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导
1.内环境的作用是?与哪些系统有关?
2.内环境的三个理化性质包括?
3.
判断下列成分是否为内环境的成分
血浆蛋白
血红蛋白
纤维蛋白原
DNA聚合酶
呼吸酶
胰蛋白酶
过氧化氢酶
淀粉
纤维素
胰岛素
尿素
维生素
糖原
抗体
载体
受体
糖蛋白
汗液
胆汁
氨基酸
核苷酸
激素
CO2
Na+
病例1
发烧
低烧是指体温在37.3℃~38℃
高烧是39℃以上
擦拭身体、泡澡、补充液体、适当服用药
病例2:高原病
稀薄,氧分压低,易造成体内缺氧。
到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这是因为
高原空气
说明:
。
外环境变化势必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项
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17
IU/L
0-
45
肌酐
1.9
mg/dl
0.5-1.5
尿素氮
14.6
mg/dl
6.0-23.0
血清葡萄糖
223
mg/dl
60-110
甘油三酯
217
mg/dl
50-200
总胆固醇
179
mg/dl
150-220
每种成分的参考值(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什么?
医生为什么要给病人化验血液?
肾
高血脂
糖尿病
思
1.前5min阅读P7-9背诵黑体字,重复阅读P9二三段,背诵内环境稳态意义
2.后3min阅读P10,找出实验目的、材料、步骤,完成讨论
对议:1.口服葡萄糖、静脉注射葡萄糖、肌肉注射葡萄糖到
组织细胞跨膜层数分别是?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被
利用穿过多少层膜?
2.说出下列与稳态失调相关疾病的内环境变化、症状及治疗措施
尿毒症
??糖尿病?
?高原反应
?
肠胃炎?
抽搐
?肌无力?
发烧
组织水肿
?空调病
组议: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含Na2HPO4、NaH2PO4的溶液,pH=7)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滴加
0.1
mol/L的HCl溶液进行实验,
①实验开始时都应测量三种材料的pH,其目的是?②下图曲线预期结果中明显不符合事实的是哪组?
③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④如果要证明血浆确实具有
维持pH稳定的功能,本探究实验
还应该补充?
议
展
对议
1.口服葡萄糖、静脉注射葡萄糖、肌肉注射葡萄糖到组织细胞跨膜层数分别是?
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穿过多少层膜?
展
5.内环境稳态失调的两方面原因是?
发烧的原因是?
腹泻后渗透压的变化是?应如何调节?
对议
2.说出下列与稳态失调相关疾病的内环境变化、症状及治疗措施
尿毒症
??糖尿病?
?高原反应
?
肠胃炎
?
抽搐
?肌无力?
发烧
组织水肿
?空调病
展
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
疾病名称
内环境变化
主要症状
尿毒症
尿素等有毒物质积累
中毒症状
糖尿病
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
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
高原反应
血液中氧含量过低
头痛、乏力、心跳加快
肠胃炎
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
腹泻、四肢无力
抽搐
血液中Ca+浓度过低
抽搐
肌无力
血液中Ca+浓度过高
肌肉收缩无力
发烧
体温过高,影响酶活性
食欲不振、四肢无力
组织水肿
组织液增多
水肿
空调病
不能正常排汗,温差变化大;空气干燥不流动
头昏、耳鸣、乏力、记忆力减退等
展
组成成分和
理化性质
判断:
①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②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在维持稳态上不起作用
③内环境异常的时候会引起小腿抽搐、镰刀型贫血症、尿毒症、组织水肿等症状
④当血液成分稳定时,人就不会发生疾病
展
成员
上午6h
上午9h
中12h
下午3h
傍晚6h
晚上9h
母亲
37.0℃
37.2℃
37.3℃
37.4℃
37.2℃
37.1℃
父亲
36.8℃
37.0℃
37.1℃
37.3℃
37.1℃
36.9℃
自己
(男)
37.1℃
37.3℃
37.4℃
37.5℃
37.3℃
37.1℃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1.人体体温的动态变化
不同人的体温因年龄、性别不同有微小的差异,一般青年人高于老年人,女性高于男性。
评
1.稳态的概念?8
2.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是?9
3.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每一种
和
处于动态平衡中8
4.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是?8
评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成分
理化性质
外因
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
内因
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一、内环境稳态概念的理解
(1)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2)坎农的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3)公认的解释: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二.稳态调节的机制
评
消化
呼吸
泌尿
血浆
消化
呼吸
循环
泌尿
神经
内分泌
免疫
神经—体液—免疫
皮肤
评
与主要调节机制有关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
三.稳态调节失调
评
H2O
碳酸氢钠
碳酸钠
碳酸
CO2
乳酸
乳酸钠
碳酸氢钠
血液pH稳定的机制
可见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评
评
未被吸收的物质
有机废物(非蛋白氮等),水,无机盐
三.稳态的重要意义
评
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四.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1
.检测碱对pH的影响前充分冲洗的目的是?
2.更换实验材料前前充分冲洗的目的是?
3.结果生物材料类似于缓冲液,说明生物材料内含有缓冲物质,能维持PH的相对稳定
避免酸性物质HCl与碱性物质NaOH发生中和反应而使实验现象不明显
防止不同的实验材料混合,影响实验效果
检
减小
增大
相对稳定
四.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检
相对稳定
缓冲液
自来水
缓冲物质
pH的相对稳定
检
组议: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含Na2HPO4、NaH2PO4的溶液,pH=7)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滴加
0.1
mol/L的HCl溶液进行实验,
①实验开始时都应测量三种材料的pH,其目的是?
②下图曲线预期结果中明显不符合事实的是哪组?
③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④如果要证明血浆确实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本探究实验还应该补充?
获得实验前数据,以便与实验后溶液pH作比较
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维持pH相对稳定的功能,且血浆的这种能力比较强
加入一定浓度NaOH溶液后,血浆pH仍可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
检
整理知识点并识记背诵
1.目前认为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
。
与之相关的系统为
。
2.内环境稳态的实质:
。
3.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有:
外因:
;
内因:
。
4.完成气体交换的系统有:
;
物质交换的系统有:
。
5.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
检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
体内细胞不断进行的代谢活动
呼吸系统、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检
回答
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外部因素是?内部因素是?
稳态的概念是?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
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是?尿毒症的病因是?
最初的、经典的、现代的稳态调节机制分别是?免疫系统的功能是?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