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念为依据,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结合与学生身心发展密切相关的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技能,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新内容.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组织教法,充分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同时在双手胸前传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相互合作的精神。在探讨和观察中接近真理并掌握真理,在挑战中提高运动技能。
教材分析
根据《体育与健康》必学内容教师用书(水平四)七年级球类篮球内容,在课中进行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篮球是同学们喜欢的体育项目。由于集体性强,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和趣味性,能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对于培养机智,灵活,勇敢顽强,合作精神;锻炼身体,锻炼意志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技术中基本动作之一,也是初学者较为掌握,较为实用的技术,对于其它技术的掌握也有衔接作用,掌握了传接技术为篮球的进攻技术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是发展身体素质以及学习运动技能的重要时期,他们对技术动作接触不多,没有错误动作的干扰,他们对新环境还保持很强的好奇心,喜欢观察,模仿能力强,容易接受新事物,但学生的基础水平以及对动作的理解能力是有差异的,教师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合理利用学生身心特点设计有效教学为本课服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篮球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技能目标:发展学生的协调性,使90%以上的学生掌握该技术,能在10米范围内用双手将球传至同伴体前。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和遵守规则的诚信程度。
重点和难点
重点:持球动作、身体配合协调
难点:肘关节外展;接球时,两手未成半圆形及传接球时机的掌握。
教学流程
一、教学常规:
一、值日生集合整队,报告出勤人数
二、师生互相问好,登记考勤
三、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和任务
四、安排见习生
五、准备活动
(一)热身跑
(二)熟悉球性、控制球练习
二、基本部分
一、篮球胸前传接球的尝试性练习(学生分组,观看展示图进行尝试性练习)。
二、三人传接球,两人试图抢断。(运用自主学习的技术练习)
三、教师与学生总结练习体会,教师示范并讲解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内容。
四、学生做原地练习。无球练习——有球近距离练习——有球远距离练习(两人一组一球,相距3-4米对传)
五、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进行纠正和指导。
六、学生做展示。
七、迎面传接球接力比赛。
八、身体素质练习:折返跑
九、延伸拓展,加强迁移
三、结束部分
一、放松练习(听音乐)
二、小结(教师与学生做总结)
三、下课、回收器材
本节课亮点:
1、教学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
2、教学内容分层明确,利用难度差异满足不同水平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及实用性。
3、教学方法在传统的示范练习基础上,充分利用观看展示图自主学习的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4、合理布置场地,充分利用器材,组织学生进行练习,通过有效的运动负荷提高学生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