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二单元检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二单元检测试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2 20:3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二单元检测试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甲胄(zhòu)   畸形(qí)   
窒息(zhì)   深恶痛疾(wù)
B.差劲(chà)
拙劣(zhuō)
平庸(yōnɡ)
数见不鲜(shù)
C.广袤(mào)
无垠(yén)
私塾(shú)
诚惶诚恐(huánɡ)
D.荧光(yínɡ)
不逊(xùn)
匿名(nì)
小心翼翼(yì)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3分)
A.凝惑 劳碌 好意难却 
谆谆教诲  
B.真谛 小憩 黯然失色 举步唯艰
C.丑陋
酝酿
筋疲力尽
颔首低眉
D.溶液
沸腾
诚皇诚恐
器宇轩昂
3.(2021·甘肃金昌质检)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A.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得到了学校师生的广泛好评。
B.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我们要继往开来,再接再厉,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
C.我们如果只看到陶渊明诗文里恬淡自然的美景,却忽略了作者隐藏在这美景背后深深的苦痛,那实在是买椟还珠了。
D.自黄冈市教育局下发《关于推进全市中小学研学旅行实施意见》后,全市许多学校纷纷组织学生研学旅行,其势头如雨后春笋。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近年来我国研制、运行和发射了多颗返回式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和科学探测卫星。
B.我们希望每个家庭都能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在孩子心中种下劳动光荣的种子。
C.马头琴的起源传说是把酸奶勺子蒙上牛皮,拉上马尾演奏,被称之为“勺形胡琴”。
D.在体育测试前,老师再三提醒我们要注意各项动作要领,切忌不要违规和失误。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有阴影,光明才更加耀眼,复杂的全球经济形势让世界更加意识到中国方案的重要。
B.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C.读实用书,做更强大的人;读审美书,做更有情趣的人;读哲学书,做深度思考人生价值的人。
D.传统文化自身的价值与魅力,放大了当代传媒的“圈粉”、“造星”功能。
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①“智能高铁”列车具备工作状态自感知、运行故障自诊断、导向安全自决策等功能。
②“智能高铁”是近两年突然兴起的一个概念,是未来中国高铁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③同时将实现全面电子客票、全程畅通出行、智能引导等综合运输服务。
④最终实现我国高铁的智能化。
⑤按照铁路专家的解释,“智能高铁”是利用大数据、北斗定位、5G通讯等先进技术,将一代信息技术与高铁技术集成融合。
A.⑤①③②④  B.⑤③②①④  C.②③④①⑤  D.②⑤①③④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10分)
(1)秋风萧瑟, 
 。(《观沧海》)?
(2)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
(3)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鸟向檐上飞, 
 。(《山中杂诗》)?
(5) 
 ,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
(6)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的高洁品质,现在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 
 , 
 。(周敦颐《爱莲说》)?
(8)《木兰诗》中说明女子如有施展抱负或才干的机会,并不比男子逊色的诗句是: 
 ,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 
 ?(《木兰诗》)?
二、综合性学习能力展示(8分)
(2021·海东期末)某校八年级(8)班正在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8.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答: 
 ?
9.请你仿照活动一将小组想要开展的其他活动形式补充完整。(4分)
活动一:诚信人物图片展
活动二: 
 活动三: 
 ?
10.活动即将结束,请以主持人的身份写一段结束语。(40字左右)(2分)
答: 
 ?
三、阅读(34分)
(一)(2021·甘肃质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9分)
黄 鹤 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1.本诗体裁是 
,描绘黄鹤楼秋景的句子: 
 , 
 。“ 
 ”字表现思乡之情。(4分)?
12.下列对本诗赏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诗的前两句从传神入笔,写由黄鹤楼发生的联想。
B.诗的五、六句写昔人乘着黄鹤见到的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
C.诗的七、八句写出了诗人悲苦凄楚、日暮思归的哀怨愁思。
D.传说苏轼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此诗而作罢,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13.五、六句写登楼所见的实景,请用自己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2分)
答:
 ?
(二)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完成各题。(10分)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
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4.“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吗?作者为什么这样说?(2分)
答: 
?
15.“这一声”指的是什么?作者觉得刺耳的原因又是什么?(2分)
答: 
 ?
16.“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中“何尝”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
17.“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联系全文,“变化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表现了鲁迅什么样的精神?(3分)
答:
 ?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15分)




  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捡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③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④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⑤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⑥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⑦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⑧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吧!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⑨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然泪下!
  ⑩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吧!
18.联系文章①~④段,说说母亲要冒着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3分)
答:
 ?
19.结合上下文,品味句子中的加点词语。(4分)
(1)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
答: 
 ?
(2)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
答: 
20.为什么说“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4分)
答: 
?
21.文章题目“母亲的心”有哪两层含义?(4分)
答:
?
四、写作(50分)
22.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1)多一点兴趣,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一点欣赏,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精彩;多一点执着,让我们的步伐更加坚定;多一点担当,让我们的脊梁更加挺拔……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题目:多一点   ?
