心田。
③我一时惊呆了,只见翠绿的桑叶层层叠叠,衬着紫红的桑葚,迎风摇曳。
④熟透的桑葚浑身透着光亮,充满水分,稍不小心就会把它捏破,挤出紫汁来。
⑤大家一齐兴奋地扎进桑林,一边采摘,一边品尝,专挑那肉厚、个儿大、色紫的下手,来个先尝为快。
A.④①③②⑤
B.③⑤①④②
C.③①⑤④②
D.⑤③②①④
6.
(2分)
下列各句标点使用的一项是(??)
A.“准备好了吗,同学们?”
王老师问。
B.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都城汴京的繁华景象。
C.本单元的课文,或深情回忆,叙述难忘的人和事;或怀景仰之情,展现人物的品格与精神。
D.面对发射导弹的威胁,人们不禁怀疑:朝鲜到底是在维护国家主权,还是扰乱地区和平。
7.(5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今年母亲节,许多年轻人在微信朋友圈晒文字,秀照片,倾诉对母亲的爱,表达对母亲的感恩和祝福。而在现实生活中,年轻人往往不太习惯向母亲当面表达感情。他们或忙于学习,或忙于工作,或因为其他种种原因,很少陪母亲。在这个属于母亲的节日里,他们通过微信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一方认为,这是年轻人有孝心的表现,值得点赞;另一方认为,这是作秀,是给别人看的。网友调侃:“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微信朋友圈。”
(1)在第二段横线上填写一句话,使两段文字衔接自然。
(2)请你就年轻人表达爱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简洁。
?
8.(7分)
祖国是祖先开辟的生存之地,人们崇拜、爱惜和捍卫这片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的土地。人们对祖国的感情包括了对国家主权、大好河山、灿烂文化以及骨肉同胞的感情。学校举行“爱我中华”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回答问题。
(1)如果你来负责这项活动,你将如何设计?分几项活动内容?
(2)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可以用什么方式来爱国?
(3)请你写出两条关于爱国的格言。
二、
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计
2
小题
,共计28分
,
)
9.(12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①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②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
③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④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⑤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节选自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
【材料二】
①我有一个很懒很任性的妈妈。
②从小学三年级开学的第一天,她送我去学校后,就再也没有接过我上下学。于是,每当其他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来接送时,我只能眼巴巴地羡慕着,然后咬咬牙自己收拾书包,一个人默默地回家。
③长大一点了,我被寄养在爷爷家,她偶尔打电话问问情况。对于我的一切都表示无异议,不管我的英语考了58分还是98分。
④再长大一点,上初中了,寄宿的我和她见面的次数仍少之又少。她几乎从不问我是否遇到过什么困难,也不问我交了什么朋友,只是拍拍我的头,然后淡淡地说:“有解决不了的事情就找我,给我打电话。”她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好像我终究有一天会哭着鼻子去求她一样。而我,憋着这口气,默默地处理了所有大大小小的问题,从未找过她。
⑤在我心中,她是一个越来越懒越来越任性的妈妈。
⑥上了高中之后,她除了问问考试成绩与我就无话可说了。我偶尔问她该买哪件衣服好,或者提议生活费的用途,她总是那几句话来回打转,“你决定就好”或者“你喜欢就好”,抑或冷冰冰地甩出一句“你自己做主”。
⑦所以,我时常感到她像空气一样存在我的生活中,反正一直以来无论什么事都是我自己决定。
⑧可是,当我联想到去日本,看她打工时的样子,以及在视频中见到的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她,我才发现她突然苍老了,在我无法触及的远方与无情的时光战斗着。眼神越来越空洞,皮肤也越来越皱,与少年时印象中的那个精明干练的影子怎么也合不到一起。
⑨原来,在那些日子里每当我独自一个人克服困难的时候,或茫然或清醒地面对现实世界的时候,她都站在我身后月光未照亮的角落里,等待着在我快支撑不住的时候,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可我从未回过头,只顾一个人一直往前走。
