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5课
世纪宝鼎
1995年10月21日,
为庆贺联合国成立
50周年,由江泽民
主席向联合国赠送。
鼎座高0.5米,象征联合国成立50周年;
鼎身高2.1米,象征21世纪;
底座饰56条龙,象征华夏56个民族都是龙的传人。
世纪宝鼎内铸有铭文:“铸赠世纪宝鼎,庆贺联合国五十华诞”。鼎座前为“世纪宝鼎”四个金文大字。
你们知道“世纪宝鼎”
是中国哪件青铜器的
复制品吗?
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鼎:商朝后期。立耳,长方形大鼎,用作炊食具或祭祀时放祭品的礼器。1939年在河南省安阳市侯家庄武官村出土。鼎重832.84公斤,高1.33米,口长1.1米,口宽0.79米,壁厚0.06米。腹
内壁有“司母戊”铭
文。司母戊鼎是我国
是世界上已知的最重
和最大的一件青铜器。
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出现 ——
发展 ——
繁荣 ——
丰富 ——
我国青铜器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原始社会末期
夏朝(种类逐渐增多)
商朝(青铜文化灿烂时期)
西周(种类更加丰富)
商朝的青铜器繁荣的表现是什么?
什么是礼器?它有什么功能?
在商朝以外的地区是否存在青铜文化?
除了青铜制造业以外,商朝的手工业还有哪些发展?
一、商代的手工业
食器
酒器
乳钉纹铜方鼎
青铜鼎
青铜甗[yǎn]
青铜豆
酗[xù]亚方尊
青铜方斝[jiǎ]
青铜角
青铜提梁卣[yǒu]
商代青铜器的种类
乐器
兵器
青铜编铙[náo]
兽面纹双面铜鼓
青铜矛
透雕兽面纹青铜钺
铁刃铜钺[yuè]
云雷纹矛
青铜戈
农具
铜
镜
盥水器
铲
斧
凿
特点一:品种多
司母戊鼎
1.33米
1.1米
重832.84千克.
当时,铸造这样一个大鼎,需要二三百人同时操作.
这说明了什么?
特点二:规模大
1.工匠先用1000℃的烈火,把混合在陶钵中的铜、铅、锡按一定比例熔化。
2.熔化后的金属液体被倒进泥造的模型里。
3.金属冷却变成固体后,便打破模型进行加工、修整,这样,便制成了各种青铜器。
商代青铜器制造过程
思考:商周青铜器有没有完全相同的?
蕉叶形
纹理清晰
四只大卷角羊
羊的前腿
三、工艺精美
青铜立人像
青铜神树
青铜纵目面具
青铜人头像
特点四:分布地区广泛
“china”的中文含义是“瓷器”
陶瓷业
夏、商、西周的陶瓷业也很发达,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商朝玉蚕
商朝玉凤
商朝玉象
商朝玉人
玉器制造业
商代的农业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商代的农业
品种 ——
技术 ——
工具 ——
五谷齐备
选种、施肥、治虫害
一定数量的青铜农具
稻
黍
粟
麦
豆
五谷
三、商代的畜牧业
商代的畜牧业有何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六畜齐备,有圈栏和牧场
三、商代的商业
商代的商业有何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商业、交通发达
都城繁荣
使用“贝”作为货币
商朝的贝币
商代的商业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交易时以海贝、骨贝、玉贝、铜贝等作为货币。
商业
带枷的奴隶俑
奴隶的悲惨生活
1、奴隶没有人身自由。
2、奴隶主可以随意转让和买卖奴隶。
五个奴隶等于一匹马加一束丝的记载,见于西周中期的曶鼎铭文。曶鼎早在清朝年间毁掉,现仅有鼎内铭文拓片传世。其中记载了奴隶主曶曾向另一个奴隶主买来五名奴隶,其代价是用一匹马加一束丝。这幅图就是根据上面的内容绘制的,它说明西周奴隶的地位是何等低下。
商后岗祭祀坑中的人骨和青铜礼器
3、奴隶主祭祀祖先要屠杀奴隶做
供品。
殷商时期的奴隶殉葬墓
4、奴隶主死后要大量的奴隶做
殉葬品
如何评价灿烂的青铜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