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文档属性

名称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5-31 14:12:11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一、大牧场放牧业
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
美国
阿根廷
新西兰
澳大利亚
南非
都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大面积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案例分析:潘帕斯草原的区位条件。
思考?
假设你是一个农场主,你要建立一个牧场都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结合第一节所学的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思考。
问题1:位于潘帕斯草原的B地1月月均温24.5℃,7月月均温8.5℃,年降水量912mm。材料中体现了潘帕斯草原具有哪些有利自然条件?
草类茂盛
优良草场
气候温和湿润
(气候、草场因素)
问题2:吉林省面积18.7万平方千米,人口2740万,人口密度大约147人每平方千米。右图和材料中又体现出哪些对大牧场放牧业的有利条件呢?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地价因素)
潘帕斯草原牧牛业的分布
问题3:阿根廷每年屠宰1千多万头牛,除供应国内食用外,还大量冷藏出口到欧洲等地,阿根廷牛肉出口量居世界第一。结合材料和图中信息分析潘帕斯草原还有哪些有利条件?
距海港近,交通便利
(位置、市场、交通)
问题4:阿根廷人为了促进牧牛业的发展,还做了哪些改进措施?
培育良种牛
铁路贯通
打井取水
种植饲料
划区轮牧
围栏放牧
----------改善交通
---------重视科 技应用
---------开辟水源
问题5:结合材料说出我国内蒙古、新疆的畜牧业与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在气候特点、位置和交通、经营方式、主要畜种、商品化专业化、经济效益、科技应用方面有什么差别?
材料:我国的内蒙古、新疆等地区有大面积草原,这里地广人稀,高原地形;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冷夏热,气候较干旱,不宜种植业发展,适宜牧草生长,牧场广阔;内蒙古的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细毛羊等都是享誉中外优良畜种。
内蒙古、新疆的放牧业是粗放式的放牧或游牧,以小农家庭经营,规模小,较为分散。深居内陆,对外交通不便,科技水平低,很少应用机械,由于管理不善,以及牧民盲目增加牲畜数量,草原超载和过度放牧现象严重,导致草场退化严重。
潘帕斯草原 内蒙古、新疆草原
气候特点
位置和交通
经营方式
主要畜种
商品化和专业化
经济效益
科技水平
温和湿润
冬冷夏热,较干旱
距海港近,交通便利
深居内陆,交通不便
大规模商品牧牛
粗放放牧或游牧

