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一着惊海天》同步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一着惊海天》同步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2 15:4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着惊海天》同步测试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澎湃(bài) 刹那(chà) 一丝不苟(ɡǒu) 
B.娴熟(xián) 紧绷(bēnɡ) 无怨无悔(huǐ) 
C.镌刻(juàn)
浩瀚(hàn)
参差不齐(cēn)
D.默契(qì)
湛蓝(shèn)
殚精竭虑(dān)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
A.舰艉 凛冽 咆哮 关键时刻 
B.桅杆 海域 阻拦 海风呼啸
C.承载
坠毁
舞蹈
振耳欲聋
D.操纵
姿态
宽阔
布满血丝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在两人时断时续、不急不缓的对话声中,舰、机配合堪称完美。
B.“快点儿!快点儿!”有人向飞行甲板冲去。
C.飞行塔台内的广播响了,“歼-15飞机552号已于××××起飞,预计××××临空!”
D.“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随着照相机的快门声响起,使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采,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B.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
C.浩瀚的大海可以做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D.塔台内,时钟指针的每次跳动,都在揪着人心。
5.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终于圆了航母舰载机着舰这一强军梦。
B.为了弘扬雷锋精神,建设和谐中国,郭明义几十年如一日,爱岗敬业,对工作一丝不苟。
C.谈起战斗机,这孩子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连专家都惊叹不已。
D.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项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学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分不开的。
6.请从下面的报道中提炼新闻要点。(25字以内)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德国汉堡大学的天文学家在银河系中发现了一颗已有140亿年历史的恒星,它的形成能够追溯到宇宙形成的初期。这颗恒星被编号为HE0107-5240,其罕见之处在于:与其他历史稍短的恒星不同,它完全是由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几种简单元素组成的,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颗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
答:  ?
7.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我住的地方发现狼
邓 刚
  ①听说我住的地方发现狼,我先是惊讶万分,紧接着是惊喜万分。你也许以为我是神经错乱,思维不正常,怎么会喜欢狼?其实我知道狼是相当凶残的野兽,全世界都流传着各种各样狼外婆的恐怖故事,并且把狼描写成阴险、狡诈、狠毒的妖怪。
  ②然而,我还是为发现狼而继续惊喜万分。
  ③一个日趋现代化的地方,高楼拔地而起,街市人潮如江河奔流,霓虹灯彻夜闪烁,汽车隆隆轰鸣。在这样人烟喧闹的世界,所有的动物都会吓得逃之夭夭,可是竟有狼来光临,这实在是个奇迹。
  ④小区的周围确实发生了变化。似乎就这几年间,周围光秃秃的荒山一下子丰满起来了,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绿装。闲暇时散步,有些地方树林密不透风,人走不进去,偶尔还能看见野鸡、兔子这类的小动物。有阅历的老人说,藏得住小动物的树林不算什么,重要的是能养得住大动物。也就是说,有了数量充足的小动物,才能供养大动物。这样看来,在一个喧嚣的小区周围发现狼,应该是一种骄傲,是大自然与人类亲近的最生动的标志。
  ⑤狼曾经远离我们的生活,就像我记忆中的燕子。这一刻,关于燕子的记忆汹涌而来。
  ⑥记得念小学时,我们常常唱起这样一支歌:“燕子在蓝色的天空飞翔,寻找自己从前的家乡。它朝着四处张望,为什么这里变了样?去年这里是荒凉的山冈,如今变成高大的厂房,马达声日夜欢唱……”年少的我们自豪地、动情地歌唱着,嘲弄着找不到家乡的燕子,歌颂着震耳欲聋的马达欢唱。那时候,我们认定所有的荒山野岭都要建满厂房。
  ⑦这种无知一直延续到我拿起笔写小说。我的一篇小说《大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到《世界小说选》发表时,我大梦初醒似的感到一种内疚。那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老渔人舍不得捉一条正在产卵的大鱼。他最终两手空空地爬上岸,对企盼他有所收获的老婆子说:它正在下崽呢!这么简单的小说受到国内外同行的赞誉,评价是具有生态意识的觉醒。
  ⑧我无地自容。
  ⑨记忆中的燕子再次扑飞到眼前……人类的智慧带来了现代式的繁荣,也带来了现代式的灾难。生命逐渐失去了原本鲜活的状态,借助一切工具,借助电脑和网络,疏远了、隔绝了一切与生命真相相关的细节,那么,人类最终会成为什么?
