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9-12 16:27: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导学稿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孔子,名 ,字 ,春秋末年 国人。他是伟大的思想家,
学派的创始人。
3.孔子的思想主要是 。
4.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私学,主张 ,就是不论社会地位高低、贫富贵贱,人人都应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5.《孙子兵法》是春秋时期的军事家 写的一部军事著作,《孙膑兵法》是 _时期的军事家 写的一部军事著作。
二、选择题
1.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们把他的言论整理成下面哪一部书( )。
A.《春秋》 B.《尚书》 C.《 论语》 D.《礼记》
2.下列思想家属于同一个学派的是( )。
①孔子 ②墨子 ③庄子 ④荀子
A.①③ B.② ③ C.②④ D.①④
3.“为政以德”是下列哪家学派的思想(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4.主张“兼爱”“非攻 ”的思想家是( )。
A.孟子 B.韩非子 C.孔子 D.墨子
5.下列哪种主张是韩非子的思想( )。
A.施 仁政于民 B.实行“法治”
C.“道法自然” D.“兼爱”
能力提升
1.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在古今社会,下列符合孔子“仁”的思想的行为是( )。
A.以强凌弱B.乐于助人 C.以大欺小D.杀富济贫
4.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中,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的是(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D.韩非
5.下列思想家属于同一时期的一组是( )。
A.老子和孔子B.孔子和孟子C.老子和墨子D.韩非和孙武
6.墨家的创始人是( )。
A.孔子 B.老子 C.墨子D.孟子
7.“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提出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一观点符合今天的 ( )。
A.发展的观点 B.保护环境的观点
C.休渔政策 D.“仁政”的观点
8.战国时期,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思想家是( )。
A.孟子 B.孙武 C.韩非 D.董仲舒
9.(2007年,广东模拟)“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这句著名军事格言出自( )。
A.孙武 B.孟子 C.孙膑 D.庄子
拓展探究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请你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面问题。
(1)请你根据所学内容,设计表格列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兵诸家代表人物各一名及其思想
(2)上述人物,你最喜欢哪一位?说出你的理由。
(3)你觉得上述人物中的哪些观点值得被现代社会吸收、利用?
知识链接
同学们,你们的学校一定非常整洁美丽,可是,总有些同学不能自觉地保护这美好的校园环境。请你们举出不爱护校园的行为。另外,请你用儒家的道德教育、法家的法治思想、道家自我觉悟的观点, 为保护校园环境提出你的建议。
参考答案
基础达标
一、填空题
1.百家争鸣 诸子百家
2.丘 仲尼 鲁 儒家
3.仁 礼 德 礼
4.有教无类 三千 七十二
5.孙武 战国 孙膑
二、选择题
1.C 2.D 3.A 4.D 5.B
能力提升
1.B 2.A 3.A 4.A 5.A 6.C 7.B 8.C 9.A 10. (1)“兼爱”“非攻”。(2)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和平安定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反对战争、批评战争破坏生产也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希望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发展生产,有利于社会进步。
拓展探究
点拨:旨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运用史实分析问题的能力。可结合现代社会现象来分析解答此题。
答案:(1)
姓名 时期 著作 主要思想
孔子 春秋晚期 《论语》 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为证以德”。主张“因材施教、谦虚好学”“温故而知新”
墨子 战国 主张“兼爱”“非攻”
老子 春秋晚期 《道德经》 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主张以柔克刚
韩非 战国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孙武 春秋晚期 《孙子兵法》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2)不唯一,只要说明理由即可。
(3)孔子“仁”的学说和关于教育的主张;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墨子的“兼爱”“非攻”;韩非子的法治思想都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和借鉴。
知识链接
点拨:答案可别具一格,言之有理即可。
提示:如儒家的观点,损害公物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法家的观点,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道家的观点,损害公物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等学生自我觉悟等。指出说服教育是主要方法,纪律惩罚是辅助手段,自我觉悟能彻底解决问题,三者不应互相排斥,它们都对形成学生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