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_中华文化的勃兴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_中华文化的勃兴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0-10 17:1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刻有符号的陶片
二里头出土的陶器上符号
甲骨文
商朝的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称“甲骨文”。
说故事
甲骨文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的?
甲骨文是在哪里被发现的?
甲骨文是被谁发现的?
甲骨文是怎样被发现的?
甲 骨 文
为什么说,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数量多:现已发现10万片以上的甲骨,其中有近5000个单字,已经能识别的有1000多个。
结构复杂:甲骨文字的结构比较复杂,已经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
  商、周时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
金文
金文、铭文
铭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商代金文中的文字
司 母 戊 鼎 文 字 拓 片
西周毛公鼎和铭文(鼎内铭文近500字,是字数最多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汗青”是指什么?
竹简在书写之前需要烤干其中的水分,在烤制过程中竹简表面渗出的水珠,称为“汗青 ”。
比一比:结合《“马”字的演变》,比一比,从甲骨文的“马”字到大篆的“马”字,其形态发生了哪些变化?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战国时期,用毛笔在竹简和丝帛上写字
阅读课文,找出答案(时间为1分钟):
我国有记载的日食是什么时候?
我国有确切日期记载的日食是在哪本书中记载?
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是什么时候?
公元前613年处于什么时期?
什么是夏历?
二十四节气包括?
日夕有食
月夕有食
目前最早的关于日食和月食的文字记录
当地球、月球运行到位置与太阳大体成一条直线时,如果月球在太阳与地球之间,处在月球挡住部分或全部太阳所形成的阴影区的地球上的观测者会看到日食现象。如果地球在太阳与月球之间,处在地球挡住太阳所形成的阴影区的地球上的观测者就会看到月食的现象。
春秋时期鲁国天文学家观测并记录了哈雷彗星在公元前613年的“回归”,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鲁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春秋》[周]
地球
哈雷彗星
太阳
哈雷彗星围绕太阳从东向西沿着扁长的椭圆轨道运行,平均周期为76年。地球上的观测者平均每隔76年可以看到它的“回归”。
返回
哈雷彗星
当地球、月球运行到位置与太阳大体成一条直线时,如果月球在太阳与地球之间,处在月球挡住部分或全部太阳所形成的阴影区的地球上的观测者会看到日食现象。如果地球在太阳与月球之间,处在地球挡住太阳所形成的阴影区的地球上的观测者就会看到月食的现象。
远古天文记录能为现代考古提供科学的依据
春分
惊蛰
雨水
立春
大寒
小寒
冬至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白露
秋分
寒露
扁鹊见蔡恒公
姓名:扁鹊
职业:_________________
成就:
1、能用_______________治疗疾病;
2、总结出____________
_______一直被中医沿用。
人物名片
望、闻、问、切
针刺、按摩、汤药
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
四诊法
你知道端午节是纪念谁吗?有什么纪念活动呢?
屈子祠(内景)
屈子祠(外景)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以划龙舟、吃粽子的方式来纪念他。
屈原 是一位有抱负的政治家,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战国末期楚国人。屈原面对日益衰落的楚国,希望革新图强,重振楚国的往日雄风,但是却受到当权者的谗害,被楚王放逐。后来由于楚国政治腐败,国都被秦国攻陷,屈原怀着满腔悲愤,投入汨罗江自尽。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 屈原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采用楚国方言,创作新体诗歌,代表作《离骚》,最长的抒情诗,世界文化名人。
曾侯乙墓整套编钟[战国]
礼乐颂歌
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
文字的
演变
甲骨文
①是 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②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开始。
金文: ,也称铭文,比甲骨文规范。
大篆: 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
天文历法
____有最早日食记录——_____关于日食、月食的记载很准 确.
历法
夏朝:今天的农历,又叫 。
商朝: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 个月。
战国时期:测出一年 个节气。
医学:名医 总结出 、 、 、 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文学:屈原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代表作是抒情长诗 。
音乐:
春秋战国盛行 ,湖北随州的 最珍贵。
商朝人
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
西周
“夏历”
12
24
扁鹊
望 闻 问 切
《离骚》
钟 鼓 之 乐
整套编钟
商朝
时期,用毛笔在竹简和丝帛上写字。
战国
天文
夏朝
商朝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是因为商朝:
  A、有了史官 B、有了确切纪年
C、有了史书 D、留下了记载历史资料的甲骨文
2.竹书和帛书出现于:
A.商朝 B.商周时期 C.西周晚期 D.战国时期
3.商周的“金文”是一种什么文字:
A。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B.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C.刻在石器上的文字 D.铸刻在铁器上的文字
4.选择关于我国历法方面的知识正确的表述是:
A、相传在八千年前,我国就已有了历法。
B、今天的农历,又叫“殷历”,是比较完备的历法。
C、战国时期,我国才将一年分为12个月,有大小月之分和闰月之说
D、从战国时期开始,人们已制定出一年的24节气。这是历法上的最大成就。
5.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就制定了比较完备的历法,将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这个历史时期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6. 下列哪一项史实不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
A.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年月日记录的日食
B.定出一年中的24个节气
C.观测到一颗彗星扫过北斗,留下了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D.名医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
三、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回答: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①上述内容出自哪一作品?
②这一作品是谁创作的?他生活在什么时期的哪个国家?
③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离骚》
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屈原
战国末期的楚国
歌诀记
甲骨文最早,
文字始商朝。
铭文和大篆,
竹帛也发展。
日月食夏商历,
一年24节气。
扁鹊真神奇,
编钟最珍贵。
屈原大诗人,
《离骚》爱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