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伊岭区中学导学案
年级 七年上 学科组 历史 课题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课时 1 主备教师 王凤利 审查人:吴永杰 编制时间 :2012年7月29日 时间:9月26日
乌伊岭区中学导学案
年级 七年上 学科组 历史 课题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课时 1 主备教师 王凤利 审查人 吴永杰 编制时间 2012年7月30日 时间:9月29日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重点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
能力目标:通过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史联系起来,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提高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难点:(1)思想家老子(2)百家争鸣
知识链接:春秋战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一时间思想文化空前活跃,诸子百家竞相争鸣。
【自主学习】(用1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A级
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1.思想:孔子是春秋晚期 学派创始人,提出“ ”的学说,主张“ ”和“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2.教育:创办 ,广收门徒;注意“ ”;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提出“ ”。孔子的言论被弟子整理成 一书。他的代表作《春秋》。
3.影响: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 思想。
二、思想家老子
老子是春秋晚期 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 里,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三、百家争鸣
1.墨家:创始人 主张“ ”“ ”,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2.儒家: 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提出“ ”,要求统治者用“ ”治国,主张自然资源持续利用。
儒家另一位代表人物 ,提出“ ”认为人能认识自然规律,并要按自然规律去办事。
3.道家: 是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提出 “ ”。
4.法家: 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主张 ,提倡 ,提出建立 的中央集权。
5.兵家:兵家鼻祖 是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代表作《 》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出自此书。
兵家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 ,提出“ , ”
合作探究
1.阅读47页孔子这三句话,想一想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
2.48页动脑筋题
达标训练:
一、巩固基础:
A1.春秋时期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墨子
A2.根据孔子言论整理成的书是( )
A.《春秋》 B.《尚书》 C.《论语》 D.《诗经》
A3.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A4.孔子生活在( )
A.春秋晚期 B.战国初期 C.春秋早期 D.战国晚期
A5.“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出自( )
A.《道德经》 B.《孙子兵法》 C.《韩非子》 D.《论语》
B6.推动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因素是( )
A.新兴地主的产生 B.频繁的争霸战争C.社会大变革 D.井田制瓦解
A7.下列内容不正确的是( )
A.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B.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
C.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D.孔子提出了“仁政”治国的学说
A8.下图是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主张的,他是( )
A.庄子 B.孙武 C.墨子 D.韩非
B9.下列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的是( )
A.孔子的儒家学说 B.老子的道家学说
C.墨子的墨家学说 D.孙子的兵家学说
C10.战国时期,墨家曾显赫一时,最深刻的社会根源是( )
A.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深得人民拥护
B.墨子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深得世人支持
C.封建经济发展,小生产者队伍壮大
D.新兴地主阶级支持墨子主张
A11标注图片人物姓名
1. 2 3
12.阅读自学课文,讨论后填写以下表格。
百家 诸子 时期 主张 著作
儒家 孔子
孟子
道家 老子
庄子
法家 韩非子
墨家 墨子
兵家 孙武
二、能力提升
13.读右图,请回答:
(1)图中人物是谁?
(2)他生活在什么时代?
(3)他对我国的思想文化有什么重要贡献?
