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水平四)《蹲踞式起跑》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本节课以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坚持“健康第一”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体育的态度和习惯。以教师为主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不同水平的学生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基本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个性。同时,在学练过程中注重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依据华东版《体育与健康》教材田径章节的内容编写教案。快速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项目,对其他项目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的特点是强度大,以最快的速度跑完全程,通过较短距离的跑,来发展快速跑的能力。而在快速跑的起跑姿势中,以蹲踞式起跑更能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本节课为快速跑单元的第一课次,因此采用辅助器材跳跳环进行热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通过蹲踞式起跑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建立起跑动作概念,教会学生正确的蹲踞式起跑姿势;游戏“奔跑吧!兄弟”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降低蹲踞式起跑练习的枯燥性,通过跑动、捡球、躲闪等技能的运用,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竞争意识与合作能力,养成安全运动的习惯。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为七年(7)班学生,班生数约为40人,男生多女生少。该班级学生活泼、好动、认知能力和表现欲望较强。但学生对蹲踞式起跑接触不多,技术概念不清。本课采用跳跳环导入练习,为蹲踞式起跑的学习做好铺垫,使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动作要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平稳发育期,可塑性强、模仿能力好。着重加强有利于提高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的练习。掌握通俗易懂的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蹲踞式起跑姿势 难点:低重心蹬摆时的稳定协调
五、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领会快速跑的锻炼价值,了解蹲踞式起跑的动作,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理解蹲踞式起跑蹬摆配合的重要性。
技能、体能目标:通过课堂教学,使90%的学生能初步学会蹲踞式起跑的完整技术,50%学生能初步掌握快速蹬摆动作,30%学生能克服起跑时上体过早抬起的错误动作,学会起跑后的加速,动作协调性初步建立。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勇往直前,相互帮助、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养成良好的组织纪律性以及安全运动的习惯。
六、教学过程设计及意图
(一)开始热身部分
根据体育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趣味桌球反弹式慢跑,进行全身性运动,以提高身体温度以及血液循环,让身体逐渐适应上课状态,通过热身,活动身体关节,增加关节活动的灵活度,预防运动伤害,同时通过热身,提升学生上课专注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学习提高部分
蹲踞式起跑及游戏作为本节课的教材,根据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运用启发、设问、讲解、示范、指导、纠错等教法,采用跳跳环练习导入手段,让学生建立快速灵活启动的动作概念;通过跑的专门性练习以及蹲踞式起跑方法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同时在练习过程中,实行分层次教学,设定不同距离的起跑线,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生尽快掌握起跑动作。
(三)恢复整理部分
伴随音乐让学生尽快从兴奋状态恢复到安静状态,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并通过教师小结、评价本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运动,愉悦身心,提高个人身体素质。
七、教学效果预计
平均心率:130—135次/分
练习密度:35-40%
最高心率:160次/分左右
八、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防方法
1、练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有些同学过早抬起上体,有些同学没有快速启动的情况,练习前要反复强调并设置限制线,并提醒服从指挥、集中注意力。
2、趣味热身跑、跳跳环练习和游戏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碰撞等情况,练习时要反复提醒注意安全。
九、场地器材的布置回收
篮球场、跑道、跳跳环若干个,障碍锥12个
体育与健康课教案