  ⑩一个夏天的夜晚,我乘坐出租车回到居住的小区。出租车司机很神秘地告诉我,他在小区尽头的山脚下曾看见三只狼。长长的尾巴拖地,绿绿的眼睛疹人。我怔住了,不由得激动起来:“太好了!”司机大吃一惊,愣愣地盯着我,大概以为我脑子有病。
  于是,我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一个水草丰美的田园,在人们的保护下,生活着一群无忧无虑的鹿,由于没有天敌的侵扰,这群鹿日渐肥胖、贪吃,草地被啃光,田园变成荒漠,只有鹿群在斑秃的草地上蠕动。人们设想用炸弹,用毒药,最终都一一否定。最后,生物学家引进了狼。凶恶的狼仿佛落进了肉锅里,它们先吃跑不动的肥鹿,这使得鹿群精简机构一般精干起来,数量剧减,个个拼力奔跑,精神抖擞,荒芜的田园也渐渐恢复原来的貌美。我还给他讲了地球的危机,比如温室效应、臭氧空洞和冰川融化。
  出租车司机安静地听我讲完,“你这么说,狼还真是个好东西。”瞥了我一眼,他停了一下又说,“这么看,地球还挺危险的。”
  我松了一口气,回答说:“现在还不算太危险,你看看周围茂密的树林。再说,你不是看见狼了吗?”
(选自《意林》,有删改)
(1)阅读选文第③~段,按顺序填入恰当内容。
选文中的“我”以亲身经历讲述对生态规律认识的过程。在“我”眼中,  
是生态变的“奇迹”; 
 是生态观念的“无知”; 
 是生态意识的“觉醒”; 
 是“我”为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所做的事情。?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选文第④段画线的句子。
周围光秃秃的荒山一下子丰满起来了,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绿装。
答: 
 ?
(3)选文的标题有什么作用?
答: 
 ?
参考答案
1.B A项,“湃”应读pài;C项,“镌”应读juān;D项,“湛”应读zhàn。
2.C “振耳欲聋”的“振”应为“震”。
3.C C项,第一个逗号应改为冒号。
4.A A项,成分残缺,删去“使”。
5.C “左右逢源”原指学识广博,应付裕如。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用来形容“说”不符合语境。
6.【解析】抓住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可概括。
答案:德国天文学家首次发现银河系中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
7.(1)【解析】本试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A处,由“街市人潮如江河奔流,霓虹灯彻夜闪烁,汽车隆隆轰鸣。在这样人烟喧闹的世界,所有的动物都会吓得逃之夭夭,可是竟有狼来光临,这实在是个奇迹”,联系“这实在是个奇迹”可知,句子中所说的“人烟喧闹的世界竟有狼来光临”是生态变的“奇迹”。B处,由“年少的我们自豪地、动情地歌唱着,嘲弄着找不到家乡的燕子,歌颂着震耳欲聋的马达欢唱。那时候,我们认定所有的荒山野岭都要建满厂房”“这种无知一直延续到我拿起笔写小说”可知我们的想法是生态观念的“无知”,所以此处应该填写的是:我们认定所有的荒山野岭都要建满厂房。C处,“这种无知一直延续到我拿起笔写小说。我的一篇小说《大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到《世界小说选》发表时,我大梦初醒似的感到一种内疚”很显然“我”的小说《大鱼》受赞誉是我生态意识的“觉醒”。D处,填写“‘我’为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所做的事情”需要从文章中找,联系文中“于是,我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我还给他讲了地球的危机,比如温室效应、臭氧空洞和冰川融化”“出租车司机安静地听我讲完,‘你这么说,狼还真是个好东西’”可知:“我”给司机讲故事、讲知识,让司机对生态文明有了了解,这是‘我’为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所做的事情。
答案:(1)A:人烟喧闹的世界竟有狼来光临 B:我们认定所有的荒山野岭都要建满厂房 C:“我”的小说《大鱼》受赞誉
D:“我”给司机讲故事、讲知识
(2)【解析】本试题考查重要语句的赏析能力。说山“丰满”“披上绿装”,这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而“绿装”指的是满山的树木,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丰满”“厚厚”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荒山上的植被茂密的状态。
答案:拟人、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荒山植被的茂密。
(3)【解析】本试题考查分析标题作用的能力。文章围绕“我住的地方发现狼”这一内容写作。所以,这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而这一内容贯串文章的始终,是文章的行文线索;最后,在现代社会,写“我住的地方发现狼”,有悬念,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答案:作为线索贯串全文;概括主要内容;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