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三门球》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根据七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增强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通过三门球不同传接球动作,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将所学的传接球技术和所创造的传接球方法在游戏实践中灵活运用,为参与三门球运动打下良好基础;培养学生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及其意识;让学生在增强体质的同时,享受团结协作、勇敢拼搏获得成功的喜悦,从中感受到体育课给他们带来的无穷乐趣,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选自华师大版《体育与健康》水平四的教学内容,本课为三门球课的第二课时。三门球运动适合广大青少年身心特点,具有攻二防二的新型球类运动,通过三门球教学,能全面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体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往,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本次课的教材为三门球教学中的传接球技术教学,这是三门球运动中主要的基本技术,是全队进攻的重要手段,是三门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传接球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配合的质量,能有效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协调性等身体素质和空间感知能力。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学生在平时没有和三门球有过多接触,了解不够,也没有进行过系统的三门球学习,且自控能力较差。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活泼好学,观察模仿力强,敢于大胆尝试,学生乐学。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三门球的传接球技术动作,积极地参与到三门球运动中来;使学生在适度的个性张扬与团队合作中获得成功的感受,体验三门球运动的乐趣。
本课采用启发、模仿、创新等教学方法,对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有很大帮助,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四、本课的教法和学法
教法:本次课根据“环节目标”教学要求,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把学生“思、学、练“有机结合起来,注重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维,一步步深入思考和解决问题。
学法:主要通过循序渐进来解决重点、难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游戏—尝试—练习—评价—展示—小组合作等练习,以及分层提高的办法,让学生把已理解的知识和已掌握的技能运用到学习三门球传接球技术上,并能完成正确合理的传接球技术动作。
教学目标
1、通过多样性的游戏及辅助练习方法,使学生主动学习并基本掌握三门球传接球技术,激发学生学习三门球的兴趣和热情。
2、提高学生的跑动和投掷能力,发展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发展学生灵敏力量、速度素质。
六、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传球的挥臂、甩腕;接球的收握、屈肘。
教学难点:传接球动作技术的方向、力度和时机。
七、设计特色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着重于学生对三门球传接球动作的学习,通过逐步解决传接球技术中发力方法的各个要点,通过多个游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探究体会的过程中掌握并理解动作要领。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引导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氛围中学习,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到成功带来的愉悦,享受到运动的乐趣,从而提高他们参与三门球运动的积极性。
八、教学流程
热身活动:热身跑→ 导入性游戏:抓尾巴→ 合作创新与实践阶段:1、“猜拳”游戏引导学生练习传接球的鞭打动作→2、创设情境A、采花游戏B、跑动中播种→3、抛接球体会接球动作→4、原地传球、行进间传球→5、“投准”游戏→ 6“三龙争珠”游戏→放松活动→师生评价小结
九、相关说明
根据《青岛市推进普通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本节三门球课在教学课时计划中安排穿插了德育教育环节,其目的就是为了使德育与体育更好的有机融合,实现育人目的。
以课题为引领 促进课堂教学
七年级《三门球》单元教学计划
青岛市崂山区第十一中学 李作佳
单元学练目标 知道三门球的起源、运动方法和特性;掌握比赛的基本规则,简单运用技战术及学练的方法。 能分析、判断学练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选择学练方法解决学练中暴露的问题;有较强的对抗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灵敏、速度;有自评或互评学练效果的能力。 能体验三门球运动的乐趣,具有较强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
课次 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 教学策略
