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浙科版必修2 4.2基因重组使子代出现变异 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浙科版必修2 4.2基因重组使子代出现变异 作业(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1-18 22:0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因重组使子代出现变异
1.下列甲、乙分裂过程中产生配子时发生的变异分别属于( )
A.基因重组,不可遗传变异 B.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C.基因突变,不可遗传变异 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2.杂合体雌果蝇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妺染色单体间的相应片段发生对等交换,导致新的配子类型出现,其原因是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 )
A.基因重组 B.染色体重复 C.染色体易位 D.染色体倒位
3.图示为雌性果蝇体内部分染色体的行为及细胞分裂图像,其中能够体现基因重组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下列情况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
①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②基因型为DD的豌豆,种植在土壤贫瘠的地方出现矮茎性状,而下一代种植在水肥充足的地方,全表现为高茎 ③R型肺炎链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的过程 ④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下列各项中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
A.基因型为Dd的个体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不同类型的子代个体
C.YyRr自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新类型
D.杂合高茎与矮茎豌豆测交的后代有高茎和矮茎
6.下图甲表示果蝇卵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图乙表示该卵原细胞形成的卵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图中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有丝分裂比,甲→乙的过程中特有的可遗传变异是基因重组
B.图甲中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C.图乙染色体上存在d 基因的原因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D.基因D、d的本质区别是碱基对的种类不同
7.2019年,我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下列有关杂交育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可以集合两个或多个亲本的优良特性
B.杂交育种的目的可能是获得纯种,也可能是获得杂合子以利用杂种优势
C.杂交育种的育种时间较短
D.若育种目标是为了获得隐性纯合子,则在育种时长上可能与单倍体育种相差不大
8.如图所示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等位基因的图解,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该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B.基因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C.基因B与b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图示现象是配子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9.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C.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
D.一般情况下,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不能发生基因重组
10.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杂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比不可能是基因重组导致的
B.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会导致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
C.“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转变为S型细菌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D.基因重组导致生物性状的多样性,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11.如图表示三种类型的基因重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类型的基因重组在减数分裂的同一个时期发生
B.甲和乙中的基因重组都发生于同源染色体之间
C.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中的基因重组与丙中的基因重组相似
D.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出现新的表现型的原因和甲中的基因重组有关
12.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能破坏生物体与现有环境的协调关系,不利于进化
B.人体内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性状的改变,但不一定会产生遗传病
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实质是基因重组
D.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片段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1)甲图中,精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却产生了基因型为a的精子,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
(2)乙图中精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产生了AB和ab的配子,说明两对基因之间发生了基因重组.
故选:D.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变异的知识。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对应片段的交换导致基因重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也能导致基因重组,A正确。染色体重复、染色体易位、染色体倒位属于染色体变异,B、C、D错误。
3.答案:B
解析:图①表示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能够实现基因重组;图②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图③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在这个过程中不发生基因重组;图④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能够体现基因重组。
4.答案:C
解析:基因重组在有性生殖中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互换,二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①属于基因重组;②是环境对性状的影响;③R型肺炎链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链球菌的过程属于基因重组;④是基因突变。故本题选C。
5.答案:C
解析:基因重组是指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在一起,而基因型为Dd的个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不属于基因重组,故A错误;含有两个性状的杂合子,如YyRr,自交后代出现不同的表现型,属于基因重组,故C正确;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属于同一个性状,不能发生基因重组,故D错误。
6.答案:A
7.答案:C
解析:A、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可以将两个或多个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A正确;
B、杂交育种的目的可能是获得纯种,也可能是获得杂合子以利用杂种优势,B正确;
C、杂交育种一般过程操作繁琐,育种时间较长,C错误;
D、隐性纯合子在性状表现时就已经可以确定是纯合子,如果只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情况下,杂交育种用时与单倍体育种基本相同,D正确。
故选C。
8.答案:B
解析:图中1和2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根据染色体的颜色可知,该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A正确;由于发生交叉互换,等位基因A与a的分离不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错误;基因B与b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正确;图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会导致基因重组,这是配子多样性的原因之一,D正确。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重组的知识。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稈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由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一般情况下,基因重组发生的时期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花药内能进行减数分裂,该过程可发生基因重组,根尖只能进行有丝分裂,故不能发生基因重组。
10.答案:C
解析:如果一对相对性状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则杂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比可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A错误;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会导致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B错误;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D错误。
1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重组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甲属于交叉互换型基因重组,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乙属于自由组合型基因重组,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属于人工条件下的基因重组,发生于不同生物之间,A错误。甲发生于同源染色体之间,乙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B错误。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是因为S型细菌的遗传物质进入R型细菌内,也发生于不同生物之间,所以与丙中的基因重组相似,C正确。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出现新的表现型是因为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非等位基因发生了重组,与乙中的基因重组有关,D错误。
12.答案:C
解析:基因突变可能破坏生物体与现有环境的协调关系,对生物有害,但有些基因突变也可能使生物产生新的性状,适应改变的环境,获得新的生存空间,也有些基因突变既无害也无益,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单纯说基因突变不利于进化,A错误。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等因素,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性状的改变,B错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实质是基因重组,C正确。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 生片段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