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散文二篇》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散文二篇》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2 18:2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散文二篇》同步练习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洗涤(dí) 俯瞰(kān) 
兴味(xìng)  
B.牛犊(dú) 濒临(bīn) 
茸毛(rónɡ)
C.飓风(jù)
凋谢(tiáo)
卑微(bēi)
D.遏制(è)
震颤(zhàn)
蔓延(màn)
2.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有限的岁月只能一度为你所有,它们即然离开,就永远不会再返回。
B.那存在过的忧愁,也许你能忘却,但却不能取消它遗留下的印记。
C.我看到圣贤和诗人们所想象的仙境的神秘缩影。
D.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乐意在活一次。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C.这幅画把儿童活泼有趣的神态画得惟妙惟肖。
D.由于高新技术的运用,电视机的价格比三年前降低了两倍。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  )
A.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来洗涤,把它再补好。
B.据统计,中国网民规模已达8.12亿。互联网对大至国家政治,经济,小至个人学习,生活的影响是无法估计的。
C.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
D.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
5.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培养“静能量”,还要学会享受安静,于安静中汲取养分。当你烦躁不安时,不妨静下心来,   ;当你心灰意冷时,不妨静下心来,   ;当你志得意满时,不妨静下心来,   。?
①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②想想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 ③想想自己的初衷是什么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②①
6.综合性学习。
  同学们,现在正值花一样的年龄,以后的生命历程还很长。我们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思索的问题。为了引导同学们对生命的价值有更深的思考和理解,××中学八年级三班准备开展“热爱生命”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为了明确活动目的,有更好的活动效果,请你为本次活动排除一个不合适的选题内容。
A.珍爱生命与保护环境 B.珍爱生命与仿生技术
C.珍爱生命与远离毒品 D.珍爱生命与见义勇为
我排除  项,原因是  ?
(2)阅读下列材料,补写自己的阅读感受。
  日子太清闲,便会多些空虚无聊;日子太忙碌,便会多些奔波疲劳。无论哪一种日子,如果长此以往,生活便会出现危机。空虚无聊的或许会沉迷于某种嗜好而不可自拔,奔波劳累的恐怕会病痛缠身而苦不堪言。这两种结果都不是我们想见到的,所以说:  
。?
7.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一日的春光
冰 心
  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今年北平的春天来得特别地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荫,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地远引了。
  天下事都是如此——
  去年冬天是特别地冷,也显得特别地长。每天夜里,灯下孤坐,听着扑窗怒号的朔风,小楼震动,觉得身上心里,都没有一丝暖气,一冬来,一切的快乐,活泼,力量,生命,似乎都冻得蜷伏在每一个细胞的深处。我无聊地慰安自己说:“等着罢,冬天来了,春天还能很远么?”
  然而这狂风、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地长,似乎没有完尽的时候。有一天看见湖上冰软了,我的心顿然欢喜,说:“春天来了!”当天夜里,北风又卷起漫天匝地的黄沙,愤怒地扑着我的窗户,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有一天看见柳梢嫩黄了,那天的下午,又不住地下着不成雪的冷雨,黄昏时节,严冬的衣服,又披上了身。有一天看见院里的桃花开了,这天刚刚过午,从东南的天边,顷刻布满了惨暗的黄云,跟着干枝风动,这刚放蕊的春英,又都埋罩在漠漠的黄尘里……
  九十天看看过尽——我不信了春天!
  几位朋友说:“到大觉寺看杏花去罢。”虽然我的心中始终未曾得到春的消息,却也跟着大家去了。到了管家岭,扑面的风尘里,几百棵杏树枝头,一望已尽是残花败蕊;转到了大工,向阳的山谷之中,还有几株盛开的红杏,然而盛开中气力已尽,不是那满树浓红、花蕊相间的情态了。
  我想,“春去了就去了罢!”归途中心里倒也坦然,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总之,我不信春天了。
  4月30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约我到挂甲屯吴家花园看海棠,“且喜天气晴明”——现在回想起来,那天是九十春光中唯一的春天——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就欣然地答应了。
  东坡恨海棠无香,我却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我的院里栽了几棵丁香和珍珠梅,夏天还有玉簪,秋天还有菊花,栽后都很后悔。因为这些花香,都使我头痛,不能折来养在屋里。所以有香的花中,我只爱兰花、桂花、香豆花和玫瑰,无香的花中,海棠要算我最喜欢的了。
  海棠是浅浅的红,红得“乐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伤”,又有满树的绿叶掩映着,秾纤适中,像一个天真、健美、欢悦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
  斜阳里,我正对着那几树繁花坐下。
  春在眼前了!
  这四棵海棠在怀馨堂前,北边的那两棵较大,高出堂檐约五六尺。花后是响晴蔚蓝的天,淡淡的半圆的月,遥俯树梢。这四棵树上,有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乱哄哄地在繁枝上挤着开……
  看见过幼稚园放学没有?从小小的门里,挤着的跳出涌出使人眼花缭乱的一大群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这一大群跳着涌着的分散在极大的周围,在生的季候里做成了永远的春天!