1 了解三门球的知识及特点并能简单说出。 初步掌握三门球的持球和基本步法。 3、培养学生的规则、竞争意识。 三门球运动的起源。 三门球的移动步伐。 三门球的单双手持球动作学习。 1、熟悉球性练习。 2、教师示范讲解。 3、两人一球,围绕三门球场进行移动步伐练习。 4、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单双手持球练习,让学生体验到进步与成功的喜悦。
2 1、通过游戏及辅助练习,使学生学习并基本掌握三门球传接球技术,激发学生学习三门球的兴趣和热情。 2、提高学生的跑动和投掷能力,发展学生灵敏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 3、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1、传接球的动作练习。 2、游戏:“三龙争珠”。 1、熟悉球性,教师讲解传接球的有关动作要求。 2、学生创造更多的传接球方法并展示和交流心得。 3、传接球的练习。 4、学生分成3队进行游戏。
3 学会不同射门的动作要点,掌握动作技术, 发展学生手臂力量和反应速度。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积极参与的意识。 1、肩上射门等动作学习。 2、游戏:“投准”。 1、完整讲解、示范三门球射门动作学习。 2、列举易犯错误,增强学生意识。 3、组织学生分组练习,进行展示,让学生体验到进步与成功的喜悦。
4 认真参加考核,并能按考核要求完成考核任务。 2、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及快速移动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竞争,奋发向上精神品质。 1、考核行进间传接球 2、游戏:移动球门 1、教师讲解考核方法、要求,讲解游戏方法。 2、女生先考核,男生先做游戏,然后交换。 3、每人考核两次,取最好成绩。 4、教师总结讲评,宣布考核结果。
5 体验进攻技战术的配合运用。 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 发挥学生自主性,培养创新意识。 1、持球变向跑,模拟进攻技术学练 2、二人或三人进攻技术配合学练 1、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菜单式练习。 2、进行学生分组对抗练习。 3、组织集体接力游戏。
6 综合运用学到的各项技术。 在攻防比赛中发展学生的跑动能力及身体的协调性。 在分组比赛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敢于胜利的精神。 攻防战术的综合运用。 三门球分组教学比赛。 自行分组分队,并确定轮换方法。 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相互配合、团结协作。 组织学生及时评价学练效果。
《快乐三门球》教学课时计划
任课教师:李作佳 执教对象:七年级二班 水平级:水平四 学生数:36人 课次2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多样性的游戏及辅助练习方法,使学生主动学习并基本掌握三门球传接球技术,激发学生学习三门球的兴趣和热情。 2、提高学生的跑动和投掷能力,发展学生灵敏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 3、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学内容 三门球传接球 移动中的投掷游戏
教学重点 传球的挥臂、甩腕 接球的收握、屈肘 教学 难点 传接球的方向、力度、时机
解决方案:专项辅助练习和游戏 解决方案:移动中传接球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及 教师活动 学生学练活动 执行情况评价 德育 教育 小结及评价
课 的 常 规 2’ 1、指定地点集合 接受体育委员报告 2、向学生问好,取得学生配合与支持 3、宣布课的目标、内容 1、指定地点集合要求快、齐、静 2、体育委员报告人数 3、接受任务注意听讲,记住目标 纪律观念教育、好的纪律是一切活动的保障 利用语言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
课 的 导 入 8’ 1、热身跑 2、游戏“抓尾巴”,初识三方同场攻防转换:利用彩带抓游戏 讲解游戏方法,要求学生把彩带系在腰部,蝴蝶结放在身后 3、组织学生分散在圆中“抓捕” 4、投掷准备性练习 1、伴随音乐跟教师跑 2、听教师讲解游戏方法 3、认真练习,通过自身的转体摆脱对方的“抓捕”,同时要想办法“抓捕”到对方的彩带 及时评价各组所得彩带数 注意安全,灵活机动,团结协作,培养学生规则意识。 看哪组学生抓的彩带多。
合 作 创 新 与 实 践 30’ 1、“猜拳”游戏 引导学生练习传接球的鞭打动作 2、创设情境 A、采花游戏 B、跑动中播种 3、自抛自接球,体会接球动作 4、讲解示范 练习原地传接球、行进间传接球 5、“投准”游戏 6、“三龙争珠”游戏 1、师生互动,以猜拳形式,认识传球的鞭打动作,并模仿 2、进入情境、快速播种、快速收种 引导学生在原地、跑动中练习传球的鞭打动作 3、自抛自接球 4、学生分组探究、模仿练习,原地传球,过渡到行进间传球。单手肩上鞭打动作到位,接球时双手接体前球,收握屈肘,优生展示。 5、小组长带领从外圈运用3或4步跳起进行投准,注意运用传球动作 6、分成男女二组进行游戏比赛。 要求学生遵守规则。 集中注意力、快播快种,注意安全,在不发生安全事故的情况下,快速收获 相互协作并积极参与并模仿练习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竞争的意识 灵活机动,尝试有效方式抢到球。 评价学生的出拳动作,要求挥臂、甩腕 1、注意评价学生及各组的播种速度 2、看哪组连续传接球次数多 3、组内评价、组间评价,教师评价 鞭打动作的顺畅程度 传接球的成功率 投进的同学每人班级量化加一分。 规定时间内获胜的组量化加二分。
放松 3’ 放松: 放松练习 在老师带领下伴随音乐进行放松,学生模仿练习。 强调动作放松,动作优美大方。 教师及时评价各组练习情况
结束部分 2’ 1.整队评价 2.收回器材 3.师生再见 体会体育课的乐趣,询问学生体育课的体会。 评价中让学生得到成功的喜悦 纪律教育 兴趣激发 对整节课评价
器材 彩带36根 三门球36个 小球门6个 球筐2个 小标志盘50个 音响1套 预计平均心率 130次/分钟 预 计 心 率 曲 线 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