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8-31 11:04: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第10课《秦王扫六合》导学案
【学习目标】
(一)基础知识: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二)能力培养:通过归纳、试评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学会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秦朝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进步作用。
【学习重点】
秦的统一及作用
【自我检测】
1、从公元前______年到公元前______年,秦王______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______,都:______。
2、秦朝巩固统一加强统治的措施有:
(1)政治上,赢政规定最高统治者称______,总揽一切大权。中央政府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官职。______处理全国的政事,______管理军事,___________负责监察百官;他还接受李斯的建议,实行______制,全国分36郡,郡下设县。
(2)经济上,在全国统一使用____________钱,统一度量衡;文化上,把______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______。
(3)思想上,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又把暗中诽谤他的儒生全部活埋,这就是___________,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
(4)军事上,秦朝统一后,派将军______北伐匈奴,并修筑了西起______,东到______的长城。
(5)边疆和民族关系上,秦始皇派人开凿了______,沟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3、秦朝疆域:东至______,西到______,北至______,南到_______。
【议一议】
(1)秦国为什么能一统六国?
(2)比较秦朝建立前后不同的社会状况,探讨秦朝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
【角色扮演】秦王灭六国,结束割据,他和他的大臣们该如何统治、管理这个新的庞大帝国呢?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公元前221年秦国初定天下这一盛大时刻。(演绎历史)
学生:(分工,进入角色)
学生(礼仪官):秦国大典现在开始,有请大王上殿。(秦王上,众臣跟随上)
众学生(大臣):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学生(秦始皇):免礼平身。本王一统六国,众爱卿以为什么样的名号才符合这样的功绩?
学生(丞相绾):臣以为,前代有三皇五帝,泰皇最尊,陛下尊号定为“泰皇”如何?
学生(秦始皇):“泰皇”还差些。寡人功德超越三皇五帝,尊号应为“皇帝”,自称为“朕”。朕为始皇帝,朕的子孙为二世、三世以至万万世。全国一切军政大权由朕总揽。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朕的左右臂膀,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但最后仍由朕决断。
学生(大臣):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学生(淳于越):皇上,今天下已定,万民归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士之滨莫非王臣。论功讲德,皇上已远远超过三皇五帝,正是吾皇效法旧制,分封诸王之时。
学生(李斯):陛下,臣有不同意见。周代实行分封制,导致诸侯纷争,战火不断,人民流离失所。臣以为应吸取这一教训,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全国分三十六郡,郡下设县,加强中央的权力!
学生(秦始皇):廷尉所言极是。
学生(丞相绾):陛下,自战国以来,各国的货币、度量衡、文字各不相同,不统一势必对我大秦的经济文化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学生(大臣甲):陛下请看,我国采用“半两钱”,齐国、燕国用“刀币”,赵、魏用“布币”,楚国用“鬼脸钱”,货币不同,商品流通不畅;尺寸、升斗、斤两不统一,不利于赋税的征收;文字各式各样,政令无法下达,文化无法传播。长此以往,后患无穷啊。
学生(秦始皇):朕宣布:即日起,废除六国原有货币、文字、度量衡。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文字用小篆,度量衡整齐划一。
学生(淳于越):陛下,臣考虑再三,坚持认为大秦应实行分封制,恢复昔日的礼乐制度。
学生(李斯):荒唐!怎能用周代的方法治理现在的大秦帝国?陛下,这些儒生只会借古非今,祸乱百姓。臣建议发布“焚书令”: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的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人都要判处死刑;对那些谣言惑众之徒抓捕活埋以效天下。
学生(秦始皇):准!将淳于越赶出大殿!(两侍卫上,淳被押下)
学生(蒙恬):陛下,臣追随吾皇以来,备受重用,奉命统率30万大军镇守北疆。今北方匈奴不断侵扰,百姓苦不堪言。南方愚蛮也是祸事连连,也应早早提防。请皇上下旨定夺。
学生(秦始皇):北方匈奴是游牧民族,居无定所。你可先主动出击,夺取河套,再从内地移民到此屯田;后筑城防,北方之危可解。南方愚蛮,朕择日另派他人,只要恩威并施,传达文明,兴修珠江水利,后患可绝。众卿凯旋之时,就是我大秦强盛之日。
学生(礼仪官):大典结束,退朝。
【知识拓展】
(1)歌谣:
公元以前 2 2 1,秦灭六国来统一;专制集权嬴政始,独揽大权称皇帝;
丞相太尉和御史,地主推行郡县制;文字货币度量衡,焚书坑儒暴政施;
北筑长城御匈奴,临洮辽东万余里;开发南疆修灵渠,空前广阔秦疆域。
(2)三皇五帝:
三皇 :指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天皇、地皇、泰皇(据《史记·秦始皇本纪》)。
五帝 :指传说中的上古帝王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据《史记·五帝本纪》)。
(3)三九公卿制:
秦朝的中央机构实行“三公九卿制”。
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朝设左、右丞相,以右为尊;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副丞相”,主管监察。
九卿:(1)奉常,掌宗庙礼仪; (2) 郎中令,掌宫殿警卫;
(3)卫尉,掌宫门屯卫; (4)太仆,掌御用车马;
(5) 廷尉,掌刑法; (6) 典客,掌外交和民族事务;
(7)宗正,掌皇族、宗室谱系、名籍; (8)治粟内史,掌财政;
(9)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
九卿之外,还有列卿,如:中尉,掌京师治安;将作少府,掌修治宫室等。三公和九卿以及列卿等,都各有自己的府寺,以处理日常事务。大事总汇于丞相,最后请皇帝裁决。
本王自称为朕
命令称为诏
印称为玺
子孙是二世,三世…直至万世
我统一天下,德盖三皇,功过五帝。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