  (2)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初一男孩儿李仁志在《少年说》节目上,有关妈妈的告白引发了观众的“集体泪崩”。
“我的妈妈每天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穿梭,她就是一名外卖配送员……”这个13岁的孩子,没有躲闪,没有犹豫,大方自豪地向大家介绍妈妈的职业。
  “妈妈工作十分辛苦,无论是风吹雨打都要按时按点派送。但有时还会遭到客人无理取闹,甚至面临恶意差评,尽管如此,妈妈依然对我说:‘无理取闹的人只是少数,生活里还是有很多善良的人。’”
参考答案
1.D A项,“畸”应读“jī”;B项,“数”应读“shuò”;C项,“垠”应读“yín”。
2.C A项,凝—疑;B项,唯—维;D项,皇—惶。
3.A “处心积虑”的意思是千方百计地盘算,形容蓄谋已久。与语境不符。
4.B A.有误,语序不当,应将“运行”与“发射”调换位置;C.有误,句式杂糅,可在“被”前添加“它”;D.有误,否定不当,将“不要”删去。
5.C A项,“耀眼”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句号;B项,选择问句只在最后用问号,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D项,有引号的并列成分间不用顿号,删除“圈粉”和“造星”之间的顿号。
6.D 
7.(1)洪波涌起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3)闻道龙标过五溪 (4)云从窗里出 (5)此夜曲中闻折柳
(6)夕阳西下 
(7)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8)雄兔脚扑朔 安能辨我是雄雌
8.【解析】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解答只要围绕“诚信”话题,有宣传鼓动性即可。答案不唯一。
答案(示例):实践诚信,从我做起。 铸诚信品质,做文明新人。 以诚为本,以信为用。
9.【解析】本题考查拟写活动形式。解答只要围绕“诚信”话题,仿照活动一示例的结构,即“诚信+名词+三字主谓短语”,有可操作性即可。
答案(示例):诚信故事我来讲 诚信名言大家背
10.【解析】本题考查拟写结束语。解答要紧扣话题“诚信”的内容,同时还要符合主持人的身份以及结束语的要求。即先总结,再提出希望。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示例):诚信是一首诗,一首无韵的诗。用心去感受,真诚付出,才能品出诗中恒久的甜蜜。让我们把诚信装在心中,一路前行!
11.律诗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愁
12.A 
B项是黄鹤楼的实景;C项是思乡之情;D项是李白登黄鹤楼说的话。
13.天气晴好,江北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上的青草繁茂浓绿。
14.没有,是为了揭露这种逻辑的荒谬,表达愤慨的感情。
15.日本学生喊的“万岁”。伤害了民族自尊心。
16.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国民愚昧麻木的感慨,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
17.决定弃医从文。 表达了鲁迅强烈的爱国之心和民族责任感。
18.【解析】本题考查对信息的提取和概括能力。题干告诉我们答题范围是文章①~④段,从前向后找,第③段有“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第④段有“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根据这些语句可以总结出答案。
答案:“我”想吃螃蟹;买不到螃蟹;母亲爱子心切。
19.【解析】本题考查品析语言。首先分析手法,再根据文章内容具体谈作用。(1)根据“咬咬牙,闭起双眼”可以判断是神态描写,写出了母亲不忍将螃蟹装进竹篓。表现出母亲的善良。(2)根据“放声大哭”可以看出是动作描写,表现出母亲因为不能满足儿子的要求而愧疚,又因为自己刚才抓捕螃蟹的野蛮行为而自责,表现出母亲的善良和爱孩子。
答案:(1)神态描写,“咬咬牙”是因为母亲做出带走螃蟹的决定非常艰难;“闭起双眼”是因为母亲不忍看自己亲手将母蟹捉走的情境。(2)动作描写,“放声大哭”是因为既有为自己不能满足病愈儿子的要求而愧疚,又有为自己刚才的野蛮行为而自责,同时也为自己最后做出放回螃蟹的决定而高兴。
20.【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需要分别分析“幸运”与“不幸”的原因。根据文章可知,“不幸”的是:这只母蟹被我母亲捉住,不但要饱尝母子分离之苦,还将成为“我”的盘中餐。“幸运”的是:这只螃蟹碰到了一位能懂得母亲的心的好母亲,最终被放回溪边,免遭劫难。
答案:“不幸”的是:这只母蟹被我母亲捉住,不但要饱尝母子分离之苦,还将成为“我”的盘中餐。“幸运“的是:这只螃蟹碰到了一位能懂得母亲的心的好母亲,最终被放回溪边,免遭劫难。
21.【解析】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要分析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文章最后一段“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吧”点明了“母亲的心”的双重含义,不仅爱自己的孩子,还能理解母亲对孩子的爱,理解别的母亲。
答案:一是母亲的爱子之心;二是母亲对天下所有母亲爱子情怀的理解、体谅之心。
22.【写作提示】(1)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补题是成功的关键。审题可知,题目中空白处填写的内容应是一个正面的词语。比如,多一点自信、多一点乐观、多一点关心、多一点希望,等等。应把空白处的内容作为写作的重点,以自己生发出“多一点……”的过程为选材的出发点。从生活中取材,再加以适当的艺术加工,写出真情实感。
  例如:拟题为“多一点感恩”,创作一篇议论文,并以题目作为中心论点。首段以一个与感恩有关的小故事引出中心论点,并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然后从中心论点中生发出几个分论点:对父母多一点感恩,对老师多一点感恩,对社会多一点感恩,对世界多一点感恩。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得出结论,向读者发出常怀一颗感恩之心的号召。
(2)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读懂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审完材料后要从中提炼出作文的主旨来。这则材料可提炼出如下两个主旨:①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②对于我们遇到的每个人,我们都要心存善良。确定主旨以后,写人记事、议论说理均可,前者要言之有事,以情动人;后者要言之有理,以理服人。
  例如:拟题为“选择善良”,创作一篇议论文。首段用一个排比句引出中心论点,并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主体部分从中心论点中生发出几个分论点:选择善良,就是要…….通过证明分论点来证明中心论点的正确。可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进行证明,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得出结论,向读者发出做一个善良的人的号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