我的收获: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归纳并试评“秦完成统一的原因”“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对秦朝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朝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进步作用。
重点:“秦的统一和巩固统一的措施”是本课的重点
难点:“焚书坑儒”
知识链接: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
1974年3月,农民打井时在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发现秦陶俑,以后,经过几年的发掘,埋藏地下2000多年、规模巨大、气势雄伟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展现在世人眼前。这是本世纪最重大,也是最激动人心的考古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 兵马俑坑是为护卫秦始皇陵墓而建造的。经探测,最早发现的一号坑深约5米,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四边都有斜坡门道。一号坑以北20米处,东西两端分布着第二、三号俑坑。三个坑呈品字型紧密排列,构成一座宏伟的地下建筑,面积共计2万平方米以上。一号已发掘出武士俑500余尊,战车6乘,每乘驾车马4匹。根据现有密度推测,一号应共有兵马陶俑约6000余件,这是一个大型步兵方阵。二号坑面积较小,外形很像一把曲尺,系由战车、骑兵和步兵混合编队的军阵,有木质战车近百辆,骑兵等各种兵俑1300多件。三号坑面积最小,呈“凹”字形,有卫士俑和战车一乘,很像统帅三军的指挥部。从俑坑还发现各种铜制兵器及金、银、铜、石质饰品万余件。 坑内按当时军事战阵排列的陶人、陶马、战车及各种实战武器,反映了当时秦国手工业的高度发达和秦军勇敢善战的神态。武士俑身高1.8米~1.85米,除少数领队者外披铠甲外,大多着轻便战袍,腿扎行滕,浅履系带,免盔束发,挟弓挎箭,神采奕奕。武士们有的注目沉思,有的满脸智慧,有的威风凛凛,神态各具特色,无一雷同。陶马亦如真马大小,高1.7米,身长2米,无不昂首挺立,双目圆睁,身躯矫健,神态生动。
【自主学习】(用1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A级
秦的统一
1.统一背景: 后六国无力抗秦。
2.时间人物:从 年至 年, 陆续灭掉六国。
3.统一结果: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_____ _ __ 的封建国家 朝建立的时间_____ 建
立者 _______ 都城 _______ 。
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建立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目的:
内容: ①最高统治者称______ ,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②中央政府设______ 、______ 、 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 决断。
③在地方上,推行______ 制,郡下设县。(郡守县令都由皇帝任命)
(为巩固统一,秦朝还在经济上、文化上、思想上、军事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2、经济上:统一___ _ __ (规定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
统一___ ___
3、文化上:统一___ _ ;
4、思想上:实行“____ __ ”。目的就是 。
5、军事上:
①反击匈奴筑长城。 (命______ 率军反击匈奴;修筑了西起______ 、 东到______ 的万里长城;安定了北方。)
②统一南方修灵渠。(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6.秦朝的疆域:东至 ,西到 ,北至 一带,南达 。秦朝疆域辽阔,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合作探究:(1、2题C级 3题B级)
1.秦王嬴政在用人方面有什么长处?这和他取得统一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
2.谈一谈,秦朝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C级
3.材料解析题:阅读记载某皇帝功过的四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
—— 铜方升铭文
材料二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史记》
材料三 一法度衡石丈尺。 ──《史记》
材料四 烧来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役戍…… ──《说文系传》
(1)材料中的“皇帝”是谁?
(2)依据材料分别概述该皇帝的功、过。
达标检测:
1.秦朝统一六国的年代是( )
A.公元前475年 B.公元前221年 C.公元前230年 D.公元220年
2.你认为李白的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是赞扬下列哪位人物的功绩
A.嬴政 B.李世民 C.拓跋宏 D.武则天
3.右图是北京奥运会会徽“舞动的北京”中的“京”字,该字的字体第一次成为全国规范文字是在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宋朝
4.如果一位游客要去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都城去参观,请你告诉他应该去的城市是( )
A.西安 B.南京 C.咸阳 D.洛阳
5.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节目曾对右图中的历史人物进行过评述,下面说法最适合他的是( )
A.他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B.他推行大一统措施,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C.他统治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
D.他推行改革,促进民族融合
6.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重要官职有( )
①丞相 ②县令 ③太尉 ④御史大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7.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B.颁布“推恩令”,加强监察制度
C.沿袭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D.沿用并完善了科举制
8、秦统一后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
A.刀形币 B.蚁鼻钱 C.铲形币 D.圆形方孔钱
9、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
A.西起临挑,东到辽东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C.西起长平,东到临挑 D.西起临洮,东到长平
10、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是( )
A.树立秦的形象 B.加强思想控制C.限制人们的言论 D.禁止儒学传播
11、秦始皇派谁北伐匈奴( )
A.蒙恬 B.李斯 C.淳于越 D.赵括
12、为解决运输上的困难,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开凿的灵渠把哪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
①长江②黄河③珠江④淮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我的收获:
班级 学生姓名
PAGE
班级 学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