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 一年级上册2.6《做一个测量纸带》 (课件31ppt+教学设计+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 一年级上册2.6《做一个测量纸带》 (课件31ppt+教学设计+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29 15:21:33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做一个测量纸带
一年级 科学
一、聚焦
小立方体
纸盒的长有多少个小立方体?
5个
10个
用小立方体能测量小桶一圈的长度吗?
5个
10个
20个
做一个测量纸带
二、探索
不能弯曲
能弯曲
它们都有10个小格,都可以表示10个小立方体的长度。
活动一 做个测量纸带
制作测量纸带时,我们可能会用到哪些物品?
怎样利用这些材料制作测量纸带呢?
做一个测量纸带
制作测量纸带的步骤
观察、比较
写数字做标记
连接测量纸带
剪纸条
1.安全使用剪刀。
2.尽量沿虚线剪直。
3.每段纸带要首尾相连, 要粘贴直。
4.用数字做标记。
5.注意制作时产生的垃圾不要随处乱扔。
温馨提醒:
这几条测量纸带符合制作要求吗?为什么?








测量科学书的长
15
14+
15
13
书的长度测量结果
测量科学书的长
活动二 使用测量纸带测量
上部→ 粗
底部→ 细
测量小桶底部一圈的长度
活动二 使用测量纸带测量
小桶上部一圈的长度?
交流汇报测量结果
三、研讨
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
议一议
测量纸带和小立方体相比,有哪些好处?
四、拓展
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10个
20个
30个
50个
150个
40个
80个
160个
五、结束语
做一个测量纸带
观察比较→ 剪 → 粘 → 标记
六、下节课材料准备
1.测量纸带、一把塑料尺、一条软尺、一块橡皮。
2.学生活动手册。做一个测量纸带》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中的第6课。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标准单位的测量能产生更为一致和可比较的结果,便于信息的交流。学会了利用小立方体的边长为标准,把十个小立方体粘贴在一起的方法,解决了较长物体的测量问题。但在本课的学习中将使用小立方体测量圆桶的边沿长度或测量更大体积物体的长度时,学生会发现还是非常不方便。因此,本课继续引导学生将以小立方体的边长为标准单位,制作一种便携、可弯曲、能测量更大物体、方便计数的测量工具——测量纸带。通过制作测量纸带,学生会再次体会“起点”“首尾相连”“标准单位”等测量因素的重要性。在利用制作好的测量纸带进行物体测量的活动中,学生将进一步深化对测量需方便、准确等概念的理解。
【学生分析】
经过前五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测量物体时需要有“起点和终点”,在测量中需要“首尾相连”,感知了“十进制计数”的方便。而本节课通过制作纸带,使学生感受到进一步改进测量工具,让测量更加便捷、准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测量纸带具有更方便携带、测量和计数的特点,可以替代小立方体进行测量。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学会制作测量纸带。
2.利用自制的纸带测量一些物体,包括圆形物体的周长。
3.运用十进制记录测量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针对测量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2.乐于探究,积极参与活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会工具的改进给人们测量带来的便利。
2.认识到人们总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工具,从而增强人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按照步骤制作测量纸带。
难点: 通过对具体物体的测量,体会工具的改进给人们测量带来的便利。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印有小方格的纸若干,十个小立方体,固体胶,记录笔、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聚焦:如何解决小桶测量问题。
1.回顾上节课使用的测量工具——小立方体。
2.(出示图片)这个纸盒的长有( )个小立方体。
3.(出示一个小桶)这个小桶的长度有( )个小立方体?
学生思考并回答。
用这个小立方体能测量小桶一圈的长度吗?为什么?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学生思考并回答
4.过渡:以小立方体为标准单位制作一条测量纸带,这样的测量纸带可以弯曲,就方便测量不规则的物体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做一个测量纸带。(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导入,使学生通过对比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顺势导入新课。)
二、探索:制作测量纸带并测量小桶。
活动一:制作测量纸带。
1.谁能说一说制作的测量纸带要有哪些特点?
2.制作测量纸带,都需要哪些材料呢?
3.出示材料,教师讲解。
出示优化后的材料,问:请你说一说利用这几种材料如何制作测量纸带?
4.出示教师制作测量纸带的视频,学生要仔细观看操作步骤。
5.出示制作步骤,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制作测量纸带。
6.引导学生剖析制作测量纸带的注意事项。
7.学生独立制作测量纸带。
8.展示交流、评价。
9.修正测量纸带。
(设计意图:让学生思考测量纸带的特点,为学生有序完成测量纸带的制作打好基础,有利于学生体会到改进测量工具可以使测量更方便,增强创新设计的意识。)
活动二:使用测量纸带测量并记录。
(一)使用测量纸带测量科学书的长。
1.出示科学书的长:预测、测量、填写实验记录。
2.展示交流、汇报。
3.观看视频,对照修正。
4.感知测量纸带标数字的优势。
(二)使用测量纸带测量小桶一圈的长度。
1.观察小桶,引导学生感知小桶不同部位一圈的长度不同。
2.预测小桶底部一圈的长度,观看视频学习方法。
3.说一说预测与测量的结果相差多少?
4.说一说测量小桶上部一圈长度的方法?
5.学生利用测量纸带进行测量:先预测再测量,并填写实验记录单。
6.展示交流,汇报实验数据。
(设计意图:由扶到放,引导学生思考注意事项,有助于学生更加有序准确地完成测量,减少测量的误差。)
三、研讨:分析原因,感知测量纸带的优势。
(一)分析测量结果不一样的原因。
1.我们使用的测量纸带、小桶都一样,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回答。
2.小结: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发现测量纸带用起来很方便,测出来的数据都非常接近,说明用测量纸带统一了我们的测量标准,测量的数据也更加准确了。
(二)测量纸带和小立方体相比,有哪些好处?
1.测量纸带和小立方体相比,有哪些好处?
学生回答。(图示帮助学生说明 )
2.小结:小立方体只能测量直的物体,测量纸带可以弯曲,不仅可以测量直的物体,还能测量弯曲的物体。测量纸带可以做很长,可以测量很长的物体。测量纸带上有方格和数字,不用数方格就能很方便读出所测物体的长度。与小立方体比,用纸带测量更方便、更准确。
(设计意图:通过研讨,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感受测量纸带的作用。继而认识到人们总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工具,能力也随之逐渐增强。)
拓展:测量腰围和身高。
活动:(出示小立方体、长、短不一的测量纸带图片)请你自主选择这些测量工具测量自己的腰围和身高?
(设计意图:测腰围和身高是与学生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提供多种测量工具,让学生自主选择,意在检验学生是否能选择最优的测量工具,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结束语
这节课同学们用亲手制作的测量纸带解决了一些测量物体的问题,发现了测量纸带比小立方体这种测量工具更加方便、更加准确。为了满足生活中不同的需求,科学家们还发明了很多比测量纸带更具有优势的测量工具呢。下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们。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