马、牛、羊
商品化、专业化程度高
商品化、专业化程度低


科技水平高
科技水平低
问题6::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能否采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
外国的先进生产模式和生产经验引进到国内时,注意密切联系国情,可在地广人稀、草类茂盛、交通发达的部分条件较好的地区推广尝试,而后通过加强科技投入,改善交通等再在其他地区推广。总之,牢记“因地制宜”,“因国制宜”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巩固练习:
1、形成大牧场放牧业的自然区位条件是 ( )
A.有良好的海运条件和先进的保鲜、
冷藏技术
B.草类茂盛,大面积优良的天然草场
C.地广人稀,且有大面积热带草原气
候区
D.都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这些
地区不适宜种植业,只能发展畜牧业
B
2.关于大牧场放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阿根廷主要从事牧羊业
B.阿根廷的放牧业是大规模的、密集型的商品牧牛
C.大牧场放牧业的杰出代表是澳大利亚的墨累一达令盆地
D.大牧场放牧业的条件之一是大面积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
3.世界著名的大牧场放牧业的共同特点是( )
A.地广人稀,地租低,经济效益低
B.干旱、半干旱区域广,不适宜发展种植业
C.国内市场小,对外依赖强
D.离海远,降水少,运输不发达
B
B
4.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大牧场放牧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有( )
①水热丰富的热带草原 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③交通便利,距海港近 ④历史悠久,印第安人最早在这里经营大牧场放牧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下列国家的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上的是( )
A.美国 B.新西兰 C.阿根廷 D.澳大利亚
6.阿根廷牛肉顺利出口的重要交通运输条件有 ( )
A.海上冷冻船 B.飞机
C.横穿潘帕斯草原的大铁路 D.市场需求量大
D
D
A
7.关于阿根廷牧牛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使牧牛业获得飞快发展   B.这里最早的良种牛是澳大利亚人带来的   C.这里所产的牛肉主要出口到美国   D.这里的牧牛业一直是粗放的经营方式
8.关于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牧牛业区位选择条件的叙述欠妥的是(   )   A.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B.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   C.距海港较近,交通方便 
D.经济发达,市场条件好
A
D
9、读某草原区位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山脉为 ____________,A是________ 洋,
B是______ 洋。
(2)图中所示区域名为 _________草原,该地的农业区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 ,放牧的主要牲畜是___________ 。
安第斯山脉
太平
大西
潘帕斯
大牧场放牧业
牛大牧场放牧业教学设计
东辽一高中 刘文斌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牧场放牧业特点及分布。
2.了解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学会归纳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
2.把我国内蒙古、新疆牧场和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作比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自然条件是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条件,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
2.学习国外农业发展经验,为我国农业发展献计献策。
教学重点: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
教学难点:内蒙古、新疆畜牧业与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的比较。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和地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师:课前我们所听的这首歌曲展现的是哪个地方的美丽景色呢?
生:草原
师:这个地方的人们从事的是怎样的农业生产活动呢?
生:畜牧业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这节课主要学习大牧场放牧业。
学生阅读教材分析问题:
大牧场放牧也的生产特点是什么?
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地区有哪些?这些地区在放牧牲畜的种类上有什么区别?
大牧场放牧业为什么分布在这些地区?这些地区有什么样的共同条件呢?
生:1、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
分布在美国、阿根廷(牧牛为主)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牧羊为主);这些国家都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导入世界气候类型图,让学生分析这些国家的气候类型。
[案例分析]:潘帕斯草原的区位条件。
情景假设:假如你是一位农场主,要建一个牧场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
学生思考结合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分析。
问题1:位于潘帕斯草原的B地1月月均温24.5℃,7月月均温8.5℃,年降水量912mm。分析B地发展畜牧业的有利自然因素是什么?
学生从材料中分析出条件(1)气候温和,草类茂盛。(气候、草场)
问题2:吉林省面积18.7万平方千米,人口2740万,人口密度大约147人每平方千米。结合右图分析它们对大牧场放牧业的有利影响?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地价因素)
问题3:阿根廷每年屠宰1千多万头牛,除供应国内食用外,还大量冷藏出口到欧洲等地,阿根廷牛肉出口量居世界第一。结合右图信息分析还有哪个条件对大牧场放牧业具有有利影响?
距海港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市场、交通)
问题4:阿根廷人为了促进牧牛业的发展,还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铁路贯通 ……………改善交通
划区轮牧
围栏放牧 …………重视科技应用
种植饲料
培育良种牛
打井取水 ……………开辟水源
问题对接:联系我国畜牧业发展
材料:我国的内蒙古、新疆等地区有大面积草原,这里地广人稀,高原地形;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冷夏热,气候较干旱,不宜种植业发展,适宜牧草生长,牧场广阔;内蒙古的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细毛羊等都是享誉中外优良畜种。
内蒙古、新疆的放牧业是粗放式的放牧或游牧,以小农家庭经营,规模小,较为分散。深居内陆,对外交通不便,科技水平低,很少应用机械,由于管理不善,以及牧民盲目增加牲畜数量,草原超载和过度放牧现象严重,导致草场退化严重。
问题5:结合材料说出我国内蒙古、新疆的放牧业与潘帕斯草原的放牧在气候特点、位置和交通、经营方式、主要畜种、商品化专业化、经济效益、科技应用方面有什么差别?
潘帕斯草原 内蒙古、新疆草原
气候特点
位置和交通
经营方式
主要畜种
商品化和专业化
经济效益
科技水平
问题6: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能否采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
教师点拨:外国的先进生产模式和生产经验引进到国内时,注意密切联系国情,可在地广人稀、草类茂盛、交通发达的部分条件较好的地区推广尝试,而后通过加强科技投入,改善交通等再在其他地区推广。总之,牢记“因地制宜”,“因国制宜”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课堂小结:
学生回顾本节课教学内容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
板书设计
1、生产特点
2、分布地区
大牧场放牧业
3、典例分析
4、问题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