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一年级上册科学 2.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课件33张PPT+教学设计+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一年级上册科学 2.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课件33张PPT+教学设计+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31 10:24:28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一年级 科学
一、聚焦
常见的尺子
钢尺
竹尺
木尺
纸尺
卷尺
皮尺
塑料尺
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二、探索
尺子和测量纸带的共同点
软尺
测量纸带
塑料尺
软尺
测量纸带
塑料尺
尺子和测量纸带的不同点
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尺子和测量纸带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1.有测量的0起点。
2.标记线之间的距离等长。
3.标记线重复出现。
4.有数字标记。
制作材料:

标记线的间距大
制作材料:
塑料、皮革
标记线间有更
细小的标记线
厘米
认识尺子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厘米
1厘米
厘米(cm)
认识尺子
尺子的使用方法
5厘米
10厘米多
尺子的使用方法
这样测量对吗?为什么?
6厘米
绿色纸条的长度为6厘米。( )
×
这样测量对吗?为什么?
6厘米
绿色纸条的长度为6厘米。( )
×
这样测量对吗?为什么?
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注意什么?
1.水平放置物品和尺子。
2.物体的一端起点与尺子上的0刻度线对齐。
3.物体的另一端终点与尺子上的刻度线对齐,读出数值要准确。
4.记录测量的数值。
交流测量结果
测量橡皮的长
读一读,写一写。
测量活动
科学书的长
测量活动
汇报测量结果
科学书的长
科学书的长
科学书的长
科学书的长
三、研讨
尺子和测量纸带相比,有什么好处呢?
议一议
尺子与测量纸带相比的好处
有统一标准单位
测量更准确
测量更方便
材质不易损坏
四、拓展
1.测量自己的腰围和身高。
2.测量体重用哪种测量工具?
五、结束语
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共同点
不同点
1.材质不同。
2.尺子有更细小的刻度线。
3.数字标记方法不同。
1.有测量的0起点。
2.刻度线之间的距离等长。
3.刻度线重复出现。
4.有数字标记。
六、下节课材料准备
1.一把直尺。
2.一种卷尺。《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节内容是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7课。本课有两个活动:一是观察、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二是运用尺子去测量物体的长度。通过比较和测量学生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统一标准是非常有意义的,初步学会尺子的使用方法,并可以使用尺子进行测量物体,为后续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可以接触到尺子,但还不会进行测量。尺子的测量单位以及单位之间的进制,对多数学生来说非常陌生,理解也有难度。根据课标及教学目标,在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学生只要能说出几厘米多就可以了,不需要精确到毫米。学生能初步掌握尺子的使用方法即可。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尺子是世界通用的统一标准的测量工具,统一标准是非常有意义的。
2.尺子与测量纸带是两种测量工具,有许多相同与不同之处。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或图画初步描述尺子与测量纸带的特征,并与同伴讨论和交流 。
2.细致观察并比较尺子与测量纸带的异同。
3.初步掌握尺子的使用方法。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2.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3.愿意分享与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4.具有尊重事实的意识,认真、精确地读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意识到观察、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2.体会到统一测量工具和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3.认识到人们总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工具,从而增强了人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尺子的使用方法。
难点:能用语言或图画初步描述尺子与测量纸带的特征,并与同伴讨论和交流。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测量纸带、一把塑料尺、一条软尺、一块橡皮、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聚焦:观察测量纸带和尺子。
1.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见过或使用尺子的经历。
2.出示硬尺和软尺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尺子。
3.(出示测量纸带)这是上节课我们用的测量纸带,请你观察和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点。(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出示常见常用的尺子,让学生感受尺子在生活中的应用。设疑导入,明确学习任务。)
二、探索:观察和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活动一:观察和比较尺子和测量纸带的异同。
1.学生自主观察、比较测量纸带、塑料尺、软尺。
2.交流观察比较结果。
引导学生说:我发现测量纸带和尺子有这些相同点( ), 我发现测量纸带和尺子这些不同点( )
观看视频,再次感知老师是怎样比较的。
出示韦恩图表示测量纸带和尺子的异同。
4.小结:通过观察和比较我们发现测量纸带和尺子的共同点是:都有测量的0起点;标记线之间的距离一样长;标记线重复出现;有数字标记。不同点是:制作的材料不同;尺子有更细小的标记线;数字的标记方法不同。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并比较尺子与测量纸带的异同,引导学生能用语言对结果进行正确描述。)
活动二:用尺子测量物体。
1.认识尺子并介绍使用方法。
2.看图判断测量方法是否正确。
3.引导学生说一说用尺子测量物体的注意事项。
4.测量一:测量橡皮的长。
(1)学生尝试测量橡皮的长度,并做好记录。
(2)交流汇报测量结果。
(3)看老师测量橡皮长度的视频,与自己的测量做对比,感知正确的测量方法。
(4)引导学生正确读出测量结果。
(5)修正自己的测量结果。
(6)对比这两个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7)小结:我们测量橡皮长度的结果是一样的。这些相同的数值,说明尺子都使用了相同的标准。在1889年的第一次国际计量大会上,规定了1米的长度。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们无论使用的是硬尺还是软尺,都是用统一的标准制作成的测量工具,从此用尺子测量的结果就有了可比性和通用性。
5.测量二:测量科学书的长
(1)学生独立测量科学书的长并做好记录。
(2)思考在测量的过程中有何发现?(2秒)
学生回答。
(3)汇报测量结果。
学生回答。
仔细观察这组测量数据,塑料尺测量科学书的长,结果都不一样;软尺测量科学书的长,结果都一样。这是为什么呢?(3秒)
学生再次回答。
(教学意图:由扶到放,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会用尺子测量,认识到尺子是世界通用的统一标准的测量工具。)
三、研讨:感受用尺子测量的优势。
1.尺子和测量纸带相比,有什么好处?
学生回答。
小结:尺子测量的数据更精确,具有通用性,给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
(教学意图:通过互动交流,让学生感受用尺子测量的优势。)
四、拓展:测量自己的腰围、身高、体重。
1.用尺子测量自己的腰围和身高。
学生开始测量。汇报结果。
2.你知道测量体重要用到什么工具吗?课后可以自己测量一下。
学生回答。
(教学意图:让学生感受尺子测量的精准性,了解生活中除了长度外其他的测量工具。)
五.结束语:
这节课,同学们学会了用尺子进行测量的方法,经历了用尺子测量的全过程,体验了用尺子测量的好处。生活中的测量工具还有很多,下节课老师将带你们深入的了解。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