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教科版
一年级上
第二单元
5.
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
新课讲授
我们选择哪一种来测量呢?
导入新课
回形针
小木棒
xiàng
橡
皮
小立方体
分析几种物体的特点。
小组讨论
特点
适合的物品
物体首尾容易衔接,测量更准确
橡皮、小立方体
可以测较长的长度
回形针、小棒、橡皮、小立方体
可以测较短的长度
回形针、橡皮、小立方体
可以堆叠直接测物体的高度
橡皮、小立方体
导入新课
小立方体
每条边都相等,方便组合
小立方体
单位小,测量准确
小立方体
结论:小立方体最适合作为测量物休。
用小立方体测量桌面和讲台的长度
新课讲解
用小立方体测量桌面和讲台的长度
预测
预测时,可以利用我们之前用“拃”测量时的经验来进行。如一拃大约相当于5个小立方体,而一张桌面的长度大约是5拃,讲台的长度大约是10拃。据此,我们将预测的数据填入表格中。
新课讲解
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
我的预测
测量结果(个)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桌面长度
25
讲台长度
50
我的发现
测量结果可以互相比较吗?
可以
不可以
新课讲解
测量
(1)改进测量工具。
为了测量更准确、方便,我们可以将10
个小立方体用胶带粘在一起,组合成一个长方体。测量较长的物体时便
于测量和计数,也更准确。
测量
(2)进行测量。
将长方体的一端对齐桌面或讲台的一端,在长方体的另一端做出标记,然后将长方体的一端对齐标记,最后在长方体的另一端做出标记,直到测量结束。每组测量活动反复进行三次,避免偶然误差影响实验结果,使测量结果更科学、准确。
新课讲解
记录
将我们在测量活动中获得的数据填入记录表中,然后与其他小组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看测量结果是否一致。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
我的预测
测量结果(个)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桌面长度
30
29
28
29
讲台长度
60
58
58
58
我的发现
测量结果可以互相比较吗?
可以
不可以
用小立方体测量,怎样做才能又快又准确?
小组讨论
新课讲解
(2)把不同颜色的小立方体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成测量工具。
(1)把多个小立方体粘在一起组合成新的测量工具。
黄色小立方体所代表的数是5的倍数。
用小立方体测量,怎样做才能又快又准确?
小组讨论
新课讲解
(4)制作一条相当于100个小立方体长度的纸带。
(3)将纸带、棉线等缠绕在小立方体上,计算缠绕的圈数。
一圈相当于四个小正方体的长度。
小组讨论
新课讲解
这些方法都在保留了小立方体的特点的基础上,使小立方体的测量范围和功能得到延伸。
第(1)种观点可以大大缩短测量时间,第(2)种观点在第(1)种观点的基础上,使读数更便捷,进一步缩短测量时间。第(3)和第(4)种观点的测量工具相比前两种更轻巧、易操作,还适合测量弯曲的物体,比如水桶的粗细等数据。
巩固提升
1.回形针可以直接堆叠测量高度。(
)
2.预测能够帮助我们加快测量速度。(
)
3.小立方体比小棒更适合测量书本长度。(
)
巩固提升
选择(
)测量物体长度时比较方便。
A.
B.
C.
D.
D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用相同的物体作为标准物进行测量时,可以更加简单、快捷地比较出被测物体的长短。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