教学内容 快速跑:蹲踞式起跑游戏:“奔跑吧!兄弟” 重点:蹲踞式起跑姿势 难点:低重心蹬摆时的稳定协调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领会快速跑的锻炼价值,了解蹲踞式起跑的动作,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理解蹲踞式起跑蹬摆配合的重要性。2、技能、体能目标:通过课堂教学,使90%的学生能初步学会蹲踞式起跑的完整技术,50%学生能初步掌握快速蹬摆动作,30%学生能克服起跑时上体过早抬起的错误动作,学会起跑后的加速,动作协调性初步建立。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勇往直前,相互帮助、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养成良好的组织纪律性以及安全运动的习惯。
课的结构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方式与组织措施 时间 次数 强度
开始热 身部分10′ 1、课堂常规2、趣味热身跑 (桌球反弹式慢跑)3、热身操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安排见习生。教师导入(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安全提示)队形: ×××××× ××××××○○○○○○○○○○○○ △要求:集队快、静、齐,精神饱满2、听音乐节奏慢跑队形:四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成一路纵队(跑进队形直线或斜线)在指定区域成碰边线折射改变方向跑进 要求:在跑动过程中注意小组间如相遇,以排头在前的队伍先通过,排头在后的队伍原地跑,待对方队伍全部通过后再沿直线跑;3、热身操学生跟着教师进行练习队形:(左右间隔两臂,男女生前后插空站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认真练习、跟上节奏、动作协调 2分钟3分钟中小强度5分钟中小强度
学习提高部分30′ 一、跳跳环和跑的辅助性练习1、跳跳环2、原地摆臂
3、后踢腿
4、高抬腿
二、学习蹲踞式起跑技术“各就位”口诀:前后一脚半,中间一拳半。有力脚在前,跪撑手靠线。“预备---跑”口诀:从容提臀深吸气,臀稍高肩即停止。后腿低迈臂快摆,前腿蹬直体前倾。
动作要领:快---反应快速蹬---后蹬有力摆---积极摆腿摆臂练习步骤:
1、“各就位”与“预备”的练习
2、起跑迈出第一步的练习3、蹲踞式起跑完整练习4、防止蹲踞式起跑上体过早抬起的纠错练习三、合作游戏:《奔跑吧!兄弟》规则:把4个圈排放在约20×20米的方形区域内,圈与圈之间的距离相等,每个圈内放5个纸球,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4组,分别站在相应的圈后,老师用口哨发出开始的口令,学生从其他组的圆圈内拿纸球,每次只能拿一个,拿到纸球最多的组获胜,老师发出结束信号时,全部停止,不能移动。 一、教学活动1、教师讲解示范跳跳环练习方法。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3、练习过程注意安全。4、要求:建立快速灵活启动的动作概念。练习队形: 二、教学活动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初步建立动作概念2、学生模仿动作练习队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学生集体原地做“各就位”或“各就位”---“预备”,还原再做。“预备”时可提臀静止3至5秒后还原。2、学生站在起跑线后3米处,听口令向前走几步进行1练习。
3、成站立式起跑姿势开始,后腿向前低迈一大步,前腿蹬直,两臂屈肘配合作前后摆动成弓步站立姿势。4、成蹲踞式起跑“预备”姿势,同伴站在练习者的前方,用双手顶住练习者的双肩,做迈出第一步练习。5、抵住同伴后脚起跑练习6、根据学生的实际,规定跑出一定的距离。7、设置限制线,强调不要过早抬起上体,规定学生从线下跑过,8、教师巡视纠正错误动作,提示学生纠错;9、练习过程注意安全。三、教学活动1、教师讲解合作游戏方法与规则,调动学生情绪。2、在教师组织下,教师讲解、学生示范练习方法,体验小组协作成功时带来的快乐。3、男女学生各分成4组,每组学生在各自的范围内按要求进行游戏比赛。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5、小组合作男女生各分四组进行过比赛,教师评价、引导比赛情况。学生讨论小结,并改进方法。6、练习过程要注意安全。练习队形: 20分钟4-8次/项(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定)中等强度10分钟大强度
恢复整理部分5′ 1、集队2、放松操3、本课小结、收还器材 1、教师讲解放松的要领和方法2、学生认真跟随老师进行放松练习3、教师评价本课,布置课后作业,安排学生收器材要求:轻松、愉快4、师生再见队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分钟
场地器材 篮球场、跑道、跳跳环若干个、障碍锥12个
预计运动负荷 平均心率:130—135次/分练习密度:35—40% 最高心率:160次/分左右 课后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理念上能很好地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为主要目的。本课教学主线明晰,结构合理,从教学效果上看,师生互动积极,课堂气氛活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能较好地驾驭课堂、教学环节处理得当,教学语言简约、得当。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辅导,并腾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游戏中展示各自的奔跑能力,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体验快速跑的乐趣,领悟掌握蹲踞式起跑的重要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