⑩也许,我记忆中很懒很任性的她并非对我漠视不管,她只是预见到自己无法保护我一生,才逼迫我独立,逼迫我快点成长。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老虎,小虎到一定年龄时,便会离开它们,让它们独自生活。但是当狮子或者其他群落的老虎威胁到小虎的性命时,它便会跳出来与之战斗。
?我想我的妈妈就是这样一只老虎。所以当我一个人在这个广阔的世界里茫然行走时,当我遇到难以跨过的坎时,仿佛听到妈妈在身后说:“你自己决定就好。”
?我曾拒绝张开翅膀,谢谢您,逼迫我飞翔。
(选自《做人与处世》)
(1)【材料一】的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和【材料二】的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都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你分析其中一处的作用。
(2)【材料二】中“我”的人物形象是怎么样的?请用词语形容。
(3)对于【材料一】中母亲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材料二】中母亲教育孩子的方式,你认同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
10.(16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挽着汉字跳舞
①老于是高中语文老师,一个钟情汉字、推崇汉字文化、追求生活本真的清癯雅士。虽然这所新学校叫“外国语学校”,但第一堂语文课,老于就郑重告诉学生:“要成为翻译家,外交人才,首先要学好的不是外语,而是汉语。”
②每次上讲台,老于都觉得那些仓颉汉字,古老、沧桑、豪放、清新,如朝雨轻尘般纷纷扬扬飘落下来,又涌上心头。方块汉字,有情有义,有起承转合,可纳泰山,可照肝胆,可以兴观群怨,可以歌之舞之足之蹈之。汉字与舞蹈,本质都是自然和生活。
③第一节课,老于讲到春天万物生长的那种神奇力量时,激情满怀。他蹲下来,把全身蜷缩在讲台后面,像粒种子,又像枚鸟蛋,然后竖起食指,整个身体慢慢地向上旋转,一种向上的力量推举着自己盘旋上升。全班鸦雀无声,个个伸长脖子看老于笨拙的“舞蹈”。老于感觉时光在倒流,仿佛又一次回到长第一颗牙、长第一根胡须的年龄。
④课间操结束,老于去另一个班上课,老远就听见学生正在播放新一代神曲《狐狸叫》。挪威神曲《狐狸叫》中那些模仿小狗小猫、老牛青蛙、大象鸭子的叫声,类似儿歌,但在这古朴的自然之声面前,那些声嘶力竭的演唱显得多么矫揉造作。老于禁不住有点不平,“阿Q”地想:仓颉汉字其实也是这样一部源于自然和人伦的作品,而且是人类最复杂、最伟大的一种,什么时候流行呢?
⑤下午没课,老于心情有点空落落的。总感觉现在的天空与儿时相比,变得越来越低。天空虽然还继续广袤着,但好像“空”字的“穴”头正在萎缩,下面的“工”却一天天膨胀。天空被浊物排挤,像一幅没有留白的国画,鸟儿只在KTV中才放开歌喉啁啾。那些依据地貌天象、鸟兽虫鱼之迹造出来的汉字,在自然界已渐渐失去联想的依托,满街的招牌、满屏幕的广告词中,汉字有意无意地被“通假”。商人们满怀深情地曲解汉字,苦心孤诣“创新”汉字以求吸引眼球。仓颉一点点被拔光胡子,剥去衣衫,只剩下骨骼,被石化定格在庙宇的神龛上。
⑥傍晚,老于拿起久违的毛笔写了副对联:海为龙世界,天是鹤家乡。他突然明白古代徽墨为什么“拈来轻、嗅来馨、磨来清”,那一定是因为徽墨是用黄山松烟制成。自然物象化为点横竖撇捺,即为汉字;劲松转世,可为千年圣宝;而精气神是生生不息的。
⑦入夜,老于到高大而稀疏的凤凰木下,树缝间明月如钩,与篆书中的“月”字造型一样。回家,关灯就寝,老于恍惚入睡,阖上双眼也感觉到窗外景物,那些物象仿佛都在跳舞。殷墟龟甲、青铜铭文、敦煌卷子、摩崖石刻,所有的汉字都在跳,一刹那,颜筋柳骨和颠张狂素又还原成骑马舞、摇臀舞。鸟儿从树枝“决起而飞”,戛然而落;树枝如琴弦般颤动:天空中鲲鹏小鸟和黄土尘埃各行其道竞自由,庄子凭“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夺得逍遥游冠军。人累了,就靠在树上休息,鸟累了,就待在树杈上梳理羽毛。宏大的《阿房宫》建筑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细腻的《兰亭集序》矫若游龙,勾连映带;仓颉、屈原、王羲之、杜牧,秦砖汉瓦,隶篆真行草,无名后生们争相表达和推演各自的思想华章,你来我往。茶马古道,纵横阡陌,仓颉汉字如月当空。即使电子邮件取代了驿使,汉字依然静有意,动则舞。老于深吸一口气,一股清凉从头传到脚底。在梦中,在渭城朝雨浥轻尘的清新时分,在阳关前古道边,他看见万国衣冠争入关,百千书生叩关行。边塞的城墙满是汉字真迹“秀”。有文天祥的遗笔“正气”,有颜真卿写的“刚大”,有硬骨头方孝孺写的“忠烈”……虽偃仰啸卧,千姿百态,却笔笔中锋。老于梦中觉得浑身发热,欲伸筋拔骨,好像身体又在发育成长。
(1)文章以“挽着汉字跳舞”为题有何妙处?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3)怎样理解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
(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我们应如何对待汉字。
三、
古诗词鉴赏
11.(5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浣溪沙
苏?
