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来测量》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用手来测量》是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的第三课。本课是在学生学会了对物体的外部形态进行比较的方法,知道了起点、终点和距离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将通过使用非标准单位测量桌子的高度,完成从比较活动到测量活动的转变,认识到测量是被测量的物体和某一种标准的比较,比较的结果要用数据来描述。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将体验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测量方法,即使用拇指和中指的距离(拃)来测量。学生会学到如何用纸带的长度来替代桌子的高度,从而完成“几拃——纸带长——几拃”这样一个思考过程。活动中第一次对学生提出“预测”的要求,让学生测量前对桌子高度进行预测有“几拃”。同时教师向学生指明,预测不是猜,而是依靠经验和实在的观察作出的判断。通过活动,学生将认识到,“拃”作为一种非标准测量单位,测量结果具有多样性,即每个人手的差异导致测量结果的不同,这将为下一课的学习做铺垫。
【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幼儿园和小学的过渡时期,对于具体形象的事物具有较强的兴趣。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对于用身体的一些部位帮助我们来测量是有一定的认知的,但是对于“一拃”比较陌生,所以教师需要反复强化学生的认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测量可以量化比较结果。
2.人体可以作为一种测量工具,方便测量。
3.知道“拃”是张开的拇指到中指间的长度,测量时每一拃要首尾相连。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对桌子的高度进行预测。
2.能用手来测量桌子的高度,并标记测量过程。
3.会观察、比较纸带上的标记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
2.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3.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4.意识到细致的测量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准确。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拃”是张开的拇指到中指间的长度,测量时每一拃要首尾相连。
难点: 1.能用手来测量桌子的高度,并标记测量的过程。
2.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一条纸带、一把剪刀、一支油性彩笔、一个胶棒。
【教学过程】
聚焦:测量可以使比较更准确。
谈话导入:前两节课,我们采用了比较的方法比较了恐龙的高矮、长短,纸蛙跳的远近。生活中不仅需要比较,还需要测量。
1.出示两幅图片,比较树干的粗细。
我们的手可作为测量工具。测量可以使比较更准确。
2.揭示课题:用手来测量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接点题,明确学习任务。)
3.认识“一拃”。
(1)认识手指名称。
教师课件介绍后,对口令游戏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手指名称。
(2)教师讲解“一拃”。
(3)学生学习“一拃”
确定“一拃”的距离。
(4)比“一拃”(要求:张得最大,压到不能压)
(5)检查“一拃”:课件出示学生比的“一拃”图片,进行判断。
4.小结:“拃”是张开的拇指到中指间的长度,“拃”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测量方法。
5.过渡:那怎样用“拃”来进行测量呢?
(教学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强化学生对“一拃”的认识,为后面测量活动做铺垫。)
二、探索:用手测量桌子的高度。
活动一:测量科学书短边的长度。
1.(出示图片)科学书的短边有几拃?
2.认识“预测”(根据你的“一拃”猜,科学上叫“预测”)
3.判断用“拃”测量的方法。(首尾相连、从起点到终点、“拃”大小一样)
4.课件展示一名学生测量结果。讲解如何记录“拃”数。
活动二:测量课桌面的宽度。
1.认识课桌面的宽。
2.全体学生预测、测量课桌面的宽。
测量前再次强化测量的注意事项;学生开始活动。
3.交流:我预测桌面宽度是( )拃,我测量桌面宽度是( )拃。
4.小结:我们用“拃”进行了测量,测量时要从起点到终点,每一拃一定要首尾相连,拃大小要一样。这样测量的结果才准确。
(教学意图:由扶到放,一步步引导学会用“拃”测量,体验用“拃”测量的方法。)
活动三:测量桌子的高度。
1.预测桌子高度有几拃?
2.出示记录单,学生进行预测。
3.播放学生演示测量桌子高度的视频。
请学生仔细看并思考:通过观看他们的测量,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感知直接测量桌子高度不仅麻烦而且误差大。
4.播放微课,引导学生找出对策。
学生回答。
5.强化测量步骤及注意事项。
6.拿出材料,开始测量,填写实验活动手册。
7.展示测量纸带,将测量结果汇总、交流。
8.小结:通过用拃来测量桌子的高度,我们体验到用正确的方法,一拃一拃的测量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准确。
(教学意图:通过视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用纸带测量课桌的高度,活动前后,教师适时指导,循序渐进引领学生进行探究。)
三、研讨:直观比较,得出结论。
1.比较、思考:我们测量结果一样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回答。
2.总结:一拃可以帮助我们测量,但由于每个人手指长度不同,测量的结果不够准确。
(教学意图:通过直观展示,观察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找原因环节引导学生做事要方法正确,认真细致的好习惯。)
四、拓展:认识人体更多部位的测量工具。
1.观看视频了解用身体其它部位测量的方法。
2.自主选择人体测量工具,课后完成活动手册第十页的家庭尺寸图。
教学意图:学以致用,让学生感受科学和生活紧密相连,人体可以作为一种测量工具,方便测量。
五.结束语:
这节课,同学们知道了手、脚、手臂等等可以作为测量工具,学会了如何利用这些人体工具进行测量。发现了在用人体不同部位做测量工具时,由于每个人的手指长短、脚的大小、手臂的长短不一样会导致了测量的结果不同。
【板书设计】(共29张PPT)
用手来测量
一年级 科学
一、聚焦
图一
图二
比一比,哪棵树干粗?
用手来测量
认识手指名称
拇指
食指
中指
无名指
小指
一拃
1拃
仔细观察“一拃”是否正确,为什么?
图一
图三
图二
怎样用“拃”来测量?
二、探索
预测科学书短边的长度有几拃?
你可以这样说:
我预测科学书短边的长度有( )拃。
活动一 测量科学书短边的长度
( )
√
( )
×
图一
图二
正确:首尾相连,
×
( )
图三
( )
图四
×
从起点到终点,
“拃”大小一样。
测量科学书短边的长度有几拃?
起点
终点
我测量科学书短边的长度为1+。
记作:1+
桌面宽有几拃?
(1)预测
(2)测量
(3)说结果
我预测课桌面的宽是( )拃。
测量知道了课桌面的宽是( )拃。
活动二 测量课桌面的宽
桌子的高有几拃?
(1)预测
(2)测量
(3)记录结果
高
活动三 测量桌子的高度
测量桌子的高度
测量桌子的高度
测量桌子的高度
测量桌子高度的步骤
①用纸带确定桌子高度
②剪掉多余部分
③测量纸带有几“拃”长
测量结果展示
三、研讨
测量结果不同的原因?
四、拓展
绘制家庭尺寸图
五、结束语
用手来测量
一拃
记作:1+
一脚
一庹
六、下节课材料准备
1.纸带、橡皮、回形针、小棒、小立方体。
2.学生活动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