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9-02 14:41:47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古城西安
玉门关
玉门关
敦煌莫高窟
鸣沙山
月牙泉
楼兰古国
楼兰古杨
风吹草低现牛羊
新疆沙湖

atrt mt
命南
空2
之(共32张PPT)
两张疆域图对比有什么不同?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西域的地理概念
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渡玉门关.
______王之涣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______ 王维
写作提示
1、汉武帝时已经具备了通西域的什么条件?
2、招募的使者需完成什么任务?
3、若完成任务有何奖赏?
招 贤 令
我大汉王朝,历经几代先皇的休养生息,现民殷国富,兵强马壮。吾皇汉武帝雄才大略,志在四方。为保境安民,彻底根除匈奴之患,拟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现招募使者一名,代表大汉王朝出使大月氏。事成之后,赏良田美宅、黄金百两。如有勇者,速来报名,钦此!
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写一则招贤令,比一比哪组写得好
活动一:招贤纳士
张骞简介
张骞(?-前114年),汉中成固人,西汉著名探险家、外交家。官至大行(接待宾客的官吏) ,封博望侯。曾两次出使西域,一次出使云南,两次随军出征匈奴。
博望侯张骞塑像
解说词:公元前138年,张骞一行从长安出发,走至匈奴境内被俘获。
公元前138年出发
公元前126年返回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见贤思齐:
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出类拔萃之人物也!
    -(历史学家)翦伯赞
张骞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张骞手持汉节出使西域
张 骞 两 次 出 使 西 域
次数 时 间 目 的 成果


公元前138年
公元前119年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访问西域,建立关系
了解西域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及同汉朝来往的愿望
互派使节,交往日趋频繁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西域都护的设置
时间:
职能:
意义:
公元前60年
总管西域事务
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009年7月5日20时左右,新疆发生严重的打砸抢事件,一群恐怖势力“东突”妄图建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国” 。
你认同他们的行为吗?为什么?
思考归纳:
张骞通西域的历史意义?
③为开通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
①促进了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② 为后来设西域都护的设置打下了基础。
丝绸之路-The silk road
想一想:
为什么这条商路被称为“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上出土的丝织品
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从这些地方考古发掘汉代的丝织品、钱币和陶器,不仅证实当时丝绸之路的存在,而且说明当时我国的对外贸易已相当繁荣。
海上丝绸之路
广东
广东 中南半岛 马来半岛 马六甲海峡 孟加拉湾
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岛
思考归纳:
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何历史意义?
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你知道下列成语故事的由来吗?
投笔从戎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改一改 :
(共有6处错误,看谁找的准,改的对)
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山海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西藏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汉武帝时,派班超先后于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使汉朝与西域的交往日趋频繁。因此,《汉书》记载道:“班超始开西域之迹”。公元前60年,东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使今西藏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意义在于( )
  A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B 密切了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C 设立都护府
D 控制西域各族
练一练:
2、汉朝时一个满载丝绸与瓷器的驼队,从长安出发到大秦去,这个商队必须经过的地方时(按顺序排出) ( )
①阳关②河西走廊③安息④鄯善⑤于阗⑥塞琉西亚⑦葱岭
材料一 “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汉书》
材料二 “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户之。宣帝改日都护。….
王莽篡位,貶易侯王,由是西域怨叛,与中国遂绝,并复役属匈奴。匈奴敛税重刻,诸国不堪命,建武中,皆遣使求内属,愿请都护。……永平中,北虏乃胁诸侯共寇河西郡县,城门昼闭。十六年,明帝乃命将帅,北征匈奴,……西域自绝六十五载,乃复通焉。……因以超
为都护……于是,五十余悉纳质内属……。” ——引自《后汉书,西域传》
1、张骞几次通西域?分别是什么时候出发的?
2、由张骞出使西域遇到的种种艰难险阻和挫折,你得到什么启示?
3、“宣帝改日都护”是哪一年的事?有何意义?
4、材料二中“武帝”、“北虏”各指谁?
