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体育与健康《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在《新课程标准》“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以水平四的具体教学目标要求为依据,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探究能力、合作意识及实践能力。通过排球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的学习,了解排球运动的文化,掌握简单的排球技术原理,逐步提高基本技术的动作质量和综合运用所学各项基本技术的能力,使学生都能体验到排球运动的乐趣和价值。同时发展学生速度,灵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及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在努力达成学习目标的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七年级(10)班,男女合计共40人。该班组织纪律性强、学生身体素质较好、善于动脑思考。初中生的身体正在快速生长阶段,是形成各项运动技能、塑造学生体型的好时机。通过前一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排球双手正面垫球技术,90%的学生能够配合完成一抛一垫,20%的学生可以完成对垫2组及以上。另外,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班级已经形成了较稳定的学练模式,学生能够自觉主动的完成老师安排的练习。本单元共10次课,本课为第6次课。
三、教材分析:
排球运动是同学们喜欢的一项体育项目,而垫球技术是排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是接发球和防守的最常用的主要技术,起着组织全队相互配合的重要桥梁作用。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垫球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的配合的质量。本堂课是正面双手垫球第6次课,学生在前几次课中已经初步了解了技术动作,但是其动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不高,因此,本堂课将学生分为两人一组及多人一组,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发展,并且根据学生对正面双手垫球掌握情况的不同,进行分层次教学,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能够有所提高。
弹力带是新兴的辅助体育锻炼有效的器材之一。本课以弹力带为主要器材开展各项练习,通过游戏、热身操、腿部力量练习等,发展灵敏、协调、力量、平衡等多种身体素质,同时增强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可谓一物多用贯穿课的始终。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插、夹、蹬、抬
难点:迅速移动取位用正确的垫击面对准来球
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大部分学生能够熟记动作要领,并能认识到自己在动作掌握上的优点和不足。
2.技能目标:通过移动步伐练习、移动中接抛来球、两人对垫球等练习,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排球双手正面垫球技术,并有40%以上的学生能够对垫球2组及以上。同时发展学生速度,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学生能积极参与练习、并在练习中能互相协作,共同鼓励,共同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设计及意图:
本节课分为开始热身部分、学习提高部分和恢复整理部分。
(一)开始热身部分:
1、教师导入。集中学生注意力,为上课做好准备。
2、游戏“捉尾巴”。 将学生分成四组,每位同学一根弹力带做“尾巴”,每组颜色不同。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本课,调动课堂气氛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3、弹力带热身操。教师带领学生利用弹力带配合节奏鲜明的音乐针对身体不同的部位进行热身,充分活动身体各关节,避免运动伤害。
(二)学习提高部分:
1、复习正面双手垫球动作。
(1)教师强调动作要领。
(2)师生共同回忆,更进一步了解正面双手垫球正确的动作方法。
(3)教师与学生共同示范移动中抛球(一抛一垫)。
2、学生练习。教师组织后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进行逐项练习,并根据学生实际掌握情况进行自主分层次练习,让更多的同学获得成功。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及时纠错。
(1)步法移动练习。
(2)移动中一抛一垫练习。(分层次)
(3)两人对垫球练习。
3、展示交流。分组练习后,为了鼓励学生,由教师组织技术动作完成优秀的同学进行展示交流,其它同学观看,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学生结合自身感受互评后教师对展示动作的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
4、课课练:腿部力量练习。利用本课特色器材弹力带辅助进行腿部力量练习,发展学生下肢力量及身体平衡能力。
(三)恢复整理部分: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拉伸放松练习,使学生身心得到放松。最后老师进行总结性评价,鼓励学生把所学内容运用到今后的学习中去。
七、教学效果预计:
