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三国鼎立》(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历史《三国鼎立》(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0-31 13:57:21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欢迎光临指导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1.凿壁偷光( )——
2.汉代文书( )——
3.孔雀合屏( )——
4.四面屯粮( )——说人物猜谜语18课:三国鼎立
话说天下大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罗贯中
自主学习:任务一:阅读教材102页-103页学习下列问题。
1、东汉末年的社会情景是什么样的?
2、假如你生活在那个年代,你渴望什么?
3、河南、河北的军阀是谁?谁的势力大?曹操是如何发展壮大的?
4、官渡之战的时间、地点、结果、作用。
5、曹操胜利和袁绍失败的原因。铠甲生虮虱,百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善用贤才(采纳许攸的计策)(2)经济上: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士兵耕田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的原因:官渡之战中,袁绍失败的原因:骄傲轻敌、拒绝正确建议。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这首诗表达了曹操怎样的愿望?1.赤壁之战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结果.作用.自主学习:任务二:
阅读课文103页----104页学习以下问题:(课本106页)2.魏蜀吴三国建立的时间、地点、人物、都城。画出简单的示意图。
3.魏蜀吴三国发展经济的措施?曹刘孙孙、刘联军
五万军队刘刘刘刘赤壁208年
之战曹军20万大军赤壁之战示意图特点:以少胜多作用: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结果:孙刘联军胜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形成的关键 蜀
221,成都 吴
222,建业 魏
洛阳,220曹丕刘 备孙权三 国 鼎 立局面形成画一画:画出三国鼎立的图合作学习: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这两次战争的主角都是曹操,却出现了不同的结局。那么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什么会失败?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得到了什么启示或教训呢?(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2.曹操的骄傲自满。3、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4、当时统一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教训:骄兵必败)说一说:有关鼎的成语
想一想:三只脚如果代表三个政权,它们的力量对比,怎么样?评价曹操 1、他精通兵法,在汉末征战群雄的战争中,他用兵用计,胜人一筹,多次取得胜利,尤其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曹操善于用人,招揽贤能之士,凡能治国用兵者,都尽力网罗,他手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人才济济。 2、曹操喜文学,其诗作慷慨悲凉,颇具感染力,不少名篇传留至今。他与其子曹丕、曹植以及“建安七子”对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拓展延伸你认为曹操是有几个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京剧把他说成白脸的奸臣?1、三国建立的顺序是( )
A、蜀 吴 魏 B、吴 蜀 魏
C、魏 蜀 吴 D、魏 吴 蜀
2、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有( )
①赤壁之战 ②官渡之战 ③ 巨鹿之战 ④ 长平之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① D、 ④①②
3、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时间( )
A、220 年 B、200 年 C、221年 D、222年 CAD谢谢指导! 再见