谢谢大家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导学案
目标解读
1、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张骞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等基本史实。
(2)培养学生的想象、理解、分析、归纳、知识迁移等能力以及组织表达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活泼的历史情境,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心灵体验。
(2)设计多种类型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
(3)与相关的地理知识相衔接,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丝绸之路古代中国得以与西方文明交融交汇、共同促进世界文明进程的合壁之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通过张骞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开拓进取的意识。(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双基梳理
张骞通西域
1、西域:西汉时期,人们把现今 和 以西,也就是今天 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2、张 骞 两 次 出 使 西 域
次数 时间 目的 成果
第一次
第二次
3、 年, 的设置,标志着 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西域使者商人把中国的 和 ,从 通过 、
,运往 再转运 ,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著名的 。
2、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后,西汉的商人还经常出海贸易,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这就是 。
(三)班超经营西域
1、 初年,北匈奴重新控制西域,为了恢复对西域的管辖,公元73年, 政府派 出使西域。
2、为了让鄯善王与匈奴断绝往来,一心归附汉朝,班超对侍从说: ,最终斩杀匈奴使者。
3、班超在西域曾派部下 出使 (中国古代对 的称呼)。
即时反馈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
A 发展同西域友好关系 B 了解西域的地理和物产情况
C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D 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外联系
2、西域地区正式归属汉朝中央政权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始于
A 张骞出使西域 B 班超出使西域 C 西域都护的设置 D 丝绸之路的开辟
3、班超出使西域与张骞出使西域所起作用的不同之处是
A 促进西域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B 促进了中国与西域、欧洲的友好往来
C 为统一多民族国家作出了贡献 D 直接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的控制
4、公元前100年,中国人民难以在中原地区实现的是
A 吃小麦粉做的食物 B 穿丝绸衣服,吃葡萄
C 用铜镜欣赏自己 D 在洛阳看到大秦使者
5、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是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丝绸之路”的走向是:
A 长安---葱岭---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 B 长安---今新疆地区---河西走廊---葱岭
C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葱岭 D 成都---云南---缅甸---印度---欧洲
7、材料解析题
材料
材料一 “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汉书》
材料二 “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户之。宣帝改日都护。….
王莽篡位,貶易侯王,由是西域怨叛,与中国遂绝,并复役属匈奴。匈奴敛税重刻,诸国不堪命,建武中,皆遣使求内属,愿请都护。……永平中,北虏乃胁诸侯共寇河西郡县,城门昼闭。十六年,明帝乃命将帅,北征匈奴,……西域自绝六十五载,乃复通焉。……因以超
为都护……于是,五十余悉纳质内属……。” ——引自《后汉书,西域传》
张骞几次通西域?分别是什么时候出发的?
由张骞出使西域遇到的种种艰难险阻和挫折,你得到什么启示?
材料二中“武帝”、“北虏”各指谁?
“宣帝改日都护”是哪一年的事?有何意义?
资料链接
1、我国古代主要王朝中央政府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西汉:汉宣帝时设西域都护管辖今新疆地区。
唐朝:在西北设安西、北庭都护府.
清朝: 1696年,清军(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割据势力.统一天山北路。l733年,清朝(康熙帝)在乌里雅苏台设将军.掌管蒙古各部的军政大权。1759年,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发动叛乱,被清军迅速平定(乾隆帝)。1762年清朝设伊犁将军(乾隆帝),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朝陕甘总督左宗棠就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于1881年收复被沙俄占领长达11年之久的伊犁地区,清政府鉴于新疆地区的重要性于1884年设立新疆省,
2、学生(导游)讲解示例:
各位游客,上午好。首先,我代表个人祝大家旅途愉快!今天将由我陪同大家度过这丝绸之旅。我们的出发地是有着三千余年文明史的十二朝古都、六大古都之首的西安,西汉时称为长安,别号西京。往西将要穿过的是美丽富饶的河西走廊,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象。到敦煌,艺术宝库的壁画要观赏:仙女反弹琵琶,载歌载舞;飞天身披长带,凌空飘拂。西出阳关,浮想联翩。再往西,进入美丽的新疆大地。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瓜,万古荒原塔里木,蕴藏着丰富的气和油。它的北部是天山,天山的美景看不完,还有西游记中的火焰山,塔里木中间的沙漠拉玛干,新月般的沙丘起伏绵延。楼兰遗址在眼前,出土的干尸“木乃伊”,它的名字叫“楼兰女”。戈壁滩,风蚀地形到处见,葡萄、石榴、核桃、苜蓿远从西域传入中原。穿过两河流域的巴格达,来到终点站古罗马(大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