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五首》同步练习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恨别鸟惊心(惊:使动用法,使……惊动)。
B.浑欲不胜簪(簪:名词,一种别住发髻的长条状首饰)。
C.欲辨已忘言(言:名词,言语)。
D.天接云涛连晓雾(涛:名词作状语,像波涛)。
2.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C.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下列诗句的出处、作者及作者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陶渊明——东晋诗人。
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杜甫——唐代诗人。
C.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雁门太守行》——李贺——唐代诗人。
D.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陆游——宋代词人。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20首,作者陶渊明,写于其辞官归隐后。
B.《春望》的作者是杜甫,这首诗是杜甫于安史之乱时期在长安所作。
C.《雁门太守行》作者是李贺,字长吉,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D.《渔家傲》的作者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章丘人,宋代女词人。
5.理解默写。
(1)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借用典故,抒发九死不悔的报国之志的诗句是: , 。?
(2)杜牧在《赤壁》中以东吴两位美女的命运,来间接反映政治军事情势变迁的诗句是: , 。?
(3)在战争年代,当与亲人消息隔绝,久盼音信不至时,人们常用杜甫《春望》中“ , ”两句诗来表达心声。?
(4)风雅是一种生活情调,也是一种精神追求。陶渊明的“ , ”(《饮酒(其五)》),一束花,一抹山,这种随意自然是风雅。?
(5)李清照《渔家傲》一词中写梦中情景的句子是: , , 。?
6.阅读诗歌,完成问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身居闹市,却远离俗世,不受世俗烦扰,表达了诗人 的心情。?
(2)古人往往以所喜爱的花来表明自己的志趣,你觉得诗中的“采菊”与“真意”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答: ?
7.古诗鉴赏。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歌首联写诗人春之所见,其中“ 破 ”字写出了触目惊心之景,“深”字写出了 之景。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情,寄情于景,托感于物。?
(2)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简要分析诗句所传达的情感。
答:
?
8.古诗鉴赏。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诗中“ ”字写出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塞上燕脂凝夜紫”从 方面(角度)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
(2)简要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答:
?
9.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前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 ?
(2)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答: ?
参考答案
1.C “言”是名词作动词,用言语表达。
2.D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D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的作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4.C 李贺是浪漫主义诗人。
5.(1)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2)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3)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4)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5)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能力提升
6.(1)陶醉自然、恬淡愉悦
(2)“采菊”一方面说明诗人爱菊,追求菊那样高尚的品格,另一方面“采菊”这种自得其乐的生活正体现了诗人的清高自洁、不慕荣利。诗人认为,具有菊花般品格的人和拥有“采菊”这种闲适生活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7.(1)破 满目凄然或凄凉萧瑟
(2)示例: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怀。(意对即可)
8.(1)压 视觉
(2)君王筑高台拜将,把军队托付给“我”,“我”愿仗剑杀敌为国捐躯。这里用典故表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9.(1)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或前两句写兴感之由。)
(2)不好。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