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注】①轻云:本指轻薄飘浮的白云。这里比喻柳絮。②沈郎:苏轼自比南朝诗人沈约,体弱多病。
(1)下面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上片前两句描写了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B.第三句词人自比沈郎,整幅画面顿时从明快变为阴郁;这一喜、一忧产生了跌宕的审美效果。
C.“沙上不闻鸿雁信”一句中,用“鸿雁传书”的典故,表现诗人旅途奔波之苦。
D.最后一句词人移情于物,使无知的落花成为知己,耐人寻味。
(2)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所展现的画面。
四、
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8分
,
)
12.(15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注】①封识(zhì):封存的标记。②利:贪图。③俟(sì):等待。④勉:勉励自己(不贪)。
(1)下列选项与“此其过人也远矣”中“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
A.经过,路过
B.过错,过失
C.超过,胜过
D.拜访
(2)概括文中写了哪几件事。
(3)结尾句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五、
写作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50分
,
)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到期末,许多同学都要盘点这一学期的过往和成绩。“勇敢、拼搏、坚持、担当、友爱、感恩……”这些词语时常浮现在脑海里。回顾这段成长的历程,你会用哪个关键词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呢?
请以“_______________,我的成长关键词”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①请把题目补充完整,自定立意,自选文体;②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③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参考答案
1.C
2.A
3.B
4.C
5.C
6.D
7.
(1)年轻人表达爱的方式引起了争议
(2)示例一:这是年轻人有孝心的表现,因为有些年轻人不习惯当面表达感情,且因为各种原因缺少陪伴时间,微信晒爱不失为一种可取的形式。
示例二:这是年轻人在作秀,是表演。且不说母亲们能否看到微信,即使能看到,这种通过网络表达的情感也比较虚幻,不如实实在在的陪伴。
8.
(1)活动可分为:“中华文化”图片文字展览;“爱我中华”主题演讲活动;“著名爱国人物”事迹展。
(2)努力学习,掌握本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自觉维护祖国的尊严、荣誉和利益;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坚决同破坏祖国利益的行为作斗争等。
(3)示例:爱祖国高于一切。——肖邦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9.
(1)对比。
【材料一】中的对比的作用是:突出了母亲的聪明能干,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敬佩之情。
【材料二】中的对比的作用是:突出了妈妈对“我”的无情,联系后文内容可知,这也突出了母亲对“我”深沉含蓄的爱。
(2)坚强、独立、善解人意(理解母亲和懂得感恩)。
(3)我认同【材料二】中母亲教育孩子的方式。文中的母亲为了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一直放手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主。久而久之,孩子就能够独立思考,在母亲关注的目光下独立成长。
10.
(1)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汉字以生命,揭示汉字灵性,生动地表现了人与汉字的亲密情感。
(2)时间(或:老于一天的活动)。
(3)神圣的汉字正在被功利的人们无情曲解、滥用、躯壳化,逐渐失去让人产生丰富联想的依托,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忧虑之情。
(4)我们应该对汉字及其灵魂与精神怀有敬畏之心。反对任意糟蹋和亵渎汉字的行为。要像老于一样“坚守美好”、深深热爱并正确使用汉字,做中华文化的传承人。
11.
(1)C
(2)在多云转晴的春日里,作者徜徉于池馆内外,但见和风吹拂大地,柳絮如薄云般贴水迅飞,池馆内外燕子争相衔泥筑巢。
12.
(1)C
(2)一是捡到二百两银子还给失主拒绝谢意,二是把别人寄存在他家却遗忘的金子主动送还。
(3)议论,突出了何岳对于金钱了不动心的高尚品质。
13.略。
试卷第4页,总9页
试卷第5页,总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