  那在海棠枝上卖力的春,使我当时有同样的感觉。
  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这时都消失了。喜悦地仰首,眼前是烂漫的春,骄奢的春,光艳的春——似乎春在九十日来无数的徘徊瞻顾,百就千拦,只为的是今日在此树枝头,快意恣情地一放!
  看得恰到好处,便辞谢了主人回来。这春天吞咽得口有余香!过了三四天,又有友人来约同去,我却回绝了。今年到处寻春,总是太晚,我知道那时若去,已是”落红万点愁如海”,春来萧索如斯,大不必去惹那如海的愁绪。
  虽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了报复,不再怨恨憎嫌了。只是满意之余,还觉得有些遗憾,如同小孩子打架后相寻,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却又不肯即时言归于好,只背着脸,低着头,噘着嘴说:“早知道你又来哄我找我,当初又何必把我冰在那里呢?”
一九三六年五月八日夜,北平
(选自《经典散文读本》)
(1)文章围绕“春天”叙事、写景抒情。通读全文,把握文意,回答问题。
九十天的等候中,作者详细写了哪几件事?景物描写中体现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答: 
?
(2)找出文中一处关键语句,谈谈你从中体会到的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答: 
(3)与课文《荷叶·母亲》一样,这篇文章的语言也体现了清新细腻的特点,请举一例具体分析。
答: 
 ?
1.B A.“瞰”应读作“kàn”;C.“凋”应读作“diāo”;D.“颤”应读作“chàn”。
2.C A项,即—既;B项,记—迹;D项,在—再。
3.C A项,否定不当,把“不再”改为“再次”。B项,两面对一面。把“胜败”改为“胜利”。D项,表义有误,应把“两倍”改为“一半”。
4.B 句中“政治,经济”和“学习,生活”之间的逗号都应为顿号。
5.A 根据句子中“烦躁不安”“心灰意冷”“志得意满”这些词语我们可以判断选择项中的“想要什么”“做错了什么”“初衷是什么”与之一一对应。
能力提升
6.(1)B 这次活动的主题是“热爱生命”,仿生技术与“热爱生命”这个主题没有关系。
(2)生活需要有紧有松,张弛有度
7.(1)【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解答此题,要根据题干中的第一问“九十天的等候中,作者详细写了哪几件事”,对应到文中“4月30日的下午……现在回想起来,那天是九十春光中唯一的春天”可知应该从这段话前面的内容概括,可以概括出“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地远引了”的内容;从第四段可以概括出“灯下孤坐”的感受,第五段可以概括出狂风大雪无尽头;第七段可以概括与朋友一起到大觉寺看杏花残败。由此可以得出答案。概括景物的特点时,应结合文中的相关词句来分析。从题干中的“九十天的等待中”,作者的感受是很冷,不开心,然后再根据这些感受,找出与描写景物中与心情相对应的句子,如“听着扑窗怒号的朔风……没有一丝暖气”,表现出天气的寒冷,“顷刻布满了惨暗的黄云”“几百棵杏树枝头,一望已尽是残花败蕊”等,然后将表现景物特点的词语提取出来即可。
答案:事情:春未曾露面就悄悄地远引了;冬夜灯下孤坐,没有一丝暖气;狂风大雪没有完尽的时候;大觉寺看杏花残败。
景物特点:寒冷、惨暗、残败
(2)【解析】此题考查对关键语句的含意的分析,及阐述感悟启示的能力。解答本题先找到文中的关键语句,如“虽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了报复,不再怨恨憎嫌了”。然后谈谈你从句子中体会到的作者对人生的思考,抓住“不再怨恨憎嫌了”来思考,分析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除了这一日春光,还有就是作者对人生的达观认识:生活中遇到无论怎样的情况,都要有乐观的心态,虽然只有“一日的春光”,也要去珍惜。表达时,语言要简洁通顺。
答案(示例):关键句:虽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对于春天,似乎已得了报复,不再怨恨憎嫌了。
作者的思考:生活中总会有许多的不如意,不要报怨,要有乐观的心态,要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相信美好的时光一定会到来。
(3)【解析】此题考查课内外对比阅读的能力。对比点是两文语言特点的共同点,即清新细腻。解答时,先明了两文语言的共同特点:清新细腻,再从课文《荷叶?母亲》的语言,在文中找出具有类似特点的句子来分析。如“花后是响晴蔚蓝的天,淡淡的半圆的月,遥俯树梢。这四棵树上,有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乱哄哄地在繁枝上挤着开……”,可从用词、修辞等角度来分析作者用语上的这一特点。
答案(示例):文章的语言与《荷叶?母亲》一样,也体现了清新细腻的特点。如“花后是响晴蔚蓝的天,淡淡的半圆的月,遥俯树梢。这四棵树上,有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乱哄哄地在繁枝上挤着开……”中“响晴蔚蓝的天,淡淡的半圆的月,遥俯树梢”等语句清爽明丽、新颖不俗;“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乱哄哄地在繁枝上挤着开……”细致入微地写出了海棠娇美繁茂、活力无限的情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