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和性别相关联
1.下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Ⅰ上还是片段Ⅱ上,现用一只表现型为隐性的雌蝇与一只表现型为显性的雄蝇杂交,不考虑突变,若后代为①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②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则可推断①②两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 )
A.Ⅰ、Ⅰ B.Ⅱ-1、Ⅰ C.Ⅱ-1或Ⅰ、Ⅰ D.Ⅱ-1、Ⅱ-1
2.染色体X与Y、Z与W分别决定着果蝇和家蚕的性别,X与Y、Z与W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染色体X与Y以及Z与W之间基因组成不完全相同
B.染色体X与Y以及Z与W都是性染色体,所含基因控制的性状都和性别相关联
C.染色体X与Y以及Z与W同源区段控制的性状在不同性别中的比例一定相同
D.染色体Y及W所含的特有基因控制的性状分别只在雄蝇和雌蚕个体间遗传
3.下列关于性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都与性别相关联
B.XY型生物体的细胞内都含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
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决定性别
D.X、Y染色体上也存在等位基因
4.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B.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
C.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 D.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5.如图为人类的性染色体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I区段上的隐性遗传病,女性患者较多
B.I区段上的显性遗传病,女性患病,其父亲儿子均患病
C.Ⅱ区段上的遗传病,也会与性别相关联
D.Ⅲ区段上的遗传病,可能隔代遗传
6.人体细胞有46条染色体,其中44条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男性细胞中有一条性染色体来自祖父
B.其中一半染色体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
C.女性细胞中有一条性染色体来自祖母
D.常染色体必是来自祖父、外祖父、祖母、外祖母,各占1/4
7.血友病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是患者。血友病基因在该家庭中传递的顺序是( )
A.外祖父→母亲→男孩 B.外祖母→母亲→男孩
C.祖父→父亲→男孩 D.祖母→父亲→男孩
8.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患血友病的男孩,其双亲基因型不可能是( )
A. XHXh和 XhY B. XhYh 和 XHY C. XhXh和 XhY D. XHXH和XhY
9.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下列有关图示四个家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能是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丙、丁
B.肯定不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丁
C.家系甲中,这对夫妇再生一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4
D.家系丙中,女儿一定是杂合子
10.如图为某遗传病的家系图,现已查明Ⅱ3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Ⅰ1和Ⅱ2的基因型相同 B.Ⅱ2—定带有该致病基因
C.Ⅲ1的致病基因的获得途径是:Ⅰ1→Ⅱ2→Ⅲ1 D.Ⅱ2和Ⅱ3再生一个女孩患病的概率为1/2
11.如图所示的单基因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a。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Ⅲ1为纯合子的概率应是2/3
C.Ⅰ1与Ⅲ3为携带者的概率相同 D.据图分析可知a的值应是9
12.人体X染色体上存在血友病基因,用Xh表示,显性基因用XH表示。下图是一个家族系谱图,请回答:
(1) 1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 4号的可能基因型是____________,她是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
(3) 若4号与正常男性结婚,所生第一个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是________;若这对夫妇的第一个孩子是血友病患者,再生一个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是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 用一只表现型是隐性的雌蝇与一只表现型为显性的雄蝇杂交,不考虑突变,若后代为①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则亲本为XbXb与XBY或XBYb,基因位于Ⅱ-1或Ⅰ;若后代为②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则亲本为XbXb与XbYB,基因位于Ⅰ
2.答案:C
3.答案:B
解析: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都与性别相关联,A正确;XY型生物体的细胞内可能含有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XX),也可能含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XY),B错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决定性别,如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C正确;X、Y染色体存在同源区段,所以X、Y染色体上也存在等位基因,D正确。
