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代表文化 距今时间 体质形态 工具制造 生产活动 用火 社会组织
北京人
山顶洞人
约70万-20万年
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打制石器
采集、狩猎
原始人群
约3万年
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开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骨针)
采集、狩猎、
捕渔
人工取火
氏族
自然火
我国最早人类:
元谋人
(距今约170万年)
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捕捉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
展厅一: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农作物——水稻
问题: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水稻说明了什么?其出土的数量之大,世界罕见,又说明了什么?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展厅二: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耒耜
耒
耜
展厅三:
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式房屋
房屋想象图
房屋想象复原建筑
请思考:
结合地理学科知识,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种结构的房屋呢?
当时南方地区地势低洼、气候潮湿炎热。干栏式房屋可以通风防潮。
展厅四:
河姆渡遗址的饲养家禽
陶猪
陶羊
陶鱼
陶鸟
猪纹陶钵
展厅五: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器
陶罐
陶盘
骨哨
玉器
展厅五: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玉石器
动脑筋:
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呢?
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子,会挖掘水井,过定居生活。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
展厅一:
半坡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
石斧
石刀
木耜
展厅二:
半坡遗址的半地穴式房屋
复原图
剖面图
复原建筑
请思考:
请根据地理知识,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种结构的房屋?
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比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挡风雨,又可以取暖。
人面鱼纹陶盆
半坡原始居民制作的陶器上所刻画的符号,有学者认为这是我国早期的文字雏形。
展厅三:
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
尖底瓶
三角纹彩陶盆
鱼纹彩陶壶
展厅四:
半坡遗址出土的纺织与渔猎工具
骨针
骨锥
展厅五:
半坡遗址出土的粮食作物和蔬菜种子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在生产和生活方面有哪些相似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
相似之处 不同之处
河姆渡居民
半坡
居民
1、都开始了农业生产,并转向定居生活。2、都会依据不同的环境和需求搭建房屋。3、都会制造陶器。4、农耕外渔猎依然存在。
地理位置:长江流域
房屋样式:干栏式房屋
农作物:水稻
生活:挖井
地理位置:黄河流域
房屋样式:半地穴式房屋
农作物:粟
生活:普遍使用弓箭
大汶口原始居民
1.时间:
2.地点:
3.生产农具:
4.原始手工业:
5.
约四五千前
黄河流域(山东泰安)
石镰 石锄
黑陶 白陶
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的出现
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陶器
在大汶口墓葬中,有这样两组墓葬:一组7个墓,随葬品比较丰富,最多的一个墓有77件,最少的一个墓也有19件,都包括陶器、玉石器、猪头等;另一组4个墓,随葬品很贫乏,总共只有17前,为陶器、纺轮、獐牙等。
想一想:
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为什么有随葬品多少的现象出现?
原始
居民 距今时间 生活
地区 原始
农耕 原始家畜饲养业 原始
手工业
河姆渡
半坡
大汶口
约七千年
长江流域浙江
约五、六千年
黄河流域陕西
约四、五千年
黄河流域山东
最早种植水稻
最早种植粟
农耕经济更大发展
磨制石器
磨制石器
饲养家禽
饲养猪狗等动物
制造陶器、玉器和原始乐器
制造彩陶、纺线、织布、制衣
制造黑陶、白陶,手工业更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