1、预计约45%的学生能合作完成对垫2次以上的练习;
2、预计本课学生的运动强度为中等,最高心率135次/分左右;平均心率115次/分左右;练习密度为40%左右。
八、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防方案:
(一)技术问题:
1、垫出的球没有较好的弧度。解决方法:多做一抛一垫或者隔网一抛一垫练习,从中体会手臂和地面的角度造成球出手后弧度的不同。
2、不能迅速移动取位用正确的垫击面对准来球。解决方法:反复进行移动接徒手模仿练习,有能力的同学可练习三角互垫球练习以提高及时判断取位垫好球的能力。
(二)安全问题:
1、学生佩戴有危险的饰品。解决方法:进行安全教育。
2、练习中出现头晕胸闷现象。解决方法:注意观察学生面色变化、精神状态等,及时提醒学生调节运动量。
九、场地器材:羽毛球馆、排球21个、弹力带41根、音响一套、U盘、口哨各一个
福州市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时计划
授课班级:七年级(10)班 指导教师:梁颖、钟铃玲 授课教师:余莹 学生人数:40人
日期 2016年4月12日 课次 周次 第9周/总第22次课 单元课次 第6次课
课的内容 复习排球双手正面垫球 教学重点 插、夹、蹬、抬
教学难点 迅速移动取位用正确的垫击面对准来球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大部分学生能够熟记动作要领,并能认识到自己在动作掌握上的优点和不足。2.技能目标:通过移动步伐练习、移动中接抛来球、两人对垫球等练习,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排球双手正面垫球技术,并有40%以上的学生能够对垫球2组及以上。同时发展学生速度,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3.情感目标:学生能积极参与练习、并在练习中能互相协作,共同鼓励,共同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流程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学组织形式步骤与要求 运动负荷
次数 时间 强度
开始与准备部分 10分钟 一、课堂常规:整队集合,报告人数检查服装宣布教学内容与目标安排见习生强调安全二、热身活动:1.游戏:“捉尾巴”游戏方法与规则同上一次课。2. 弹力带热身操(配乐)各4×8拍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检查报告人数。2.师生问好。3.教师宣布本节课内容、目标及要求。4.学生认真听讲。5.教师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组织:四列横队,密集队形。××××××× ×××××××××××××××××××××△要求:集合整队“快、齐、静”组织:分成四组,到指定区域。1.教师组织并观察。2.学生集体练习。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1.教师领做。2.学生跟练。要求:动作舒展,到位。 1 2′5′3′ 小|中上
基本部分 30分钟 一、复习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动作要领:1、插--及时移动取位,降低重心,两臂前伸插至球下,使两前臂的垫击面对准来球,并初步取好手臂的角度。2、夹--是指两手掌根紧靠,手臂夹紧,手腕下压,用平整而稳定的击球面去迎击球。 3、提--由下肢蹬地,提肩、顶肘、压腕的动作去迎击来球,身体重心要随球前移,两臂在全身协调动作的配合下伴送球。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1.身体重心过高,应做好准备姿势,降低重心。2.两臂并不拢,用手打球,可用垫固定球纠正。3.抬臂动作过大,用力过猛,可采用连续自垫、对墙自垫改进。4.抬臂过高,击球点过高,可采用垫低球办法纠正。二、课课练弹力带辅助腿部力量练习 : 一、复习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法1.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动作要领,强调易犯错误。2.教师与优秀学生示范移动中垫球,其它学生观察。3.学生练习。(1)步法移动练习。组织:如图2.× × × × × × × × × × × × × × × × × × × × △分层次练习:移动中一抛一垫练习。移动中一抛一垫投准练习。组织:(图3)× × × × ×× × × × ×△× × × × ×× × × × ×两人对垫球练习。组织:如图3.4.教师巡回、适时提示、及时纠错。5.部分学生垫球展示。6.师生共同评价展示学生的表现。二、课课练1、教师讲解练习内容。2、学生认真听讲了解练习内容。3、教师示范后带领学生练习。4、配合教师完成各项练习。组织:圆形要求:主动参与练习,体验成功的喜悦。 1 25′5′ 大中
结束部分 5分钟 一、整理放松1、拉伸放松(配音乐)二、结束1、整队集合。2、教师总结。3、宣布下次课内容。4、布置作业。5、收拾器材。 (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拉伸。(2)教师语言提示、放松身心。(3)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练习。组织:四列横队 体操队形要求:动作舒缓,充分放松身心。教法与学法:(1)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练情况。(2)宣布下次课内容及上课地点。(3)值日生收还器材。(4)师生再见。组织:四列横队 ×××××× ×××××× ×××××× ×××××× △要求:认真听总结。 1 5′ 小
场地器材 羽毛球馆、排球21个、弹力带41根、音响一套、U盘、口哨各一个 安全保障措施 提前检查场地;课前检查学生是否穿好运动鞋、运动服装;充分做好准备活动,预防损伤;规范学生必须按正确的技术动作来练习;科学安排练习活动和适量的运动负荷。
运动负荷预计 平均心率 练习密度
115次/分钟 40 %
课后小结与反思
家庭作业 观看一场排球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