4.答案:C
解析: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有的可以控制性别,但是也有不控制性别的,如控制色盲的基因在染色体上,A错误;
性染色体能控制性别的原因主要减少因为性染色体上有控制性别的基因,B错误;
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其中一条来自母亲,另一条来自父亲,C正确;
在正常体细胞中,无论是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并经减数分裂后减半存在于生殖细胞中所以性染色体存在于所有细胞中,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有性染色体的存在,D错误。
5.答案:C
解析:I区段是X染色体特有的区段,其上的单基因遗传病,分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和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中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而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男性患病率低于女性,A错误。I区段上的显性遗传病,父亲必定将X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传给女儿,女儿均患病,而女性患病基因可以来自父亲或母亲,故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不一定患病,B错误。Ⅱ区段是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其上的单基因遗传病,也会存在性别差异,如①XaXa×XaYA后代所有显性个体均为男性,所有隐性个体均为女性;②XaXa×XAYa后代所有显性个体均为女性,所有隐性个体均为男性,C正确。Ⅲ区段是Y染色体特有的区段,其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为伴Y染色体遗传病,所以Ⅲ区段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男性,所以每一代均有患者,D错误。
6.答案:D
解析:男性细胞中Y染色体来自祖父;一个人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女性细胞的两条X染色体中有一条来自父亲,父亲的X染色体来自该女性的祖母;父亲体细胞中的常染色体一半来自祖父、另一半来自祖母,父亲的常染色体中有一半随机遗传给他的子女,即来自祖父和祖母的常染色体数目不确定,同理,来自外祖父和外祖母的常染色体数目也不能确定。
7.答案:B
8.答案:D
解析:已知血友病是伴X隐性遗传,设血友病致病基因为h,所以患血友病的男孩的基因型是XhY,其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母亲,即母亲至少有一个致病基因,所以母亲的基因型是XHXh或XhXh,但是不可能是XHXH;男孩患病与父亲无关,因为他从父亲那获得的是Y染色体,所以父亲的基因型可以XHY是或XhY.
故选:D.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有关内容。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而丁为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甲为隐性遗传病,丁有可能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由甲图“无中生有”可知一定是隐性遗传病,但致病基因可能在常染色体上,也可能在X染色体上,在常染色体上时,再生一个小孩患病概率为1/4,在X染色体上时,再生一个小孩患病概率也为1/4;家系丙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可能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因此女儿可能为纯合子,也可能为杂合子。
10.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Ⅱ2和Ⅱ3生出的Ⅲ1患病,且Ⅱ3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可以判断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致病基因为a,则Ⅰ1和Ⅱ2的基因型均为XAXa,Ⅱ2—定带有该致病基因,A、B正确;Ⅲ1的基因型为XaY,其致病基因的获得途径是:Ⅰ1→Ⅱ2→Ⅲ1,C正确;Ⅱ2和Ⅱ3的基因型分別为XAXa和XAY,他们所生女儿的基因型为XAXA、XAXa,均表现正常,即Ⅱ2和Ⅱ3再生一个女孩患病的概率为0,D错误。
11.答案:C
解析:由图Ⅱ3患病且为女性,其父母都正常,所以该单基因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B、b表示);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a,说明基因型bb的频率为1/a,基因b的频率为,基因B的频率为1-。因为a的值未知,不能计算出Ⅲ1为纯合子的概率;Ⅱ3患病,基因型为bb,因此其父母基因型均为Bb,其后代不患病个体基因型均为Bb,所以I1与Ⅲ3均为携带者;在人群中,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1/a一般较低,由题干信息不能推算出发病率。
12.答案:(1)XHXh
(2)XHXH或XHXh 1/2
(3)1/8 1/4
解析:(1)1号的母亲是血友病患者,其基因型为(),而1号个体正常(基因型为),因此1号父亲的基因型为。
(2)2号个体不患病,所以4号个体的基因型是或,且概率各为1/2。
(3)如果4号与正常男性结婚,则生第一个孩子患病的可能性为1/41/2=1/8。若这对夫妇生的第一个孩子是患者,则4号的基因型是,她们生第二个孩子患病的概率就是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